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 > 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小说: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作者:林果冻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4-06 11:49:47
吕百夫不解了,  他作为秦放的邻居,是知道这家伙怕内的,每个月的俸禄都乖乖的上缴,  怎么这会儿要藏私房钱了?不过他也没问:“行,我知道了,不会把你供出来的。”

        韩臻接了句:“也别把我供出来。”他媳妇不想他去打猎的,怕他有危险,他也是答应的,所以不能让她知道,  不然孕妇太生气把自己气坏了就不好了。

        吕百夫和杨百夫对看一眼,  杨百夫明白了:“你们这是要藏私房呢?”不然,  没有别的解释。

        韩臻哼了声:“我是这种人吗?”他在他媳妇整天操劳钱的时候,  已经把存下的钱都给他媳妇了,  现在是一文钱都没了。

        只是,  韩臻才这样说,  旁边的秦放却嗯了声。

        天啊。顿时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秦放,  意思是,  你说真的?

        别说韩臻,就是杨百夫和吕百夫也看着秦放。在百夫区那一带的家属房,  杨海燕是很出名的。首先因为新婚之夜服毒自杀事件出名;其次是因为杨海燕挣钱事件。

        所以,百夫区那一带的太太们都很羡慕杨海燕,  但是她们也没有办法,  她们没有钱开铺子,  就是开了铺子也没有杨海燕的手艺啊。

        韩臻接着惊讶的大叫:“老秦,  你行啊,  私房钱都敢藏了,  当心被弟妹知道。”

        秦放的眼底闪过一抹威胁:“你们不说,  她又怎么会知道。如果你们敢说……”深邃的眼底藏着暗杀的气势。

        吕百夫马上认怂:“我肯定不说,因为……我也觉得私房钱很重要,我们男人就应该藏私房钱,私下还能吃吃小酒。对了,秦千夫长、秦大人,你还没请我们吃酒呢。”这当上千夫长是白当的吗?

        秦放想了想:“那行,今儿晚上叫上其他人,去镇上的酒馆吃酒。”因为他们十八区这会儿是白天当值,所以晚上都有时间。

        韩臻听了马上道:“就怕你身上的银子不够吃。”

        秦放瞥了他一眼:“那就省着点吃。”

        韩臻张大了嘴巴,仿佛吃了一颗蛋:“你太小气了吧?能不能拿出一点千夫长的气魄?”

        秦放:“不能。”他的钱是要存起来给他媳妇的,给他以后的孩子的,不是给他们这些人吃酒的。

        杨百夫问:“伙房里处理出来的鹿鞭你们要吗?”

        他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叫秦放等人突然安静了下来。韩臻嗯哼了一声:“我不用了。”他媳妇怀孕了,他如果吃了,火都没地方解。

        吕百夫:“我也不用,最近太累,得好好的休息。”

        杨百夫看向秦放。从来没有找媳妇泄过火的秦放,输人不输阵:“我又不是你,你看我需要吗?”然后转身就走了。

        杨百夫:“……”太欺负人了吧。不过看秦放这身材,的确不需要。只是,他媳妇吃得消吗?

        秦放骑马回家属房,还带了韩臻,因为路程近,骑马非常的快,所以带着两个人马儿也不会觉得累,不然,秦放肯定把韩臻撇下。现在在秦放的心里他媳妇是第一,马儿是第二。

        到了家属房门口,秦放道:“你回去吧,酉时四刻(晚上六点)我们去馆子吃酒,我要去一趟县城。”

        韩臻:“去县城干什么?”

        秦放:“买东西。”

        韩臻想了想:“我也去。”

        于是,两人一起去了县城,他们去县城也是有目的性的,所以两人买了东西就回来了。

        “大人回来了。”余婶在院子里洗菜,看到秦放回来了。

        秦放点点头:“太太呢?”

        余婶:“太太在屋里绣花。”

        杨海燕也听到了他的声音才出来:“今天怎么这么早?范婶还没做饭呢。”

        秦放把一篮子的东西给她看:“看看想吃什么。”

        杨海燕一看,惊喜道:“这是苹果和豆腐,镇上也有买?”

        秦放看着她,故作神秘的不说话。

        杨海燕笑了:“相公,你去县里买的啊?”记得她之前惦记着豆腐,又记得之前杨大花送来苹果的时候她说过好吃,所以这次,他就特意给她买来了。杨海燕眉眼弯弯的看着他,这个男人的心是热的,只要你加一小把的火,就能滚烫起来。

        秦放被她看的有些不自在,嗯哼了一声:“你看着我干什么?”

        杨海燕:“我看你长得英俊啊。”

        秦放:“你……你别瞎说。”然后逃跑似得进了屋子里。

        杨海燕发出清脆的笑声:“相公,晚上做豆腐羹吃。”

        秦放又从屋子里出来:“晚上我不在家里吃饭,叫了下面百夫长去馆子里吃酒,家里就不用折腾了。”

        杨海燕听了,跟着去了屋子,然后从里面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给,既然请大家吃酒了,就要吃的尽心。”

        秦放:“不用。”他还有三两多银子呢,够吃了。这要是他自己都能吃上一年了。

        杨海燕拉过他的手,塞进他的手里:“有备无患嘛,乖,拿着。”

        秦放见状,只得拿着了。

        待秦放吃酒回来,家里的人都睡下了,不过厨房里还温着热水,他洗了个澡,梳洗后回房间了。

        杨海燕正躺在被窝里看书:“回来的挺早的。”虽然天色晚了,但是按照现代人的时间来说,这才七点半呢。

        秦放:“明天白天还要当值,大家也就嘴巴馋尝个味儿。”一边说着,一边把剩余的钱拿出来,“今日吃了二两银子,余下四十八两银子,放在桌子上了。”放好银子便上了床,还往杨海燕地方挤,光是挤还不够,非要往她身上靠。

        韩家

        杨大花今天特别开心,因为她男人给她买了一根银簪子,两人是八月下旬成亲的,到现在三个月多了,她还是第一次收到男人的礼物,所以欢喜的都舍不得戴了。

        韩臻看着她那样儿,心里也高兴:“别怕戴,以后咱们买更好的。”

        杨大花:“嗯。”

        十一月最后一天,秦放下值回来,带回来了五个汉子,都是服满军役的将士。因为秦放提前一天告知了杨海燕,所以晚上的饭菜是特别丰盛的,尤其是前两天秦放带回来的肉,全部烤了。是的,烤肉。

        秦放带回来的五个将士中,一个是叫昆狮,原来是什长,就是十人队队长,另外四名是将士,都是他当百夫长时的下属,现在他收了这五人做私卫,昆狮被任为队长。

        这个家属房的小院子自然是睡不过的,所以这五人住在千夫宅子里。那边很多东西都已经添上了,下人们早就可以过去了,只是正房里杨海燕需要的东西还差些,所以才没有搬过去。

        私兵平时都是在千夫宅子的,那里之前是熬将军家住的,有专门的练武场,他们就在里面练武,而昆狮是跟着秦放去军营的,为此,杨海燕给昆狮也买了一匹马。这让身无分文的昆狮高兴坏了,拥有一匹自己的马,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他每天一回到千夫宅子,第一件事情就是伺候马儿。

        冬日里没有事情做,日子也不知不觉过去了,很快到了十二月初五。这天要去县城的将军府参加宴席,杨海燕要准备的东西也已经准备好了。

        秦放平日里穿的随意,除了贴身的衣服是杨海燕用细棉做的以外,外面的衣服基本都是用粗布做的。他在军营训练、习武,好的布耐不住磨,破了就费钱,而粗布价格便宜,却因为糙反而结实。

        不过今天他穿的比较正式,一身黑色的华袍把他衬的更加英俊不凡,比起平日的冷峻今日更添了几分气势。黑玉发冠是杨海燕亲手为他戴上的:“这样刚刚好。”这人很有气场,一点都不像一般的的武将。

        说起来,这两个月下来,他从识字到知道了启国史、到熟悉了律法,再然后自己看了一个月的兵书,整个人的确改变了不少。

        粗俗一点的讲,就是整个人得到了洗涤和升华。

        斯文一点的讲,就是书中有黄金屋,知识让他增长了见识,见识改变了他的眼界和观念。

        再加上杨海燕在价值观、生活观上对他的影响,他这会儿走出去,谁还能说这是农村来的穷小子?

        和世家公子们相比,只要不说话,那沉着脸的冷峻模样,还挺能唬人的。

        秦放对自己一向糙,便是去将军府庆祝,他也不在意自己的外观,按他的意思,男人挣钱养女人养孩子就好,这些花花肠子理他做啥?

        但是今日和他媳妇一起出门,他格外的在意自己的形象,就怕被比了下去,旁人说他们不配,说他配不上他媳妇。故而有些紧张的问:“这样好吗?”

        杨海燕:“看的我心砰砰砰的跳,就怕你被哪个小娘子看上了,你说好不好?”

        秦放听了,忍不住笑了:“我不要旁人,只要你。”在她富有、在他贫穷的时候,她没有嫌弃他。所以这辈子,他都不会放下她。

        杨海燕心想,是我将你打造成这样的,教你看书识字,你还想有旁人?

        秦放又道:“你也好看。”可不是好看吗?人家冬灾过的磕磕巴巴,她把自己养的白白嫩嫩的,不仅是她,瞧瞧她身边的那些下人,谁不是养得好好的?就连吕家的两个儿子,每天喝着羊奶,也养的壮了。

        她今日的衣服和平日倒是没什么区别,奶白色的袄子,正红色的长裙,外面是黑色的斗篷披风,这样穿的人暖和。

        两边饱满的耳垂上带着一对珍珠,那珍珠和发髻上金色缕空簪子里的珍珠配对,细小的手腕上带着和田玉的镯子,配上精致的妆容,整张脸找不出缺点。

        别说秦放看的心动不已,就是见多了美人的莲嬷嬷也一时惊呆过。她惊呆的倒不是杨海燕的长相,袁家曾经是二品官员的门槛,进出的世家子女中能缺美人?

        所以莲嬷嬷惊呆的是杨海燕的妆容,连她都赞叹妆容画的好。

        秦放:“我们走吧。”说着,他牵起她的手。

        今日出门秦放带了昆狮,两人是骑马去的,杨海燕带了莲嬷嬷,两人是坐驴车去的,赶车的自然是洪叔。

        凌冽的北风中夹着风沙,吹在空气中沙沙作响。杨海燕和莲嬷嬷在驴车里,都能听到那声音,这要是大晚上的,还会叫人心惊。

        杨海燕抱着手炉,身上还盖着被子,都能把自己缩在一起。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杨海燕问:“到县城了吗?”

        秦放骑着马在前面,没听见她的声音。莲嬷嬷从马车内伸出头看了一下:“到县城门口了,核对一下身份就能进去。”

        杨海燕听了,有一丝紧张。说起来,如果只是吕嫂子、杨大花那些人的圈子,她应付的如鱼得水。但是到了外面,阶级划分太厉害了,见了谁都要行礼,稍微有些不敬就会惹来麻烦。

        在看小说的时候,看杨大花成了将军夫人,荣华一生。但是她一步一步走来,当中的不容易,并不是自己看小说时候能看明白的。只有到了这个世界,体会了这个世界的一切,才能明白其中的困难。

        驴车又开始动了,身份检查好了。又过了好一会儿,驴车到了将军府门口。

        秦放下马,来到驴车旁:“燕燕,到了。”

        杨海燕从驴车里出来,由秦放牵着她下车。待她下车之后,莲嬷嬷也赶紧下来了,跟在杨海燕的身后,保持着礼仪内的距离。

        “秦大人来了。”在门口接待男宾的是熬将军府的管家,和秦放相当的熟悉,认识也有四年了。秦放刚来军营的时候,熬将军是千夫长,这位管家就是他的私卫。

        管家虽然没有品级,但是秦放是熬将军的下属,也是熬将军提携的人,所以秦放自然很给管家脸面的:“吴队长。”秦放对他的称呼是参照以前的。

        吴管家听到这称呼,对秦放的笑容更是亲近了几分:“秦大人,将军吩咐了,您到了之后,属下带您过去。”

        秦放:“有劳了,那我太太?”

        吴管家:“秦孺人安……田嬷嬷,秦大人家的襦人来了,你来接待一下。”又对杨海燕道,“孺人放心,田嬷嬷是我家宜人身边的管家嬷嬷。”

        田嬷嬷是特意奉命在这里等着杨海燕的,见人到了,赶忙热情又恭敬的行了个礼:“秦孺人安好,孺人这边请,我家宜人已经准备了暖房招待贵客。”

        杨海燕避过,受了她的半礼:“有劳田嬷嬷了,叫田嬷嬷在这寒冬里久等,真是过意不去。”说着,她把手里的手炉递了过去,“田嬷嬷暖暖手。”

        田嬷嬷接住,感激道:“谢谢孺人。”

        莲嬷嬷忙把自己的手炉给了杨海燕:“孺人当心着凉。”

        田嬷嬷观察着杨海燕和莲嬷嬷,当下有些惊讶,不过又随即理解,从杨太傅附中出来的人,即便是丫环出身,那礼仪规矩也是极好的。

        更何况,就是丫环出生又怎样?如今是七品武将的太太,这荣华还在后面呢。要知道秦千夫长才二十岁,往上动一动,也就几年的事情,就是往远了说,哪怕需要十年,这三十岁的五品将军,也算是出挑的,而这孺人,到时候也才二十好几。所以这孺人的荣华富贵,还长着呢。

        田嬷嬷在前头带路,很快便到了将军夫人熬蒋氏招待客人的暖房。暖房的门口站着两位穿着厚厚袄子的下人,见她们来了,赶忙把门口挡风棉门帘掀起。等她们进去之后,又把棉门帘放下。

        暖房还算暖和,壁炉里的热气在往外冒,大概是外面太冷了,所以一进去就觉得温暖。

        田嬷嬷招待杨海燕坐下:“秦孺人请坐,奴婢去告知宜人。”

        杨海燕点点头。

        田嬷嬷退下,退下前,叫婢女上了茶。

        杨海燕比刚才更紧张了些。别看她表面上淡定,电视里见多了场面,但是看电视和切身体验是不同的。她虽则有原主的记忆,原主记忆里再大的场面也见过,可是记忆和切身体验,也是不同的。

        婢女上了茶,杨海燕端起茶杯,浅浅的尝了一口,也只是一口,润润干燥的嗓子,接着,她便不喝了。出门在外,茶水喝多了,上茅房不方便。

        不过,她也没有等太久,只见暖房内一道门打开了,一名三十出头的富太太出来了。她端着一脸笑容,长的颇为明朗大气。尤其是一开口,那嗓音不小。不过她未语三分笑,让人觉得极为舒服。

        将军夫人熬蒋氏从那门内出来,一脸的歉意:“秦孺人真是抱歉,方才在招待客人,你可等急了吧?”

        杨海燕起身,俯身行礼:“见过宜人,不急的,此地暖和的很,正好让妾身暖暖身子。”

        熬蒋氏听了笑出声:“我这人不喜斯文人的那套,秦放和我家男人又交好,我也年长你不少,你唤我一声婶子,我叫你一声海燕,可好?”杨海燕今年十六岁,熬蒋氏三十出头了,排的上母女的辈分,叫一声婶子还是杨海燕占了便宜。

        杨海燕记得,在小说的剧情里,那位皇子登基,他这一派的,抚育他长大的韩臻和杨大花自然不用说,那是富贵长远了。而永和侯进了一步,成为永和公了。毕竟永和侯手中有五万兵权,又和韩臻有关系,他们自然站队。

        而熬将军又怎能排除在外?

        杨海燕回过神,顺着熬蒋氏道:“那妾身听婶子的了。我自小被卖,对家人已无印象,可所为娘家没有半个亲人,有婶子在,若是相公欺负我了,婶子可要为我撑腰啊。”

        熬蒋氏就是喜欢这样直接的性格,那些扭扭捏捏的,一句话分两种意思的,听的她都心烦。“那肯定的,秦放敢欺负你,就叫我家将军罚他。对了,我方才招待的贵客还在里面,她怕你等急了才叫我出来接待你,你可要过去认识认识?”

        杨海燕露出一丝犹豫的神情:“会不会打扰贵客?”

        熬蒋氏:“不会,走,总归以后也会认识的。”她说着,牵着杨海燕往屋内走,待她们进去,婢女再把那门给关上了。若是暖房里再来了客人,也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间。

        里面的客人背对着她们坐在坐塌上。听到声音,那客人回头,明艳的长相叫人眼睛一亮,杨海燕此前并不知道贵气是什么,但是看着这名夫人,她似乎明白了。贵气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经过时间培育出来的习气。

        而这种贵气,是像她这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所无法养成的,需要时间和环境的影响。

        熬蒋氏:“海燕,这是永和侯世子夫人。”永和侯一品侯爵、永和侯世子二品。

        杨海燕赶忙行礼:“永州军营熬将军驭下秦放千夫长的妻室杨海燕,见过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倒是没有马上叫杨海燕起来,她将杨海燕上上下下打量了一边。这种打量没有叫人不舒服,因为世子夫人的眼神带着好奇,而并非审视。但也只是片刻,她就叫道:“秦孺人不必客气,说起来,我和秦孺人也算有缘分。我啊,早就想见一见秦孺人了,但一直没有机会,今日总算得见了。”世子夫人的这话不算假,她从杨海燕这边买来的肥皂方子为她带来了不少的利润。只是,就算带来了利润,之前杨海燕的百夫长太太身份,也不足以让她多么看重来相见。

        而这次,她会来这里,不是因为今日的宴席,而是因为世子来了,在私下和秦放见面,世子想把秦放培养成自己的心腹,那她自然要拉拢杨海燕的。拉拢前,也打探了一番这位秦孺人的事情,知道她进退有度,知规矩懂分寸,世子夫人就更加满意了。

        熬蒋氏没有问当中缘由,而是道:“那可真是缘分了。”

        杨海燕自然知道世子夫人的意思,但是她不能直接说她知道你的意思,她只能装出疑惑的神情:“世子夫人见谅,您这话叫妾身好生疑惑,若是见过夫人,妾身必然不会忘记。只是,妾身真的记不得哪里见过世子夫人了。”

        世子夫人笑出声:“的确是没有见过,不过也算有缘分,佛约不可说破。”

        熬蒋氏道:“您还打哑谜呢。”

        杨海燕也跟着笑了。

        世子夫人又道:“你们快快坐下,我听说海燕还在镇上开了一家点心铺子?”

        说到这个,杨海燕起身,先朝着熬蒋氏俯了俯身:“今日上门,妾身带了点心来……”接着又看向世子夫人,“您问起了,妾身便借花送佛了。”

        熬蒋氏:“这有什么?那日老熬去你们家吃酒,带来了一个小红袋,那里面的点心我也吃过,味道好。说起来,你点心铺子开业之后,我还叫下人去买过好几回。”

        杨海燕一听,不料还有这事情:“那是我不对,早该来拜访您的。”

        世子夫人:“听你们这话,我更要尝尝了。”

        杨海燕:“今日做的不是铺子里见过的点心,而是妾身新做,两位请稍等。”接着,她去叫了莲嬷嬷进来。

        莲嬷嬷手中拎着一个圆形的大饭盒。可是,别人家的饭盒也没有这样大的啊。

        杨海燕接了圆形大饭盒,放到坐塌中央的矮方桌上:“世子夫人,不如您来掀开盖子?”

        世子夫人觉得有趣:“你这里面可别是什么惊喜?”

        杨海燕:“您看看就知道了。”

        听到她这样说,世子夫人更好奇了。她用双手拎起盖子上的绳子,然后把盖子拎了起来。结果在里面看到一个圆圆的大大的糕点。世子夫人:“这是?”那糕点有三层,第一层最小、第二层比第一层大、第三层比第二层大。三层糕点都是金黄色的,掀开盖子,这香味怎么都盖不住。

        其实,这在现代,管这叫三层蛋糕。

        更精细的是,最上层有红色的字:贺。却更加用心。

        熬蒋氏也吃惊极了:“这和小蛋糕有些相似。”

        杨海燕:“这是三层的大蛋糕,这木盒旁边有扣子,可以把一圈圆板解开。”

        世子夫人照着杨海燕的话,把围着蛋糕的圆板解开,接着惊讶道:“这大蛋糕里面还有馅啊。第一层这个馅……是红豆吧?”

        熬蒋氏:“我看是。”

        杨海燕:“您猜的可真准。”

        世子夫人猜对了,有些高兴:“那第二层,这是黄色的是?蜂蜜。”

        杨海燕叹气:“又被您猜对了。”

        瞧着她那样子,世子夫人更加得意了,不过随即又蹙眉:“这第三层是什么?白色的,面粉?不是。”

        杨海燕:“要不您割一小块吃吃看,里面还有惊喜。”

        见她这么自信,世子夫人让熬蒋氏割一小块,熬蒋氏道:“这我还不知道怎么下手,海燕,你直接来割吧。”

        杨海燕拿起长木刀,这木工还是她叫木工坊做的,她一边用长木刀从最上层切到最下层,切的是米字型,一边问熬蒋氏:“婶子,盘子和小勺子有吗?”

        熬蒋氏马上叫人准备了盘子和小勺子,一共三套,她们三人一人一套。

        杨海燕给每个盘子准备了三块,分别是三种不同的口味:“世子夫人、婶子,你们请品尝。”

        世子夫人和熬蒋氏拿起小勺子好奇的品尝了起来,红豆和蜂蜜的味道是在她们意料之中的,虽然蛋糕好吃,但是这味道要说很特别,也不是非常惊人的。可是当她们品尝了最下层的馅时,纷纷被征服了。

        说起来,就没有奶油征服不了的女人。

        是的,最下层是奶油,不过除了奶油之外,还有别的。

        世子夫人吃了两小口,开始猜测:“这白色的馅我倒是不知道,不过有点像奶,又有点像面粉,可根据味道来判断,应该跟奶有关,莫不是羊奶做的?至于另一种,应该是苹果。”

        杨海燕也惊讶了,佩服的看着世子夫人,这也太厉害了吧?她卖弄点现代技巧,竟然被世子夫人一语道破。

        看着她那样子,世子夫人格外高兴,她今年二十五了,已经褪去了少女的天真,看着杨海燕好不做作的样子,自然也是喜欢的:“怎么?难道我猜对了?”

        杨海燕道:“您还真才对了,第一层红豆、第二层蜂蜜、第三层是羊奶苹果,所以我给这个大蛋糕又取了个名字,叫羊奶苹果蛋糕。”和方才自称妾身,这会儿称呼我,不自觉的拉近了关系。

        “羊奶苹果蛋糕?”世子夫人揣摩着其中的意思,“还挺妥当的,加了羊奶、苹果、鸡蛋的糕点。只不过,这羊奶我也是知道的,怎么做成这样的?而且这味道,还比羊奶好喝多了。”

        杨海燕道:“这说起来复杂,回头我把做法给您们写了,再给送来?”

        世子夫人道:“不用不用,回头我想吃了,去你的铺子里订购便是。”

        三人吃了会水果蛋糕,田嬷嬷来报,其他千夫长家的孺人、其他游击将军家的宜人都陆陆续续的来了。

        世子夫人见此便道:“你们出去吧,我便不去了。”她和世子是避着人来的,并不想被人知道。

        熬蒋氏、杨海燕:“是。”

        熬蒋氏和杨海燕一起去出现在众人面前。各家的孺人、宜人也不觉得奇怪。毕竟秦放是十八区的,熬将军之前是十八区的千夫长,论关系,的确是熬蒋氏和杨海燕最亲了。

        宴席还是比较和谐的,很多小说里那种明里暗里的场景都没有出现。不管是千夫长家的孺人,还是其他将军家的宜人,大家都说着客气、礼貌又恭维的话,各将军家的宜人对杨海燕道是不了解,也不熟悉。不过各千夫长家的孺人对杨海燕倒是比较熟悉的,主要还是两点,新婚之夜服毒自杀事件,开点心铺子事件。

        这两件事让杨海燕红遍了整个军营家属院。

        宴席快要结束的时候,熬蒋氏又带着杨海燕认识了两名千夫长家的孺人,都是她在千夫长宅子住的时候,相处的比较好的。一名是洪千夫家的、一名是江千夫长家的,这两位和熬将军以前是一个游击将军管辖下的,现在熬将军升职了,他们就成了熬将军管辖下的。所以关系不错。

        如此,熬蒋氏带着杨海燕来给两位孺人介绍,她们自然是欢迎的。

        宴席结束之后,杨海燕带着莲嬷嬷走了一段路,快到门口的时候看见了秦放的身影,她欢喜的上前几步:“怎么在这里?”

        秦放捂住她的手:“冷吗?那边结束了,我便在这里等你。”手炉过了这么久,早就不暖和了,他担心她冷,所以在这里等她。

        杨海燕摇摇头:“在里面不冷。”

        来这里参加宴席的也有十多户家人,但是没有人像秦放这样在这里等着的,有些人见了,不由的想,这秦孺人倒是好手段,把男人抓的牢牢的。

        出了将军府的门,秦放问:“要不要骑马快点回去?”

        杨海燕忙点头:“要。”驴车实在太慢了。

        于是,夫妻俩骑马回去,莲嬷嬷坐着驴车回去。

        回到家,杨海燕赶忙泡了个澡,这不得不说家里有下人就是方便。如果没有下人,这会儿泡脚洗脸的热水还得自己烧,现在他们一回来,余婶就把这些事情给做好了。

        今晚上秦放也没有看书,洗了澡,夫妻俩就上了被窝。杨海燕窝在他的怀里说起了将军府的事情:“今天见了世子夫人,对我很是客气。将军府的宜人非常的好相处,让我往后唤她婶子,我也没有推辞。”

        秦放的手放在她的腰上,时不时的揉捏着她腰间软软的肉,手感还挺好。听着她的话,他解释:“今天熬将军叫去我书房,私下见了世子。”

        杨海燕一听就明白了。她原以为世子夫人对她客气是因为肥皂方子的事情,现在看来主要还是因为世子的关系。对于世子想要发展的心腹,世子夫人自然是客气的。

        原小说中,韩臻做了千夫长之后,世子也是这样私下拉拢的。

        两天后,十二月初七那天,秦家搬家了。

        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杨海燕打算在新家过腊八节,百夫长这个院子太小了,下人加上私卫根本挤不进去,所以得去新家。而新家过了二十来天,也打理的差不多了,她要的家具也做好了。

        搬家这天,秦放去了军营里当值了,洪叔和余下的四名私卫一起搬的。搬到新院子里,大家看着里面宽阔的环境,喜欢之情相当明显。

        杨海燕做了简单的安排,因为家里的主人少,只有她和秦放,所以东厢房和西厢房是空着的,下人们住在倒座房里,莲嬷嬷住在正院的侧屋里。

        在这二进四合院里,每一个下人的分工就格外的明显了。点心铺子暂时关门了,洪叔一家也住在这里。厨房是范婶的天下,但是要顾着主子的饭菜、私兵的饭菜、下人的饭菜,范婶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所以洪婶是给她打下手的。至于余婶,新宅子面积大,够她一个粗使的婆子负责了,所以再让她去厨房里帮忙,那得忙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