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代科举奋斗史 > 119、第一百一十九章

119、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说:古代科举奋斗史作者:一尾桃花鱼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7 19:17:18
“打听到你父皇是因何原因同意和亲的吗?”

        椒房殿内

        皇后看周锦钦

        “经过多方打探之后,  我们发现原来突厥王即将退位,大王子将荣登王位。大王子欲在登基之时求娶公主,一来表示臣服之意,  缔铸两国友好邦交。二来也有表示突厥王位以后将会由王后之子继承。”

        皇后冷冷的笑了一下“杀人诛心,  陛下想兵不血刃的解决突厥,  哪有这么容易。别人空口白牙他就信以为真,  真是天真!”

        四皇子道:“如果探子说言不虚,  那么这件事情,就很难有回旋余地了”。

        “怕什么?我的柔儿如今还小。再守几年父孝不迟!”

        四皇子瞳孔震动:“母后慎言!”

        皇后走下台阶拍了拍四皇子的肩膀:“皇儿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你可要想明白了。”

        “这次是蓉儿,  那下次呢?若下次是你。那不是挖母后的心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滋味,  这些年我真的是受够了。你不争,别人就会把你踩到脚下,你挣,也没有赢的余地。我以后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我不希望皇儿你还受这种苦。这种滋味真的是太难熬了。”皇后失神的说道,  没有人比她更明白,皇宫是怎样一个吃人的地方,它可以把一个鲜活的生命一点一点的耗尽,  真是枉断肠啊!

        四皇子握紧了拳头:“母后!你别难过了。以后我会好好孝敬你。让你成为这个天底下最令人羡慕的人!”

        “我儿孝心俱佳,  这份心意我受用了,我这把老骨头,享不享福都无妨啊。还是顾着泽儿”皇后满足的笑了笑。

        “母后。”

        皇后摆了摆手:“时候不早了,  你还是先回去吧,此后应该要忙起来了。后宫你别担心,我还能护得住你媳妇和孩子,  总归我还是正宫皇后。祖宗家法摆在这里,谁也越不过去。”

        四皇子闻言十分感动:“多谢母后,那就拜托您了,您多保重。”

        待四皇子出去之后。皇后叫来了身边的管事大宫女问道:“柔儿近期开怀了些许,仿佛就是上次从穆家家宴上回来之后才开始改变的,你可知道,她在顾家家宴上因何事而开怀。”

        “回娘娘的话,是穆府桃园桃花盛开,极美美丽,引得公主兴致高涨,挥笔做了一幅佳作,因此才渐渐开怀。”

        皇后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不对,单单是做画应该还不至于,柔儿那模样倒有点像是春心萌动。

        “你去打听打听,穆府宴会上都出现了何家公子。”

        “娘娘的意思是……”

        皇后给了她给尽在不言中的眼神:“且看看”

        她先相中的那些俊才,现在看来都不能用了。还得重新再看看才行。

        “遵命”

        管事宫女很快就告辞了。

        女子嫁人就是第二次投胎,得选个极妥帖的人家才是。

        得选个柔了中意的才好,家世人品她也不太挑,高门也不错。寒门也可以。

        她这辈子吃尽了皇宫的苦头,再不想自己的儿女也吃这份苦头了。

        但是没办法,别人不会放过他们,就算他们不争,也有人逼他们争,既然如此,何不立起来。让别人都不敢逼他们。

        他和皇儿是已经身在漩涡,但是柔儿却不一样。

        柔儿那孩子也是命苦,她希望她下辈子能活的简单平凡一些。

        皇后的这番心思四皇子尚且不知,他回到府邸之后,就招来幕僚开始筹划了。

        他之前也是想过多味的逼宫夺位的。但总是下不了心里那最后一关。这抢来的东西到底不够光明正大,于名声有瑕。

        但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第二天早晨,御史都仿佛商量好了一般开始参荣恩侯府之人。

        从纵奴行凶、逼买良田、到草菅人命、鱼肉百姓,林林总总,逐一而论。

        赵青昭看到荣恩侯的脸上已经冷汗津津了。

        看来四皇子不拔下荣恩侯一层皮,是不会善罢甘休了。

        “…………尔等似律法为无物,请陛下严惩,以正视听,以慰亡灵。”

        安正帝头疼的看着下面御史。他也知道永荣恩府素来吃相难看,但没想到竟然能看到这个地步上。

        “革除官职,永不录用,侯府豪奴,全部杖毙。”

        安正帝还是手下留情了这个结果对于朝堂上的大臣来说,不过是不痛不痒,又没有要他们性命,在侯府里荣华富贵还是照旧可以享受着。

        但对于荣恩侯来,那就不一样了。家中子弟,革除官职,永不录用。

        那以后再复用就难了,就算是复用。但有污点在身,永远洗不掉了,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呀。荣恩侯府后代想起来就难了。

        荣恩侯下朝之后,深深的看了一眼皇宫内院的方向

        回到侯府之后马上吩咐管家传话:“公主若是没有想好,那就不用再想了。老夫明日就去求圣旨。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才让和亲之人从月如公主变成月柔公主,月如公主承诺,和亲之后他就会下嫁我们荣恩侯府。但事成之后,她却迟迟都不肯松口。怎么还想吊着我们不成?世界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是她该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第二天,安正帝发出了一道指婚圣旨。令大魏官场哗然,安正帝下令将月如公主指给了荣安侯的。

        这下大家的脸色都不对了,是个明白人都明白,月如公主和荣恩侯必定有所勾结

        荣恩侯的嫡孙大家都知道,是个草包一样的人物,说草包都侮辱了草包。亏得有公主肯下嫁,不过也是啊。怎么也比突厥王子强。毕竟一个在异族,一个在京城。

        有安正帝地看着,总归受不了太大的委屈。

        不过这也说不定,荣恩侯府是陛下母族,不知道亲外甥和亲女儿,在陛下心中谁的分量更重一些?

        在安正帝的心里。母族和女儿都不算重要,之所以会下这道圣旨。除了安抚荣恩侯之外,其实更多的还是想给月如这个女儿一点教训。

        突厥求亲,安正帝其实更属于月如,毕竞月如年纪正合适,更匹配一些。

        但没想到月如不愿意,反而联合了荣恩侯府,将自己的嫡亲妹妹推了出去。

        这种行为是安正帝的所不齿的,于是他便成全了荣恩侯这一番算计。

        他已经打定主意,月如的生活不管过成什么样子,他都不打算管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月如以后就是荣恩侯府的人了,跟他没什么关系。安正帝的冷漠的想着。这就是违抗父命的代价。

        荣恩侯府虽然已经如愿以偿了,但是吧,这件事已经彻底把他和月柔公主交易的那块遮羞布,扯下来了。

        这几天荣恩侯都在借口称病,没有去上朝,他就怕别人臊的慌,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不地道。

        但是他也没办法呀,子孙不成器。若是能求娶个公主,那自少三代以内,是可以继续荣华富贵的。以后也可以算是宗室,得皇家庇佑。

        这是再划算不过了,由不得荣恩侯不心动。为了子孙以后的荣华富贵,一时的难堪算得了什么。

        缓过这一阵之后,荣恩侯便照常出来走动了,脸色一如从前,没有什么改变。

        大家看了谁不说一声荣恩侯心理素质高啊。反正这个脸皮一般人是学不来的。当然一般人也想不到荣恩侯这个骚操作。

        赵景行知道这个内幕之后,一副被雷劈了接受无能的样子。

        赵青昭摸了摸赵景行的狗头。算了弟弟还小,他就不拔苗助长了,反正有他这个哥哥在前面撑着呢,慢慢来吧。

        其实荣恩侯府能这么快和月如公主撕破脸,安正帝能这么快下圣旨。

        是有赵青昭在后面推动。

        在和亲人选定下之后,之后赵青昭就知道了这么个月柔公主和荣恩侯府交易的内幕。

        他非常不齿月如公主的所作所为。如果公主不想和亲那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这样虽然自私,却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她为了自己,这么不声不响,把自己的妹妹推到火坑去,这就是人品有问题了。

        偏偏这个人品有瑕疵人还不觉得,在事成之后,还在赵青昭面前搔首弄姿,一副她愿意让他求娶她,是便宜他了的姿态。可把赵青昭恶心坏了。

        他不知道这个女的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他凭什么这么笃定他会去娶她?

        她哪里来的这个自信?何况月如公主之前还和荣恩侯府有约定的。

        现在就这么大啦啦的向他示好,难道是觉得他会为求娶她而对上荣恩侯府,帮她把问题解决了吗?

        呵……他脑子清醒的很,不会去干这样子的事情。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赵青昭突然觉得。他很需要一个妻子。

        若是他成了婚,月如公子也不敢这么大咧咧的要让他求娶她。

        他现在的身份是臣子,

        在这个皇权大于天的时代。他的一些人生自由,是可能会被皇权左右的。

        这件事情给他提了一个醒,虽然他并不是很想成亲,但是在有可能被皇上赐婚和自己求一个贵女之间,他选择自己主动出击。

        在把这个意思告诉了孙如玉后,孙如玉激动坏了。

        她曾经一度以为昭哥儿这辈子要当一辈子和尚,成不了亲的。

        他从小就把女色看得很淡,在十五六岁情窦初开之际。也没有对女生表达过好感。

        她还真的以为昭哥儿这辈子都开不了窍了,甚至曾经一度以为。昭哥儿而喜欢男性呢?她甚至把抱孙子的这个心愿移向了赵景行。

        在孙如玉看来,说不定赵景行会比较赵青昭这个哥哥先成婚,也说不定呢。

        知道赵青昭的意思之后,孙如玉就麻溜的行动起来了。

        前年,在孙如玉寻摸媳妇的时候正好赶上太后大行,于是婚事就耽搁了一年,如今刚刚出了孝,她得尽快寻摸寻摸,免得又被什么事情给耽误了。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女人的直觉真是没有道理的。但又莫名出乎意料的很准。

        赵府放出要为嫡长子,求取长媳的风声之后,倒有不少人家意动的。

        不说其他,单论赵青昭这个人。大魏第一个六元及第之人,有这个名头。

        那这辈子的前途是不用愁了。最坏也能平平安安,吃穿不愁的过一辈子。

        其二,再说家世,赵府是书香人家,赵汀的父亲在□□执政期间官至三品。

        这个家底也是不差的,再加上此前我朝和突厥征战之时。赵府当家人赵长松敬献了羽绒服数万件,为边境的将士抵御严寒。

        羽绒服是取鸭绒鹅绒特制的。穿上不仅轻薄,还很温暖。以往的边境将士们在边境作战,最怕的便是寒冬,因为寒冬的棉衣不够御寒。手脚总是冻得发冷。战场瞬息万变,你一个手抖,可能就会送了性命。

        有了羽绒服就不同了,羽绒服穿上身上是火热热的,有些时候训练的久了,甚至还会发汗。

        身上穿的暖和了,手脚也有力气。杀敌也能更迅猛。

        多多少少也为大魏战胜突厥提供了一份保障,是以安正第农心大悦,特赐赵府正五品县子爵位,世袭永业田500亩。

        虽然还比不上京城有底蕴的权贵人家,但是这个底子也不差了。毕竟状元郎的风姿还是令很多闺中少女心折的。

        一时间,孙如玉出席宴会,都能收到很多人家的示好,孙如玉都快挑花眼了。

        这个贵女很好,那个贵女也不错。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孙如玉在相看会媳妇之余,于也没有忘记准备赵青昭的及冠礼。

        赵青昭的及冠礼在今年的10月份。如今还有六七个月的时间准备

        孙如玉是想在赵青昭行及冠礼之前把婚约这件事定下来的。

        当然若是定下最好,没能定下孙如玉也不遗憾。好事多磨嘛!

        三天过后,安正帝下了圣旨,定下了两位公主出嫁的时间。

        这件事情也大大的出乎了大家伙的意料。

        月如公主下嫁的时间限定在三个月之后,月柔公主和亲的时间在一年之后。时间可太紧了,特别是对于月如公主来说。皇家公主那是天家的公主,尊贵无比,一般公主下嫁至少要等一年的时间。

        这一年里需要准备公主的嫁妆。就算是有一年的时间,内务府都嫌紧了呢,更别说三个月之内了。内务府忙的都快疯了,恨不得一只手当八个手用,一个人当两个人使。

        纵使这样也不能做完这么庞大的工作,所以就免不了有些差错与滥竽充数。

        赵青昭也忙起来了。月柔公主出嫁走的是皇帝的内库---内务府。

        因为天子嫁女也毕竟是个私事,但是月柔公主和亲就不一样了,她嫁过去的地方是另外一个王朝。

        事关两国邦交,是以这个银子得从国库里走,毕竟公主是为了大魏边境的和平。

        所以户部也开始忙起来了,好在一切都有祖制依据可循,又因为安正帝的心怀愧疚。所以在祖制上又加了很多好东西。

        为此皇后只是冷冷的瞧着,并没有出言阻止,甚至在很多东西的采购之上还推了一把。明令要最好的。

        虽然柔儿是不会和亲的,但是这个嫁妆还还是是可以继续用的。

        毕竟。柔儿也是安正帝的女儿,安正帝出嫁妆有何不可呀?

        他们柔儿担惊受怕了这么一阵子,这些嫁妆就当是给柔儿的补偿吧。皇后这么想着。

        这边赵府要为嫡长子娶媳的风声也传到了四皇子府中。

        四皇子和赵青昭私交不错,便想着,若是亲上加亲最好。

        但盘算后发现,家中并没有适龄的女子。想想也就罢了。至于柔儿这个妹妹的婚事,四皇子可不敢插手。

        再加上之前赵景行救了柔儿之事他是知道的,就算要许配也不应该是许配给哥哥呀,到。

        于是周锦钦听听也就算了,嘱咐下人,备一份大礼,待赵青昭成亲之时送去,莫要忘记了。

        时间不疾不徐的走着

        今日旬假,赵青昭早早的出门了,今日他要去赴华若的约。

        华若最近要成亲了。

        于是这次便设宴请赵青昭来华府小聚,有点像单身派对了,

        不过聚会人多,而这次宴会却只有两人。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欢乐的聚会。

        赵青昭朝入席之后,举起酒杯,跟华若碰了一杯,“恭喜南和兄,终于抱得美人归了。”

        “承昭弟吉言这杯我干了。”华若说完就拿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这架势凶猛的,知道了明白这是两个好朋友在喝酒,不知道的还以为华若这是要干架呢。

        “南和兄,这是有心事?”赵青昭关心的询问道。

        华若微微笑了笑,只是笑容有些苦涩苦涩:“当年家父为我取字,为南和二字。“难和”“难和”可能就应了这次的字意,终究是难以和美。”

        赵青昭有点惊讶:“南和兄何出此言呀?”

        “昭弟,你还未成亲,恐怕不懂这夹在母亲和未来媳妇之间的痛苦。”

        “可南和兄你不是搬出来了吗?如今你在京城任官,伯母在乐陵,两地相距甚远。也不日日得见,难道还会有很深的矛盾不成。”

        华若摇摇头:“是啊,我之前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我现在知道了,若长辈想要真心折腾一个小辈,那无论距离的远近,那她都是会有办法的。”

        赵青昭看着华若愁苦的面庞。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开解。

        他也开始思考起自己未来可能会面临的婆媳问题了。这件事他也没经验啊!

        他家祖母王明秀不是那些爱磋磨儿媳妇的人,两人住在一起,也没有很大的龌龊。

        主要是祖父和祖母感情很好,平日里有祖父陪着,闲暇时弹弹琴作作对子,也没有那个精力,去管儿子和儿媳妇之事。

        所以赵青昭看来问题应该也不大,

        赵长松和孙如玉之间感情也很好,更别说他家里还有赵景行这个弟弟,可以帮忙分散父母的精力。

        不过这些事情就不方便在华若面前说了,这不是往人家伤口里戳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