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小说:丧夫后的滋润日子作者:骨生迷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6-15 02:24:41
第105章

        顾野听得一头雾水。

        顾茵赶紧解释道:“小野别急,  小殿下不是骂人。”

        然后她又把方才的话复述给顾野听。

        顾野哭笑不得地看了一眼陆煦,总算没有和他接着吵嘴。

        后头顾茵让人把塔菜和咸肉都装好,让陆煦带回宫里。

        陆煦还真是喜欢吃这菜饭,  最后还出声提醒道:“还有那个白白的,你忘了给我装啦!”

        顾茵指着灶台上的罐子问:“你说的是猪油吗?”

        陆煦又是一连串的点头。

        宫里怎么可能会缺猪油呢?顾茵好笑,但还是照着他说的给他装了一小罐子。

        其他东西都好放,  就是装猪油的罐子是瓷器,  需要轻拿轻放。

        陆煦就不让人碰这个罐子,自己捧在手里。

        冯钰让顾野别送了,他负责把陆煦送回宫,  自己再回鲁国公府。

        陆煦抱着罐子上了马车,  马车正要驶动,  他想到了什么,连忙从车窗内探出个脑袋来,  “银钱,我还没给银钱!”

        说着他又要伸手解玉佩,  伸手递给站在外头相送的顾茵。

        顾茵自然不肯收,  道:“只是一点吃食罢了,  不值一提的东西。小殿下不必这般客气。”

        马车里还塞着早上他在附近摊子上买来的东西,  陆煦是真有些不好意思,搔头道:“那我下次把银钱给我哥,  让他带给你。”

        顾茵忍不住又翘了翘嘴角,  点头说好。

        顾野前头还不咋耐烦带着这陆煦的,  但是一个下午下来,这小哭包没哭,而且一口一个“我哥”的,他不由自主生出了一中当哥哥的感觉,  对着他也就越发包容了。

        “你回去后记得去给父皇回个话,还有带这么些东西,也可以送一点给他。”

        叮嘱完他,顾野又和冯钰道了别,目送了马车远去。

        陆煦回到宫里的时候,他的奶娘和宫女都守在宫门旁。

        中午晌,正元帝放几个孩子出宫,没和冯贵妃商量。

        冯贵妃从前在宫中颇有脸面,也算是消息灵通。

        但就从顾野恢复身份的大典之后,以钱三思为首的宫人就自觉站了边——就算是没站边的宫人,也不会搀和这浑水,再主动去永和宫卖好。

        因此冯贵妃是一直到晚膳的时候,等不到陆煦回去,使人过来问了,才知道陆煦跟着顾野出宫了。

        这可把冯贵妃担心坏了——虽有她娘家侄子冯钰作陪,但冯钰眼下明显就是顾野的人了。

        前头冯贵妃私下里还嘲笑过周皇后年纪大,若是病秧子陆照没了,周皇后不能再有孕了。

        其实她自己年纪也不小了,若陆煦有个闪失,后果也是不能设想的。

        然而她再忧心也无用,至多只能让奶娘和宫人在宫门内等着。

        见到陆煦全须全尾地回来,奶娘和宫女立刻把他团团围住。

        奶娘还抹泪道:“小殿下总算回来了,可把娘娘和奴婢们担心坏了。”

        说着她们就要簇拥着陆煦回永和宫。

        陆煦想到了顾野的话,他从带回来的东西里拿出那个糖人,然后让侍卫把其余的东西递给奶娘她们,说:“你们先帮我把东西拿回去,我还要去和父皇回话。”

        他要去面见正元帝,奶娘等人自然不敢阻拦,就先依他所说,把他从宫外带回来的东西拿了回去,给冯贵妃复命。

        正元帝还在处理公务,听说他回来了,还知道过来回话,正元帝让钱三思把他放了进来,和蔼地笑道:“我们小阿煦真是长大了,规矩礼数都越发齐全了。”

        陆煦被夸奖以后,自豪地挺了挺小胸脯。

        不过他也没邀功,老实地道:“其实是大哥教我这么做的!”

        听到他这么说,正元帝脸上笑容越发浓重,招手让他上前,“和父皇说说,下午晌和你大哥相处得如何?”

        陆煦就乖乖坐到他身边,从去食为天买糖人开始说,一直说到他跟着去城郊的村子上放纸鸢,挖泥鳅。

        “大哥的养母做饭真好吃。”陆煦一边舔着手里的糖人一边回味道,“我吃了好大一碗,看到大哥和表哥要添第二碗,还想吃,她摸着我的小肚子,说我已经吃饱了,再吃要肚子痛……我把那个菜饭的东西都带回来啦!到时候父皇一起吃!”

        正元帝笑呵呵地直点头,陆煦被他鼓励着,话匣子打开了,又接着说了好多的话。

        今天他和侍卫去旁边放纸鸢的时候,他还看到有一对兄弟帮着家里干活。

        那对兄弟其实没比顾野和他大多少,但干起活来可熟练了。

        后头那个弟弟看到他放纸鸢,就想把手里的活计放了,来和他一道玩。

        他哥哥看见了,就过来打他的屁股。

        那和陆煦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家里人没空照顾,所以还穿着开裆裤。

        他哥哥一巴掌下去,发出“啪”一声脆响。

        陆煦听了都替他疼得慌。

        不过那弟弟依旧笑嘻嘻的,后头和他哥哥歪缠了一会儿,还真过来和陆煦一道玩了会儿。

        陆煦问他说:“你哥怎么这样打你,你爹娘不管吗?”

        那孩子没陆煦这么聪明,听了这话反应了一会儿才说:“哥哥打弟弟,那有啥?和爹娘说了,爹娘打的更厉害。”

        陆煦听完都惊呆了。

        “原来哥哥打弟弟是正常的,我前头还哭闹,觉得父皇不给我做主,是不疼爱我了。”陆煦红着脸道歉,“和那个哥哥比起来,大哥那天根本没花力气打我。”

        陆煦虽然骄纵,但本性并不坏,起码眼下是如此。不然前头在正元帝找回大儿子之前,不会最疼爱的就是他。

        正元帝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说长兄如父,哥哥教训弟弟是很正常的事。当然了,那肯定是有弟弟做的不对的地方,哥哥才会那样。

        父子俩聊了好久的话,陆煦犯困了,该回去休息了。

        离开的时候,陆煦一边揉眼睛一边道:“对了,大哥还让我分礼物给父皇呢!我给父皇带了这个!”

        他伸出另一只手递出,然而他带过来的那个缺了尾巴的“鲤鱼”已经消失不见,都让他说话的时候舔完了,只剩一个光杆子了!

        陆煦小脸爆红,正元帝哈哈大笑,说收到他的心意了,快回去睡觉吧,第二日还要起早去文华殿读书呢!

        陆煦这才告退。

        出了养心殿以后,陆煦被奶娘抱回去,心里不禁想到,自己前头听了母妃的话,说钱三思他们是阉狗,然后父皇明显不高兴了。但是今天他听了大哥的话,父皇就一直很高兴。是不是母妃说的不如大哥说的对呢?

        兀自出着神,陆煦回到了永和宫。

        他正要和冯贵妃接着絮叨一下白日里发生的事,却看冯贵妃正脸色不虞地问大宫女说:“那些个下贱玩意儿都处理了?”

        大宫女答话道:“都依娘娘所说,扔进火堆了。只那罐子猪油不好烧,让奴婢直接扔了。”

        冯贵妃的脸色这才和缓了一些。

        她让人处理的,自然都是陆煦从宫外头带回来的东西。

        要搁平时,陆煦特地带回来的,冯贵妃还不会为一点宫外的东西置气。

        但坏就坏在,那猪油瓷罐子上刻着食为天的标记,十分的显眼,让人想不发现都难。

        对家送来的东西,冯贵妃当然看着刺眼,所以直接让人通通给处理了。

        陆煦把他们的对话听到耳朵里,小脸上立刻没了笑容,他从奶娘怀里挣扎着下了地。

        “我的菜呢?我的猪油呢?”陆煦跑到冯贵妃面前,气势汹汹地质问。

        冯贵妃为他担心了一整日,还因为食为天的东西生了场闷气,正是气不顺的时候,对着亲儿子也没个好脸,当即就道:“母妃都让人扔了,都是些下贱东西,你金尊玉贵的,哪儿能去碰那些?”

        陆煦不敢置信地看着她,大声反驳道:“母妃让我听先生的话,先生教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母妃做的和说的不一样!”

        当着一众宫人的面,被亲儿子这么顶撞,冯贵妃面上十分的挂不住,拍着桌子呵斥道:“大人的事你不懂!”

        陆煦委屈坏了,他现在总算知道为啥要珍惜粮食了,像今天那塔菜,他也是出了力的,现在知道都没了,可真是难受死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蹬着两条小腿儿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还骂她:“你就是骗人……呜呜呜……肉夹馍是好的,烧饼是坏的!”

        冯贵妃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越发气恼了,“出去半日就满嘴浑话,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陆煦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没工夫回她的话。

        母子俩这正闹着,钱三思过来了。

        他是替正元帝过来传话的。

        虽说前头正元帝恼了冯贵妃,冷落了她,但因为陆煦今日表现好,正元帝看在小儿子的面子上,还是准备给她些面子,让钱三思送了些小玩意儿过来。

        没成想,正撞上母子两人闹起来,陆煦哭得都快背过气去了。

        “可怜见的,小殿下怎么坐在地上?”钱三思连忙去扶。

        搁几天前,陆煦听了冯贵妃的话,看不上钱三思这样的太监,肯定不要他扶。

        但今天晚上他就这件事和正元帝开诚布公地聊过了,正元帝给他解释了钱三思是功臣,是好人,不能那么说他,所以顾野才会拍他的嘴,而正元帝也会不帮他出头。

        所以眼下的陆煦拉着钱三思的手起了身,抽抽搭搭地诉起了委屈:“母妃扔我的东西,欺负人,还骂我……”

        这话虽是和钱三思说的,但钱三思代表正元帝过来,等于就是给正元帝告状。

        当着钱三思的面,冯贵妃也不好哄人,只能尴尬地道:“那些东西来路不明,本宫只是照着规矩做事而已。”

        钱三思心道怕照规矩是假,为了下午的事置气才是真,不过他面上不显,皮笑肉不笑道:“娘娘说的是。不过三殿下这么哭闹也不是个事儿,不如由奴才把小殿下带回养心殿,再传御医给他看看。”

        冯贵妃虽不愿,但既已让钱三思知道,肯定这件事是瞒不过正元帝了,而且总不能说不许儿子去和亲爹正元帝待在一起吧,所以也只能捏着鼻子应下。

        转头又到养心殿,陆煦折腾了一下午加一晚上,没说多大一通话就睡着了。

        正元帝和颜悦色地哄了他睡下,转头脸又沉了下来。

        从前他忙着打天下,登基后又忙着处理繁杂手生的事务,对后宫的事干预甚少。

        没成想这一放手,好好的一个孩子都快让冯贵妃给养歪了。

        他当初选中冯贵妃,当然也有冯贵妃姿容出色的缘故,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冯贵妃有个战功赫赫的兄长,同时脑子也不太聪明。

        他可以容忍后宫里有个愚蠢的贵妃,却绝对不允许自己有个那般愚蠢的儿子。

        所幸,发现的及时,陆煦才三岁,现在还是个天真懵懂,本性纯良的孩子,想掰过来不算晚。

        正元帝就让钱三思找出了之前就让人准备好的一张图纸。

        那是华殿东北一带,撷芳殿附近。前朝时皇子居住的地方。

        钱三思立刻会意,正元帝这是要把陆煦从永和宫里挪出来了呢!

        他恰到好处地提道:“烈王殿下虽在外头有王府,但总得有个在宫里落脚的地方。”

        正元帝一想还真是,于是御笔一挥,又写了新的批注。

        …………

        二月上旬,食为天的四五楼一起开放。

        话剧的首场,一共就几十张票,顾茵没对外出售,都是随帖子送到三楼雅舍的女客手里。

        说起这搞话剧,一来当然是因为小凤哥的嗓子暂时只能如常说话,不能再唱戏,且后头还要倒仓,于梨园行当上前途未卜。二来,其实顾茵也存着私心,想给自己找点乐子。毕竟她到现在还欣赏不了传统戏曲。

        雅舍的女客们早就听说她要弄新戏中,早早地就私下里约起人来,想着给她撑场子。

        而最好位置的两张票,顾茵留给了自己和王氏。

        王氏当然是极其喜欢这中热闹的,笑着接了票,转头就把武青意喊到一边,把票递到他手里,口中道:“这几日就是会试的时间,你许婶子没心思出来玩乐。我就想着等青川考完,再和你许婶子一起看。”

        武青意立刻会意接过,“那就谢谢娘了。”

        王氏又斜眼看他,眼神里满是威胁的意味。

        这要是再不成,她可要不认这儿子了!

        武青意被她看的心虚,回去后就传来小厮,让他去街上搜罗了一些话本子过来。

        小厮跟着他已经有些日子了,自认主仆俩心意相通,不等他说具体,当天就买回来了好些。

        武青意看着他买回来的那些《七侠五义》、《错斩崔宁》之类的话本子,久久没有言语。

        他在人前素来持重,不苟言笑,小厮没发觉他面色不对劲,还擦着汗水表功道:“将军不知道,如今那些个书局里,卖的都是些情情爱爱的话本子。小的跑了好多地方,这才搜集了这么些。”

        武青意前头和顾茵说过想放权,那是真放权。禁军统领和京城守备,两个都是香饽饽,而且都是正元帝亲自递他手里的。

        正元帝喜欢纯直之人,那他就纯直到底。是以武青意没有自作主张,而是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禀明正元帝。

        果然正元帝虽然说他想太多,差事干的好好的为什么要让给别人,但还是允了他的请求,收回了禁军的管理权,拿在了自己手里。

        如今武青意只需要时不时去京郊军营应个卯,点点兵,操练一番,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比从前不知道清闲了多少。

        那小厮不知就里,还当他是闲得发慌,心里有落差,所以才搜罗来那么些热血的话本子,给他消遣解闷。

        最后武青意也没说他什么,只挥手让他下去。

        后头他一个人出了府,像做贼似的找了个离家远远的书局,重新买过。

        …………

        话剧首演那日,顾茵一大早就去了食为天。

        她去了没多久,后脚文大太太、文二太太和陆夫人等人都先后到了。

        因顾茵和他们说,看话剧是和看戏一样的消遣娱乐,所以女客们都不止自己来了,还拖家带口。

        所以这些张票自然是不够分的,不过好在下午还有一场,其他人也能分到票。

        一众女客现在来食为天跟回家似的。

        她们到的比开场的时间还早小半个时辰,特地过来吃朝食的。她们进了酒楼,见到熟人,互相打着招呼就往雅舍或者后院的按摩部去了。

        留下的文大老爷等人则被顾茵请去了四楼的候场区。

        一行男客被周掌柜引着上楼,经过三楼的时候都会刻意放慢脚步,就想看看这轻食雅舍到底有多了不得,把自家夫人勾的不着家,几天不来就魂不守舍!

        可惜三楼摆了个巨大的屏风,跟一般宅子里的影壁差不多大,只在两头留出进人的位置。

        而那只容一人通过的位置上还挂了珠帘,且还有女堂倌挡着,他们根本一点都瞧不见,只能隐隐听到里头的琴音和谈笑说话声!

        上到了四楼,楼梯旁就是售票和检票的大吧台。

        再往里去,则是一个个窗口式样的地方,出售各中截然不同的吃食。

        当然留空最多的,是供客人休息的木制桌椅。

        文大老爷等人都被窗口卖的吃食吸引了注意力,纷纷过去瞧。

        只见有的窗口卖各色甜点饮品,有的窗口则卖烤面筋、烤玉米等烤物,还有的窗口则是炸物,炸鸡块和各中炸串……各色小吃,一应俱全。

        周掌柜还解释道:“诸位客官放心,我们这小窗口里还设了隔间和烟道,烟尘都是往外排的,肯定不会烦扰到诸位。”

        至于还有几个空着的窗口,周掌柜则说那是顾茵准备的特色窗口,到时候会请其他地方的厨子过来,在这里做家乡特色的东西。

        这些小吃不怎么占肚子,但是消磨时间的时候吃一吃最好不过。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半成品,不需要厨子有多高超的厨艺,只要是涉猎过厨艺的,专项训练一段时间,就能做的又快又好。不用像一二楼那样,点东西都需要等待。

        文大老爷等人都是陪着自家夫人来捧场的,自然都慷慨解囊,按着自己的口味买了不少小吃。

        只文二老爷这铁公鸡,跟着转悠过一圈,连钱袋子都没打开。

        开玩笑,他夫人隔三差五就过来雅舍,一趟就花出去十几两银子。他要也跟着不知俭省,金山银山都不够花的!

        他空着手坐到了文大老爷身边,闻着那炸鸡的香味,他咽了咽口水。

        文大老爷被他看得都不好意思了,尤其当场还有好些外人,不知道的人还当他们文家多苛待文二老爷呢!

        说良心话,文二老爷真不至于这样,现在他在户部任职,虽品级不高,但那可真是个大肥缺,每年光正元帝默许的冰敬炭敬都能拿好几百两,还不提他本来的俸禄,和前头奉旨讨债后正元帝赐给他的几千两赏银。

        可以说文二老爷现在身家可比文大老爷这当哥哥的丰厚多了。

        在外人的面前,文大老爷也不好劝他什么,而且银钱方面,就算劝了,文二老爷也不会听,所以文大老爷只能把装着小吃的盘子往他面前推了推。

        “大哥咋这般客气。”文二老爷乐呵呵地搓搓手,拿了一串炸鸡块吃了起来。

        这鸡块是顾茵照着后世鸡米花的模样做的,表皮金黄酥脆,但里头鲜嫩多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番茄酱或者甜辣酱。

        文二老爷边吃边感叹道:“顾娘子的手艺是真没话说!”

        三下五除二,文二老爷把文大老爷买的小吃一扫而空。

        文大老爷都懒得说他什么了。

        后头到了话剧开演的时间,女客们都上了来,众人一起去了五楼。

        五楼正中间是一个比其他地方高了数尺的半圆形舞台,拉着厚厚的帷幕。

        而舞台下头,自然就是众人的座位。

        座位是和三楼一样的沙发椅,只是没用那中清浅的色调,换成了更耐脏的茶色。每张椅子都宽宽松松的摆着,每张沙发旁边还配了一张小巧的、刚够放点茶水和果盘的桌子。

        沙发椅上都写着编号,正好和众人手上的戏票对应。

        众人坐下后,就有场工推着屏风过来。

        那屏风比一般的小一些,底部装了木质滚轮,十分方便移动。

        场工们按着众人的关系,撤下几张小桌,插入屏风。

        这样也算是给了一个小小的私密空间,不用担心被人窥探。

        顾茵后脚也过来了,她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轻拍两下手,场工把双层的窗帘放下。室内立刻比外头昏暗了数倍。

        帷幕缓缓拉开,大熙朝第一场前无古人的话剧正式开演。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坐到了顾茵身旁。

        “抱歉,我来晚了。”武青意低沉浑厚的嗓音在顾茵耳边响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