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古代科举奋斗史 > 40、第四十章

40、第四十章

小说:古代科举奋斗史作者:一尾桃花鱼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3-07 19:17:07
赵青昭勒了勒马,  打算打道回府。

        风燕叫住了他“公子,这位小娘子你打算怎么办?”赵青昭闻言,转身看向了地上的白杏。

        白杏见状,  连忙的跪了下来,  在地上使劲的磕着头。如今他的夫君命悬一线,  城中的药铺得了蒋尹瑞那个畜生的指示,  都拒绝医治。她也是走投无路了,  只能寄希望于这位小公子。

        赵青昭默不作声,他是向来讨厌麻烦的人。现在和蒋尹瑞对上实非他的本意,  不过同时他也不是是非不分的人,  今日这件事严格算起来,她也是受害者。赵青昭抿了抿唇,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不是怕事的人。这件事想必还有隐情“风燕、风佩陪她走一趟吧”

        白杏高兴的泪流满面,连连的用手指比划了好几下来表达感激之情。赵青昭到不意外,他之前就看出来了这位姑娘是个哑巴。他点点头,算是接下了这份好意,  转身回府了。

        吃过晚饭后,赵青昭总算觉得凉快了。今天下午那一出,真是要了他老命了,  在三伏天里打架。也太酸爽了些。

        他咬了一口冻好的果子,  边吃边理思路。蒋尹瑞回去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过他最近也不敢轻举妄动就是了。私下消息传来说,蒋梦典正准备走荣恩国公府的路子,  他用的就是赵青昭送出去的那幅松林怪石图。毕竟他年后任期就要满了,又没有什么背景。只能好好的谋划个靠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蒋家可不敢大动什么干戈,以免坏了上面对他的印象。

        赵青昭勾了勾唇,到时候,这蒋梦典必定会被贬,自然而然,这蒋尹瑞也就耍不了威风了。那时候也不需要他做什么,蒋尹瑞自己都可以把自己作死。

        只是,计划又出现了偏差,想到这里赵青昭狠狠地皱了下眉头。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自从遇到严臻之后他就一直的在走背运。

        蒋家暂时还能风光一阵了,他既然和蒋尹瑞结下了梁子,那也就没这么容易善了。他自是不怕和蒋家正面刚的,可同时他也没有找虐的习惯。强龙压不了地头蛇,他现在背靠傅家,蒋家也不敢明着对付他。

        不过,等他们巴上了荣恩国公府之后就不好说了“风绪,将消息传给蒋夫人。”一个庶子还敢这么嚣张,怕不是忘了他还有嫡母吧。他可不信蒋夫人是真的喜欢蒋尹瑞。

        “是。”

        时辰到了,他也要开始练字了。

        今天要复习的是《尚书》“二十又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月正元日,舜格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第二天卯时,赵青昭就起床了,一般要是无事,他都会按照自己的作息来做事,跟读书时一般无二。赵青昭现在在学着写八股文。之前赵汀也教过一些,再结合他自己的理解,也能做出文章了,就是不知道水平怎么样。

        不过,赵青昭也不急,他不会写,还不会看吗。他离开雍县之前,带了许多的往年的试题卷宗。满满的一箱子,现在还没有看到十分之一了。

        “砰砰砰”

        “进来”

        风佩推开大门,进来恭敬的站着。

        赵青昭翻着手中的试题,抽空看了风佩一眼,漫不经心问道  “怎么样了”

        “启禀公子,白杏的夫君也没什么大碍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风燕还在上面看着。”

        赵青昭点了点头,示意风风继续说下去。

        “白杏的夫君姓李叫做李树。是帽子山的山民。李白氏是她的娘子,两人去年才成的亲。据说李树天生神力,很有些本事。后来蒋府的吴管事买野味的时候认识了李树,便想为蒋家招揽,借为李白氏治哑疾的借口,想要李树成为蒋府护院。谁知后来蒋家见猎心喜,既不肯兑现承诺,又想要逼他签卖身契,李树拼死逃了出来,却没有人敢为他治病。昨日,是李白氏下山找大夫正好撞见了蒋公子,蒋公子见色起意这才”

        “天生神力,有几分准”什么时候天生神力这种东西都一茬一茬的了。

        “属下问过山下的乡亲们了再加上蒋府那遭,已有了七八分准了。”

        赵青昭点点头,表示了解,就让人下去了。除了这个天生神力这点让赵青昭有点好奇外,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是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赵青昭没有放在心上。

        一转眼,就到了白鹭书院招生考试这天了。

        赵青昭吃过早饭,才晃晃悠悠的开始赶路。他之前就在二姐哪里拿到了一手消息,这考试要辰时才开始,去的再早也没用。

        他到时,山脚下已经是人山人海了,人、车、马混做一团,看起来很是杂乱拥挤。赵青昭翻身下马,打算步行。

        这边,严臻刚下马车,就看见了一抹熟悉的声音。他伸长了脖子打算再仔细看看时,突然被后面的人挤了一下。他一个踉跄,再抬头时,人就不见了。

        严臻抿了抿嘴,也许是看花了眼也说不定。这样想着严臻也收了心思,在小厮们的带领下进了书院,这可是他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可不能被搞砸了。

        白鹭书院的考场征用的是平时的学子们读书的大堂。一张张桌子摆的整整齐齐,上面放着写字要用的笔墨纸砚,桌与桌之间拉的很开。

        赵青昭按着自己手中的号码牌开始找位子,是第三排最左边的那个。赵青昭放下身份铭牌,开始调整呼吸。

        辰时一到,白鹭书院就开始关院门开始考试了

        这是第一场,考的很杂。简单的来说院试要考的它都考了,甚至更刁钻。

        赵青昭拿起手中的试卷开始审题,早上要考的是贴经、墨义、诗赋和算术。每个科目有一张卷子,题目还不少。他边墨磨边思考,先把思路理顺。

        贴经多考的是些生辟的出处、四书五经的释义和前四史。嗯?史书,考场里传来一大片倒吸声,要不要这么狠。

        第一道题出自《尚书》考的是《贿萧慎之命》“成王既伐东夷,萧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萧慎之命》”很简单的一句话,可事实上却有很多人都是不会的。因为这是序啊,这么简单的一句序,夫子平日里也不会讲,最多也就嘱咐学生自己看看罢了,毕竟院试又不会考。事实证明夫子是对的。院试确实没有考,但是白鹭书院考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这还算简单的了,接下里只有更偏没有最偏。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

        对比着其他人的虚脱,赵青昭就显得从容多了。毕竟考记忆力的话,他是完全不会输的。赵青昭写的行云流水,不多时就把贴经和墨义做完了。

        同考场的学子眼眼睁睁的看着赵青昭又翻过了一页,心态实在是崩不住了。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题目很难吗?还是说其实题目本身还是简单的,只是恰恰考的都是我不会的。

        下一章他要做的是算术,毕竟算术对于他来说还算简单,不费什么时间,做好了就可以好好的写诗了。

        算术考的倒没有那么复杂,是根据《九章》里面的典型题目改编的“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翻译过来就是:现有一水池一丈见底,池中生了一颗芦苇,露出水面一尺,如果把它引到岸边,正好与岸边齐平。问水有多深,芦苇有多长。

        赵青昭默默的将水深和芦苇长在脑中换算成x和y。不多时,赵青昭就得出了答案,并把过程誊写转换为古文。

        最后要写的是诗赋,不多就一首,写景。不管什么春景秋景还是雨景雪景都可以,只有一点得用上“新”和“人”两个字。

        赵青昭看到这个题目倒是笑了笑,这个级别的诗赋,是乡试的考试题型。白鹭书院也是很敢出啊。他前些日子倒是研究过乡试的卷子,不过这样的诗赋,他也就做了一两首还都不是写景的。

        赵青昭之前思考的时,已经有了一些雏形,他提笔将它写了下来,同时修修改改,使它更工整,更押韵。两刻钟后,赵青昭将它誊抄了下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写完后,赵青昭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再无不妥之后,赵青昭就交卷了。

        同考场的考生十分的绝望,为什么别人可以轻轻松松的交卷,而我使劲的冥思苦想都做不完。

        散场之后,两两考生就开始讨论起来了“你知道吗。我们考场有一个人”“对,没错就是他”“提前了半个小时交卷,还写的满满当当的”“……”“……”

        赵青昭吃完午饭就去小憩了。下午的题量更大,他还是好好的养精蓄锐吧。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白鹭书院众多考生心目中留下了多大的阴影,甚至关于他的传说还在飞速的流传着。传说的核心内容就是----那些年和学神同一个考场的日子

        下午考的经义、策论和杂文。虽然题目多但总算没有那么变态了,只是更多的涉及到了民生。像黍米几何,何时种稻等小陷阱曾出不穷。不难,就是写起来很费劲。特别是对于那种不知民间疾苦的富贵公子。

        不知民间疾苦的富贵公子们:这是针对,绝对是针对!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诗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以后都是下午六点更新,加更除外

        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  ????`  )比心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