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代科举奋斗史 > 112、第一百一十二章

112、第一百一十二章

小说:古代科举奋斗史作者:一尾桃花鱼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7 19:17:17
乐季还在纠结赵青昭的问题,  他觉得赵青昭说的很对,但又觉得有什么地方解释不通。

        怎么会有人不能看见的东西呢?除了……算了算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公子是读书人,  应该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赵青昭笑了笑,  起身离开了。现在说别的他也听不进去了。让这小子好好冷静一下吧。

        因这乐季手上有伤,  再加上要实验新药的药效,  诸多事情加一起,  一时半会还真的做不完,索性就在赵府住下了。

        对此赵青昭是十分欢迎的。

        这天,  赵青昭收到了从乐陵寄来的一封信,  写信人是秦臻。

        秦臻写这封信的目的有三,一是庆贺赵青昭高中状元。虽然说是贺喜,  字里行间却似有不服,在秦臻看来,赵青昭能这么轻易高中状元,完全是因为同一批参加考试的考生不行。矮个子里拔高个子,状元之位才轮到了他。

        赵青昭看完笑了笑,  秦臻这小子的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啊!他这番说辞要是流出去,他可就崩想清净了。

        不过这次若是秦臻参加的话,那状元之位鹿死谁手还真的得不好说话。

        毕竟这次会试官偏爱的就是秦臻这种锋芒毕露,  朝气蓬勃的风格。

        赵青昭感叹了一下,  随后继续信件。

        这第二件事也是喜事,还是天大的喜事。

        秦臻的身体已经痊愈了,虽然可能注定要清心寡欲一辈子,  身体健康程度和正常人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寿终正寝是没问题的。

        看到这里赵青昭不禁大笑出声,天无绝人之路。往后多年有秦臻相陪,  这漫漫人生路总算是没有那么孤寂了。

        这个臭小子也太不够意思了,这么大的喜事瞒到现在才说。嘴巴可够严呀!

        被巨大的喜悦之情冲击,赵青昭囫囵的将剩下的信看完,知道秦臻要出去游玩采风,便将信放下了。

        他现在有一肚子话要跟他讲,提起笔便开始写回信。

        写完回信之后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直到丫鬟叫人传膳,他才发现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了。

        今天一天收货了两大喜事,赵青昭心情还算愉快。

        是以精神亢奋,夜里迟迟未有睡意。在半梦半醒之间,还在迷糊的想着,秦臻说他去采光的地方是哪里来着,好像是宁什么城来着,算了不想了,秦臻带着护卫的,应该没有什么大事。

        半个月后

        赵青昭在雍县将要拜访的人全都拜访完了。该做的事情也做好了,便决定启程回京了。

        这祭祖的时间也不多了,为了防止路上发生什么意外,以免错过就任日期,赵青昭决定早点启程。

        拜别祖父母后,赵青昭乘着自己的货船开始了自己的返程之旅。

        赵青昭之所以赶的这么急,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当今太后的情况不太好。

        自月前风寒之后就一直缠绵病榻,如今已经不太能起身了。

        若是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的话估计是好不了了。

        是以荣恩侯府这些天花了大价钱,天南地北的搜刮灵丹妙药。

        宫外的皇榜也换了几截了,妄想举全国之力,不遗余力,不惜代价的留住太后性命。

        荣恩侯府知道若太后过世,他们必定不能维持当今的鼎盛繁华。

        再加上当今的年岁也不小了。

        这些年他们能作威作福,一直仰仗的是太后。

        现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怕了。

        不过这次恐怕是不能如荣恩侯府得意了。

        三天之后,太后崩逝。荣恩侯府最终还是没能力挽狂澜。

        赵青昭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了片刻。他现在所处地界离京城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就算是日夜兼程的赶,也还得花费五六天。

        不过没这必要,他现在并无官职在身。就算到了京城,也没有资格进宫。

        赵青昭告诉告诉前来请示的商船管事,按照原定的路程进行。

        商船管事得令之后,忙不迭的告辞了。

        他们这趟商船携带的有很多寓意吉祥的货物,若是在平日,那肯定是能大赚一笔的。

        可如今太后驾崩,这情况恐怕得变一变,这批货得往后压。

        这样想着商船管事加快了步伐。

        京城

        太后崩逝,整个京城处于低迷的气氛之中。

        荣恩侯府尤甚。

        太后可以说是他们家最有力的一个靠山了。

        如今靠山倒了,他们也着实伤心难过。

        不过,京城的其它人家想要看他们笑话,呵,那恐怕是不能呢?

        他们也不傻,自从太后娘娘上了年纪之后,他们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

        所以,平日里很是留了些后手。

        虽然可能不复鼎盛之期,但荣华富贵却是少不了的。

        别忘了,皇位上坐着的,可是他表哥呢!

        “陛下身体如何了?”

        说完不等下人回话,便急急忙忙的表示自己要进宫一趟。

        陛下和太后向来感情很好。太后去世,陛下恐怕会哀思过度,若是龙体有损,那可就真是罪过了。

        京城,乾清宫。

        安正帝正坐在塌上懒懒的翻着手中的折子。

        身侧的大太监哭着一张脸劝到:“陛下,龙体为重,还是用一些膳食吧。”

        安正帝摆了摆手。

        太太监见状知道陛下是嫌他碍事,无可奈何的退了下去。

        伺候了安正帝这么多年,他能隐隐的感觉到,陛下和太后的关系,恐怕不如世人所知道的那样亲厚。

        太后恐怕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不遗余力的提拔娘家人。

        令人不解的是,陛下每次竟然还都同意了。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跟着陛下这么些年,他对朝野之事,也算有一二分了解。

        自古帝王都对外戚十分忌惮,不过陛下却不同,反而是大力提拔。

        若是因为荣恩侯府根基过浅,未免母族脸面不好看,那也有些太过。

        太太监想着,不多时殿外传来话,说是荣恩侯求见。

        大太监收敛了心中的种种思绪,去见荣恩侯了。

        荣恩侯进宫一趟,不知跟陛下说了什么,陛下突然想通了,不在沉溺在太后去世的悲伤之中,开始用膳了。振作起来了。

        京中大臣在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原以为太后去世之后,荣恩侯府将风光不在,没想到人家依然是圣眷在握呀!

        可气,可气!实属可气!

        看来还是要在观望一阵子在做打算。

        这些京城众人的诸多心思暂且不提。

        七天之后,赵青昭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

        清乐管事早早的就在码头上等着了,和赵青昭一碰面,便遵赵青昭之意赶回赵府了。

        纵使赵青昭几人全力赶路,也花费了一个多时辰才回到赵府。

        府中赵长松和孙如玉等人在府里等候。

        孙如玉是二三月间过来京城的,她来这里一呢是因为赵府中无当家主母,需人操持,二呢。便是为着这赵青昭的亲事而来。

        因着赵青昭这些年一直忙于学业,在加上老爷子赵汀有意压一压,是以赵青昭快及冠了,也还未定下亲事。

        孙如玉心里可真是急得不行呀,好不容易等赵汀松口了。孙如玉自然是喜不自胜,马步停蹄的赶过来了。

        这几日她和她姐姐已经在寻摸了好几个贵女,就等着赵青昭进京,若是没问题就可以定下。

        今年成亲,明年就可以抱孙子,比起其他人也不算晚了。

        哪想到遇上太后崩逝,这民间的嫁娶之事都得往后推一推。

        孙如玉十分沮丧,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

        虽然不能嫁娶,但趁这段时间多出去走走,多了解了解这些贵女。说不得还能求个好姻缘呢!如此这一年的时间也不算白费了。

        孙如玉所思所想赵青昭一概不知,他这些年一心沉迷于科举,别的很多杂事,他都没时间理会。

        婚姻大事更是想都没想过,他以前三十岁都还是一个单身汉,更别说现在了。他还尚未及冠。

        在他自己眼里,这个年纪就是该读书拼事业的年纪,没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

        赵青昭回府之后,便得了丫鬟们的传话,叫他先去梳洗,此后再去用膳不迟。

        赵青昭听了,便从善如流的去先梳洗了。

        他这一身的灰尘,估计都能有半斤了。

        梳洗完之后,他便去了父母所居住的大厅。

        “昭哥儿快坐下,肉眼可见的又瘦了,可有好好吃饭。!”

        赵青昭还未行礼,便被孙如玉拉起来了。

        赵青昭微哂:“劳母亲记挂,孩儿一切都好,每顿要吃两碗饭呢”

        “你这个体格,两碗饭也算不得什么,再说在这膳食从来不是贵在多,而贵在精。补药可有好好吃。”

        赵青昭摸了摸鼻子,无奈的点了点头,确实是有在吃的。

        虽然味道一言难尽,但是为了让父母放心,他还是没有拒绝。

        自于每天早上都流鼻血这事,就不必告诉他们了,徒惹家人担心。

        现在下船来了,地方也宽敞,他每日多练练武艺,应该就没事了。赵青昭不确定的想。

        “快坐下来,先用膳。”

        孙如玉闻言连声附和道:“是极,是极,大家先吃饭。”

        “家里祖父祖母身体可好。”

        “父亲放心,祖父母身体都好,精神气也十分不错。”

        “如此甚好,哎!这个味道不错,多吃一些……”

        时光匆匆而逝,还有两天赵青昭就要去翰林院报到了。这天外出海贸的管事突然求见。

        “快请”。赵青昭放下书本,随风燕一起去到了外厅。

        外厅海贸的管事一见到赵青朝便行了一个大礼。

        “此次幸不辱命。”这些年种种风险暂且不提,经过多年努力之后。他们终于成功了。海贸暴利。这可是多大的商机啊!他甚至能看到这条光明大道摆在他面前了,此后定能衣食无忧,富裕三代啊!!

        赵清昭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快起来,辛苦你们了”。

        海贸管事摇摇头,“不敢当公子一声辛苦,这些年公子一直投钱,却一直失败,没能让公子有所回报,真是惭愧啊!”

        “往事随风,不必追忆,还是要朝前看。”

        管事点点头很是。接着开始汇报:“这一次我们出海,是往南行驶,行驶途中之后遇到了几个小岛,本打算在岛上交换些许物资便继续航行,可听岛上几个老人家说,最近可能会起风浪。为了以防万一,便和当地人交换完了物资,就赶回来了。”

        赵青昭点点头肯定了他们的做法,“一切还是要以自家性命为主。若是有性命之忧,那就不美了。”

        管事听见赵青昭如此说话,十分感动。他这次其实还是保守了。若是主家借此发难,他也只能认命。没想主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将兄弟们的生命放在前头,也不枉大家一条心的跟着主家干了。

        “此外出行驶所购的货物,如丝绸、茶叶、瓷器等一共购置了一万两白银。在此交易中最受欢迎也是这三种,所交换的货物实际价值大概在100万两左右,多是一些宝石,红珊瑚和稀有的香料之类。这些东西我此次前来也带来了些许,请公子过目。”

        赵青昭随着管事目光,移到了旁边的礼盒。目光所道之处堆着高高的礼盒。

        赵青昭随手打开一个礼盒,发现里面是个一米多高的红珊瑚。珊瑚质地红润。美艳非常十分罕见。

        下一个箱子是一箱子宝石,宝石形状各异,清透润泽,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芒。香料之中以胡椒最为昂贵,辛辣刺鼻。

        虽然家产丰饶,吃穿用度都是极好,可他还是有一种一夜暴富的感觉。

        赵青昭轻轻啧了一声合上盒子。

        “管事舟车劳顿,不如前去厢房稍作休息。”赵青昭语音刚落便发现管事欲言又止。

        “管事有话但说无妨。不必拘谨。”

        “公子容禀,”海贸管事顿了顿,从手中掏出了一张纸,“画上是公子之前叫我们寻找的东西名为土豆。”

        赵青朝点点头,“难道?”赵青昭有点激动。

        海贸管点点头肯定了他的猜想说“确实如此,我们这次寻到了一个名叫土疙瘩的东西,这个东西名字虽然和公子所说的不一样,但是其它却是一般无二。是我们在海岛上跟当地人换的,据他们所说,也是其他海贸船和他们交易的东西。因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便搁置在一旁了。此次听说我们需要,便把东西交给我们了。”

        说到这里管事顿了顿:“属下有错。”说着,管事跪下来开始请罪。

        赵青昭有点惊讶:“哦,此话怎讲?”

        “因船上的船员保管不力,致使这个东西受潮发芽了,可能不堪大用了。”

        赵青朝闻言愣了一下,随后说:“不知管事可有带来否?容我前去看一看。”

        管事点点头:“这次带过来了,公子请看。”

        赵清朝和管事轻移两步,便看到了礼盒背后的两个麻袋子。

        风燕见状,配剑轻挽,咔嚓一下嘛,便把密封的袋子打开了。

        袋子一打开土疙瘩便从里面滚出来了。

        赵青昭定眼一看,果然是土豆无疑,心里喜不胜禁。

        他拿了一个滚动的土豆。在手里仔细翻看。

        有此物之后,大魏朝百姓便有了饱腹之物,遇到天灾人祸,也能填饱肚子了。

        “你们此次做的甚好,这次海贸之人,我都会依照之前承诺,一一行赏,有功之人,另外还有重赏。”

        管事闻言,笑意盈满了脸庞,:“我在这里待大家伙多谢公子。我们会再接再厉,继续为公子效力”

        赵青昭失笑:“我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管事你去做。”

        赵青招招手,在管事耳边耳语了一番,管事不住点头,擦了擦汗,便退下了。

        此时正值春季,正是土豆种植的好时机。赵青昭命人将土豆倒在在篮筐里面。

        土豆这个东西不是按个数种植的,只要土豆发芽,便可以沿青芽把土豆切成无数个小块,然后开始种植。

        所以虽然这两麻袋看着少,但是如果真的切开。那数量还不少呢。

        可惜他还有两天便要入职了,这件事暂且只能交给他人去做。

        晚饭过后赵青昭在书房问赵长松:“我们家在京都可有庄子”

        赵长松得意的点了点头,“我们家在京都还有千顷良田。虽算不上多,但供应府上吃喝绰绰有余。”

        赵青昭点了点头,:“那不知在何处呢?”

        闻言赵长松脸色僵了僵,:“在京郊20里外”那个庄子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段,再远一点点都算不得京郊了。

        赵青朝闻言却没有多惊讶,反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他们家虽然有钱,但是京城权贵云集,有这么多田已经算很不错了。

        再加上他要做的事情,暂时不便宣之于众。在偏僻之处更好。

        赵青朝也没有瞒着赵长松的意思。将土豆之事全盘托出了。

        赵长松想着,儿子虽说是在书中耳闻,恐当不得真。但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加上他明白赵青昭的性格,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所以这事还未尝不是真的。

        “此事还劳父亲费心了。”

        赵长松闻言,激动得双手颤抖。

        “昭哥儿此事是真的吗?我……对了,这是可告诉了祖父。”

        赵清昭点点头,:“是,已经书信送给祖父了,但路途遥远可能要耽搁一些日子。”

        赵长松闻言不住的附和,可显然心思已不全然在这上面了。他现在恨不得立刻去把土豆守着才好。

        “这件事就交给父亲吧,我保证一定能把它办好,你且先去忙吧,后天就要去翰林院当值了,且不用分心。”赵长松说完就急急忙忙的离开了。

        赵青昭不禁莞尔,随后摇摇头,出去了。

        赵清朝的官职是从六品修撰。

        大魏朝的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晚上5点。每10天休一日。

        这样想来与在白鹭书院读书的时间也大致相同。不过就是过年时节的假期。大大的缩短了。

        不过好在赵青昭这个品阶还远远达不到上朝的要求。若是上朝那就要更早了。大概是早上6点左右。

        想到这里,赵青昭手上的朝堂人物简介关系图也不香了。

        这个时间表真的是很让人没有上进的呀。不过好在随着官越做越大,自己的下属也越来越多,倒不必亲力亲为。

        很多大人,或者家中背景过硬的官员。若是家中有事也可点个卯就离去。和现代社会也差不多了,熬的就是资历和品阶。

        时间飞逝,转眼就是赵青昭要去上班的日子。

        早上赵青昭起了一个大早,差不多6点左右就起来了,与上朝的老大人相比,可能有点晚。但对赵青昭而言,此时还刚刚好。

        吃过早饭,在父母的目送中赵青昭离开了赵府。

        此时京城的天还未破晓,初春的早上仍然还有些许余寒。赵清昭骑着马,慢腾腾的在京城大道上奔走。大半个时辰之后他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不愧为大魏官场最为清贵的地方。整个官邸都是清雅素净的,没有一丝俏皮的颜色。赵青昭来的还算早。不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的到值了。

        赵青昭点了卯之后,便在翰林院前辈的指引下坐到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他虽然是状元但是这么多年来。大魏的状元数不胜数。在翰林院完全不稀奇了。

        这些状元之中若是有本事的,便自然能离开翰林院,扶摇直上。若是背景不够硬,自身能力也有稍许欠缺。便只能呆在翰林苑。或许一辈子也不会挪窝。

        是以状元这个名头在翰林院还真的不稀奇。虽然赵青昭是大魏朝第一个六元及第,但也只是这样罢了。最多让人多看两眼。

        前来指引的前辈,告诉赵青昭平日所要负责的事务之后便离开了。

        说是负责一些书籍修改撰写,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特别是他刚来。近半个月最主要的也便是熟悉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

        比如说,读读前人所写的文章,还有上级制定的规章制度。

        这些对于赵青昭而言。都算不上难,拖过目不忘的福,这些丝毫没有难度。

        这种工作就相当于他在现代公司里的行政小职员的工作。

        枯燥乏味,而且千篇一律。

        不过赵青昭他有的是耐心。虽然事情很无聊,但是书多呀。看书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里面很多书都是不能对外界开放的,比如帝王的起居录。这些东西能看,但却属于禁止抄写的那一类。

        赵清朝上班的工作日常就看看起居录或者抄一抄比较珍贵的书籍孤本,也就没有其他事情了。

        中午官邸它是提供午饭的,不过这个午饭需要每个月上交餐费的。若是住得远的同僚。选择在官邸里就餐就很是便宜。但翰林院还有很多像赵青昭这样不差钱的主。

        不是出去吃,就是订餐来官邸吃。不过赵青昭这一批同年刚来,还没有这么高调。不管是官家子弟或农家子弟,都还暂时在前期观望。

        至少要在翰林院站稳脚跟了,再便宜行事。

        官场这种必要的人际交往,赵青昭做的是得心应手。中午便请了几个相熟的同年和早上接引的前辈。一起去定好了的餐馆用餐。

        因为正值太后孝中。所以定的不是什么很出名的大餐馆。几人也未大鱼大肉。吃的很是朴素清淡。

        指引前辈也未有受到冷落的意思。反而和他们热聊起来了。讲了讲许多官场的潜规则,例如顶头上司喜欢的风格品位和忌讳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真假不论。倒很是他们现在需要的东西。

        吃过一顿饭之后,赵青昭肉眼可见的和大家打成了一团。和各位翰林院的前辈的关系的日渐融洽了起来。

        不过赵青昭却不是和人人都相处得好的。虽然赵家自认为是书香门第。但在落在京城大部分权贵的眼里,就是一家道中落的破落户,根本算不的什么。

        在京城的官场里面,寒门子弟和官家子弟是两个定位分明的团体。两个团体说不上有多么敌视,但是要说能多么亲密那就是不可能了。

        以裴霖为首的众人和赵青昭的关系,便颇有些不冷不热了。

        赵青昭也没有在意。世上便没有人能和人人都相处好,人人喜欢的东西,那是不存在的。就连银钱,都还有人视它为粪土呢。

        在官场翰林院的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

        海贸运回来的货物买的很好,种植下的土豆存货率也很高。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官场上此时却不太平静了。因为大魏朝押送的给边境士兵补给的粮食被半途截杀。押送的士兵无一幸免。

        边境士兵供给不足。已经接连吃了好几个败仗。安正帝怒不可谒。

        打算重整军马,杀他个突厥人几进几出,好好下一下他们的威风,扬大魏国威。

        但是这个押送兵马的供给粮食的人员却很不那么好选呢。

        大家都知道上一个押送粮食的官员可是送了命的。就算有再多的人护卫,那……风险也很大呀。

        不过官场中阁老迟迟未定下这件事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人选不好选。

        其实到这个地步,彼此之间的利益拉扯已经算不上最紧要的事情。在涉及大魏朝安危的情况下,大家还是愿意为利益让步。毕竟倾覆之下安有完卵!

        难得是所选之人,不仅要武艺高强,还得足智多谋才是。不然像上一次中了敌军埋伏,不是给大军补给,反而是给敌人们添砖加瓦,那还不怄死。

        上一次大大的落了大魏的面子,这一次说什么都不能再出错了。

        赵青昭对朝中局势倒有所耳闻。

        不过既然朝中上下都能一心,打算一致对外,那么突厥进攻也就不足为虑了。

        只要前锋将军指挥得力,兵马强壮,粮食充足,那么这一战迟早会胜。

        赵青昭偶尔会在心里盼望着这场战争早日胜利。

        但除此之外并未觉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毕竟他是一个文官,还是一个刚入翰林院不久的文官!

        你让一个文官去押送粮食。那可能半道上就没命了,毕竟书生嘛,都文弱的很呢。

        所以赵青昭十分想不通,这个任命到底怎么来的?简直无厘头啊!

        不过就算是想不通,他还是得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把圣旨接了下来。

        这可把赵长松和孙如玉吓坏了。他们家日子过得好好的,昭哥儿官也当得好好的,怎么就……怎么就要上战场了呢?是不是被人使绊子了?

        如果赵青昭知道赵长松和孙如玉所思所想,那一定会给他们一个很肯定的答案,确实是被人使绊子了。

        不过赵青昭还尚有一二疑惑,他才当官不到一个月。能和谁结下生死之仇?

        他平日里做人有这么失败吗?不至于吧!再说六元及第不就是一个吉祥物嘛!这个吉祥物要是夭折了的话,大魏不心疼吗?就对他这么有自信?

        赵青昭的所有疑问,都在见过文定侯之后打消了。

        此次赵青昭前往押送粮食一事,确实是有人使绊子。

        而且使绊子的人还不少。多人合力之后,就导致了这次任命。

        因为赵青朝六元及第损害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能联手坑赵青昭的时候,大家都默默的出了一份力。

        不过他就是个凑数的。是以这一趟可能会吃苦,但是于性命无虞。

        因为赵青昭担任的是智囊里面的一个角色,而且还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小角色。

        这一次押送粮食的人充当智囊的大佬就有三个。其中负责武力的也有四个。

        所以倒也不必担心,这次备足了人手,应当是没什么大事。

        文定侯本来是可以拦下的。但是觉得冤家宜解不宜结,若是不让他们出口气,他能拦下这一次也未必能拦下下一次。

        倒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解解气,后续他们也不敢做得太难看。

        毕竟文定侯还在呢!

        赵青昭知道原委之后松了一口气。

        有头有尾,有因有由是最好的,就怕不明不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如此也好,就去边关走一遭吧。他读书这些年还没有去看看大魏朝的风景,这次也算一个不错的机会。

        再加上别人不知道,但是他还不知道吗?他这些年苦练武艺,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谢过文定侯之后,赵青昭回到了赵府,将这其中的种种因由告诉了赵长松等人,让他们不必担心。

        赵长松夫妇听闻这些话之后倒是放下了半颗星,不过另外半颗心还是悬着的。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无妄之灾,怎么优秀还有错吗?赵长松心里憋着一口气。打算事了之后去好好打听一下在这件事里出了力的人家。

        把他们记在黑帐上慢慢的出气。赵长的心理赵青昭一概不知。若是知道恐怕会觉得惊讶,父子两想到一块去了。此话暂且不提。

        边境战争一触即发,赵青昭等人也要即刻上路,不能耽误。

        离京的时间定在了三天之后。这个时间有点紧,除了要准备行囊,还要交接事务,和运送粮草的人员碰面,制定运行的路线,行走方针,事情林林总总都要一一制定。

        赵青昭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

        好在安正帝这次所选的官员确实是有能力的,三天时间他们就把运行的路制定好了。

        这个路线是绝对保密的,除了领头的两个大人,其它人包括赵青昭也是不得而知的。

        他最多是知道下一站他们要去哪里,然后跟着走就是了。

        赵青昭觉得他已经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了,他根本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嘛。

        不过这样更好,他之前只是个从六品的小官。后来因为运输粮草升了半截,也不过是个正五品罢了。根本就不够看,前面有大人们顶的顶着,他还乐得轻松自在。

        行军路上并不是很美妙,因为赶时间,所以他们经常是不分昼夜日夜兼程的在赶,而且为了迷惑敌人、城中的探子,他们经常是打一枪换一炮,路程诡异得令人发指。

        这样没什么不好,就是很累很折磨人,赵青昭终于知道那些恨他恨得牙痒痒的权贵世家为什么会把他扔过来了?是真的很累!

        但是赵青昭还可以撑住。毕竟更苦的日子,他也不是没有尝过,所以还能坚持。

        这日傍晚,大军们在照旧开始安营扎寨。此次安顿的地方是一个背风的小缓坡,旁边不足100米处有一条小溪。

        溪宽10米,其中间或游过一两条鱼。

        因为近日连续的奔波赶路,押送粮草的士兵们都是很是劳累疲乏。

        所以今日将军下令早点整修,然后吃点好的。以鼓舞士气再接再厉。

        现下是初春,行军的途中,有很多能吃的野菜。有那熟识的士兵,领着一二朋友,沿着营地附近开始查找野菜。

        因为是行军途中,大家也不敢松懈,离营地百米就不在踏足。

        也有人在来到溪边边打算找一些鱼呀,虾,螃蟹之类的好歹能尝个肉味。

        赵青昭砍了一截树枝,消成鱼叉状打算下水捞鱼。

        小溪里面的鱼因为是在野外天生天长,所以行动很是矫捷敏锐,非手上有功夫者不能抓住。

        大家伙在小溪里笑着闹着比拼着间或抓上一两条。不一会就插了百来条鱼。

        行军的伙夫,见状开始清理小鱼。这个鱼虽小且瘦,但放在粥里熬汤也是美味,或者是直接用它来烧烤,味道也是不俗,可以给大家打打牙祭。

        大家吃着闹着。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都说暖饱思淫欲。填饱肚子之后,大家昏昏欲睡。感觉精神都放松了许多。

        赵青昭靠在大树旁,闭目养神。突然一阵劲风,从赵青昭耳旁滑过,掠起了几根发丝。

        赵青昭猛然睁开眼,往劲风的前面看去,前边丛林旁有几道攀折的痕迹。

        这个痕迹不想刀剑之类的兵器砍掉的,倒想是人猫着身子折断的。

        赵青朝抄起家伙,刚准备对着营地的兄弟们大喊。

        便听到耳边传来一阵哨声:“有敌袭即刻警戒”。

        随着这一声大喊,士兵们立刻起身拿着家伙在四周开始警戒。

        这个时候赵青昭发现,在他之前已经有几位士兵拿上了家伙,甚至还有一位将军拿着弓箭,拉弓欲放。

        赵青昭跟着箭头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丛林中隐隐约约有个人影。隐隐若若,十分难见。

        “嘭”的一声,羽箭没入人体。射中了!

        士兵们向前查看,发现射中的是一个身穿黑衣黑服的男子。这个装扮就很像敌袭了,可是在大家仔细的搜查之后,周围却再也没见第2个人。

        领头的将军姓刘,叫刘云。刚刚也是他射的箭。知道这个情况后他暗暗的皱了下眉头,随后吩咐叫大家今晚警戒,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赵青昭看出事情可能不简单,但因为参与度不高,猜不出头绪。

        就想着敌方可能是声东击西。

        多想无益。不过晚上赵青昭却是睡不着了。好在整个晚上平安无事。

        这是他们押送粮草以来遇到的第1个敌袭。

        虽然很荒诞,只有一个人。昨天晚上那个刺客,姑且称为刺客吧。

        他的尸体已经被交给了领头的刘云刘将军。当然现在下还没能从那个尸体上查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越发肯定这是一场有预谋有针对性的暗杀活动。

        令大家很疑惑的就是,敌方是怎么知道我方行军路线的。

        我方可能有敌方的探子,对于这点几个高级将领都是心知肚明,却未宣之于口。

        他们也没有证据,空口白牙的反而会扰乱军心,如此反而不美。

        赵青昭也是这么猜想的。也明白刘将军等人的顾虑,若是他身处于刘将军这个位置,恐怕也不会把这个消息散布出来。

        不过刘云将军等人也不是吃素的,和智囊团商量了几日之后,他们打算将计就计。

        这件事情赵青昭并不知情,他确实就是个凑数的,大家心里明白也没把他放在眼里。这种军中要事大家伙根本就没有叫赵青昭。连表面功夫都不屑于做。

        好在赵青昭心宽的很,你不叫我便罢了。我还懒得费心思去听去琢磨呢。

        接下来的几天,赵青昭发现军中有了一些不同。赵青昭把这些异样尽收眼底,没有吱声。

        他大概知道,刘云将军他们在做什么了,知大概但未知全貌。不过他从来也没有参与过军中诸事,未免节外生枝,便也当作不知道。此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

        此行本非他愿,但既然做了这个工作,他自然是希望此行能够平安到达的。不仅是为了自家性命,也是为了边城的士兵们能够吃饱喝足打个胜仗。

        大军断断续续走了差不多有快一个月了,终于抵达到了一个小镇,这个镇距离边境也只有堪堪两天的路程了,大家伙不由自主的松了半口气,打算一鼓作气继续进军。早日把粮草运送给边境大军。

        可是刘将军却停了下来,让大家休息整顿半个时辰,再继续进军。大家伙虽然很想快点把行程结束,但能休息半个时辰,大家也很开心,想着已经到这里了,应该也不会出什么变故了,便安心休整。

        作者有话要说:  爱自然,拒吃野生动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