顶点小说网 > 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 > 第46章 倒V

第46章 倒V

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作者:檀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20 18:47:00
林如海明面上留给黛玉的财产大头是贾敏留下的嫁妆,  当年贾敏的陪嫁都是有嫁妆单子的,带回荣府自有贾母收着,也不必担心贾琏会昧下。

        下剩的便是林家积累多年的古籍书画,  和一千两金子,几千银子,  并一些比较值钱的轻巧的古董珍玩,头面首饰等等。

        这些东西拢共加起来约有六七万两银子,当初林家折变的银子足有二三百万,  区区几万两银子贾琏也没放在心上,  故而一直是黛玉自己收着。

        私下里林如海却秘密给黛玉留下了一份财产,都在黛玉装书籍的几个箱子夹层中。

        这些都是林家百年积攒下来的,  还有历代主母陪嫁中的珍品,以及林如海自己历年的珍藏。

        原来林如海想到官中的财产都有账目,  贾琏一对账就知道,个人私产却不在官中,所以悄悄将大部分值钱又轻巧的古董珍宝并几处上好的田庄商铺留给了黛玉。

        林如海行事隐秘,  这些东西除了陪伴林如海一起长大的老管家,  根本没有人知道。

        老管家当初遵从林如海的吩咐,  表面上同意贾琏的安排,被遣散回家养老,  实际上一直在看守林如海留下的宅子和几处田庄商铺,  等着黛玉成亲时再交给她。

        林如海临终前再三嘱咐黛玉,只有她嫁人的时候,  或者离开贾府的时候,才能打开看一看,因此这个秘密除了黛玉,没有任何人知道,  连紫鹃也毫不知情。

        听完其中缘由,王珣心下对林如海可谓是又敬又配,不愧是能多年连任盐政的人,这份心计手段真真令人望尘莫及。

        只是这样重大的秘密,黛玉就这样告诉了他,王珣感动之余也不免想叹气,道:“姐姐也未免太容易相信人了,这样贵重的东西也交给我,就不怕我起贪念据为己有吗?”

        黛玉闻言微微一笑,轻轻抚了抚箱子,道:“我知道你的人品,这些东西再放在这里,来日未必保得住,不如交给你带了出去,不管日后如何使用,总好过被那些人夺了去。”

        王珣不由得叹了口气,也知道黛玉

        说的属实,照贾家如今的情形,这些东西留在黛玉身边确实不安全,低头想了想,道:“既如此,我便暂且替姐姐保管一段时日,等日后姐姐出来了再交还给你。”

        黛玉心中对王珣十分信任,丝毫不担心,况且两人感情极好,便是王珣真的用了这些东西黛玉也不会介意。

        这些年王珣的所作所为黛玉都看在眼里,便是亲生的姊弟也未必能做到这份上,黛玉本就有心分一部分财产给他,只是知道以王珣为人绝不会接受,才暂且不曾提起,等日后寻得适当的机会再提。

        当下两人重新箱子收拢好,书籍也全部放了回去,恢复原状,又检查了一番没有遗漏,黛玉才叫了紫鹃雪雁进来,吩咐道:“这几箱子书籍分量不轻,你们叫几个粗使婆子帮板儿抬到二门上去,行动小心些,别磕碰坏了。”

        紫鹃与雪雁只知道黛玉收拾了好些珍贵书籍给王珣,并不知道箱子里的秘密,答应了一声,出去叫了几个力气大的婆子过来帮忙抬东西。

        当年黛玉回南时带回来几十箱书籍,众人都是知道的,因此今日见黛玉给了王珣几箱书也没有多想。

        几个婆子搬了箱笼到二门上,清风与朗月早将车子赶了过来,帮着将箱笼抬上了骡车。

        王珣坐车回到家中,便吩咐清风与朗月:“将这几箱子书籍放到我房里去,就搁在右边的耳房。”

        两人忙答应着,知道这些书都是黛玉给的,心道必然十分珍贵,因此都十分小心,将箱笼抬去了王珣所住上房。

        正房右边的耳房是王珣先前特意命人改造出来的一个小库房,里头放的都是他自己的私产,除了他之外无人能进,十分安全。

        一时收拾妥当,王珣方松了口气,方觉身上疲倦,叫人打来热水梳洗一番,换了家常衣裳,吩咐不许打搅,便歪在罗汉床上歇息。

        不妨才小憩了片刻,便听见院外传来一阵说话声,王珣皱了皱眉,睁开眼,扬声道:“清风,外头什么事这么吵?”

        清风忙进来,回话道:“大爷,方才太太房里的秋菊姐姐过来传

        话,说老太太和太太有要事相商,叫爷过去一趟。”

        王珣闻言叹了口气,只得起身换衣。

        一时来到正院,便见不只刘氏与刘姥姥,连狗儿也在,不禁有些诧异,道:“爹今儿怎么没去铺子里?”

        狗儿道:“今儿铺子里没什么事,可巧你娘说有事要商量,我便先回来了。”

        王珣闻言越发疑惑,道:“是因为什么事?这般慎重?”

        刘氏招手叫他上前坐下,笑道:“是你姐姐的亲事。”

        王珣也知道这些日子刘姥姥与刘氏一直在为青儿相看,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好了,忙道:“妈同姥姥看准了?不知是哪一家?”

        刘姥姥笑道:“不是别家,便是先前同你一道读过书的李家少爷。”

        王珣怔了怔,方才反应过来,惊讶道:“莫不是李峰师兄?”

        刘氏点了点头,道:“先前李家哥儿便来过咱们家几次,我瞧着人品就不错,可巧今儿去王员外家赴宴遇上了李家太太,便多聊了几句,她极喜欢你姐姐,话里话外都有结亲之意,所以来同你们商量,你与李家哥儿熟稔,可知他们家怎样?”

        王珣听罢低头想了想,李家门第不高,但家境殷实,李峰正直豪爽,又读书识字,有秀才功名,倒是一户好人家,正适合青儿,因此道:“李家祖上是军户,到李师兄祖父手上时才立功改换了门庭,如今李家伯父在西山大营任职,李家根基虽不厚,但早年征战,也积累下不少家底,家境颇为殷实,李师兄为人爽朗,使得一手好枪法,读书也不错,前几年便已有了秀才功名。”

        刘氏本就有几分意动,听了这话更加满意,点头道:“今儿同李家太太说了一会话,我瞧着性子不错,宽厚和善,不是那等尖酸刻薄的人家。”

        刘姥姥也笑道:“我们瞧着都不错,只不知道你们爷俩的意思是怎样。”

        狗儿一直不曾开口,此时方点头道:“那李家哥儿我前儿见那几次也都觉得不错,人品相貌也都堪配青儿,既然板儿也说好,那便就这样定了罢。”

        王珣听了不禁一怔,忙道:“这是姐姐的终身大事,也该问问她的意思才是。”

        狗儿闻言不禁微微皱眉,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女孩儿家插嘴的理。”

        王珣也知道当世的观念难改,不禁暗暗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到底是姐姐要过一辈子的人,终究要她自己愿意才好。”

        狗儿听了便不言语了,自从王珣取得功名,年纪又渐长,家中大事已渐渐都以他为主,

        刘氏也心疼女儿,点头道:“板儿说的有理,我这就去问问青儿。”

        说罢便起身出去了,刘姥姥放心不下,也随着一道去了。

        不过片刻,两人便笑呵呵回来了,王珣一见便放下心来,笑道:“姐姐怎么说?”

        刘氏笑道:“我问过青儿了,她并未摇头,只红了脸不说话,可不就是同意了。”

        原来先前几次李峰来拜访王珣,偶然间与青儿见过两次,两人心中都有些意思,此次李峰托便是因为王家在给青儿相看,心中着急才催母亲求亲。

        青儿心中早已对李峰有意,心中自是欢喜万分,哪里还有不答应的。

        刘氏打发人回了信,李家择了吉日正式上门提亲,换庚帖合八字,卜算后都道是天作之合,两家的亲事便这样定下了。

        展眼临近八月,又是秋闱之期,王珣有意下场一试,王家一面要给青儿置办嫁妆,一面预备王珣乡试,阖家忙乱到了十分。

        另一边,贾母的病情好容易将养好了些,偏宫中又传来元妃染恙的消息,担忧焦急之下病又重了,此次一病比先前更加严重,有时连神智都不大清醒了,贾家上下都悬着心,连后事都悄悄预备下了。

        随着贾母病重,黛玉也越来越消瘦,每日在跟前侍奉汤药,寸步不离。

        这日黛玉从贾母上房回来,紫鹃服侍她梳洗换了衣裳,忍不住道:“姑娘,前儿听说薛家抄了,薛大爷也被抓了,来日府里若真的出事,咱们只怕也要被牵连,与其住在府里担惊受怕,何不搬了出去?”

        黛玉摇了摇头,道:“外祖

        母如今病重,我如何能够离开,况且即便我想走,也没有这么容易,我若搬出去,府里势必要如数归还当初带回来的财物,进了口袋的银子要吐出来,他们怎会愿意?”

        紫鹃闻言顿时一凛,迟疑道:“姑娘怎会如此想?即便……即便老太太不在,也还有老爷,他们怎么会敢为难姑娘?”

        黛玉摇头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府里的事你也不是没见过,为了一点子小事便斗得跟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何况是几百万两银子,二舅舅即便有心护着我,也有心无力。”

        这些年她对贾府众人秉性早已看得清楚,邢夫人王夫人不必说,不过是面子情,贾赦贾政虽是亲舅舅,却也没多关照这个外甥女,况且又不管内宅之事,三春姊妹自顾不暇,满府里也只贾母与宝玉是真心待她。

        因此她即便知道当初自己家的百万家财被侵吞,明面上却也只能当做不知道,对人说自己一草一纸都是用的贾府的。

        况且如今迎春探春俱已出嫁,下剩的惜春性情孤僻,凤姐虽有两分真心,却视财如命,如今多病,又因王子腾之死失了权柄,早已无人在意。

        紫鹃怔住半日,不由红了眼圈,她们姑娘这样珠玉一般的人物,分明有百万家产,却被侵吞殆尽,还被人议论说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

        如今贾府日渐式微,贾母又病重,也不知还能护着她们姑娘多久。

        紫鹃越想越心酸,只是唯恐惹得黛玉伤心,勉强打起精神来劝道:“姑娘,快别想这些了,如今老太太还在呢,外头又有大爷照看,谅那起子小人也不敢如何,你只要好生保养了身子,就好了,横竖大爷在,终有一日会接姑娘出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