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名著世界当女配 > 第320章 红楼109

第320章 红楼109

小说:名著世界当女配作者:卷毛猫猫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9-30 16:07:56
关于嫁人这件事,  尤二姐儿本人并没有第一时间明确表态,倒是尤老娘听了那人的条件之后,心里可是愿意的很。

        尤老娘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她家二姐儿这情况能给个小官儿当个继室,或者小门小户人家当正头娘子就不错了,如今有了机会能给皇商当正妻,  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尤其她还听说了,那人跟她便宜伯爷外孙还有那什么王爷都关系匪浅,  这样的人家便是从商也是不会缺少权势,再说就是冲着贾家的面子那家人也不会慢待了二姐儿。

        有了这样的姑爷,她和三姐儿将来才算是真的有靠。

        越想越是激动,  尤老娘巴不得立时就把女儿打包送上花轿,  还好心中那点爱女之心换回了最后一点理智,  让她提出叫蓉哥儿把人约出来好生相看相看。

        尤老娘一但点头,  尤家几姐妹的意见就不那么重要了。尤氏是巴不得赶紧把那个祸害嫁出去,  三姐儿经历了上次的事也不乐意再继续攀扯贾家,倒是当事人尤二姐儿一直低着脑袋没有说话。

        没说话就当是默认了吧,达西先生知道尤家母女都愿意,便很快约了那个叫做阮德寿的商人过府做客。

        作为封建且绝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当家男人,要娶个给人当过妾的女人当正妻,要说心里一点也不在意是不太可能的。可若是这个女人能给他带来巨大利益,比如通过尤二姐跟宁安伯这边关系更紧密一些,  多少攀上点姻亲关系,那将来皇商执照定然会多几分把握。

        所以经过反复权衡,阮德寿觉得娶这么一个高门大户出来的妾做正妻,好像也不亏。若是将来心里就是过不去那道坎,大不了把人送回老家花点银子容养起来也就是了。

        而且知道想到宁安伯,  其实那点芥蒂也不算什么。

        其实这人一开始还真对尤二姐儿的身份犯嘀咕,毕竟是伯爷亲爹的妾室,他怕会不会卷入什么高门大户的阴司。

        还是达西先生跟他说明了尤二姐儿的情况,以及贾珍常年卧病在床的消息也算是人尽皆知,又说家里不忍尤姨娘白白在府里虚耗青春云云,阮德寿才有了勇气答应了这次的相看。

        在双方都你情我愿的情况下,事情安排的非常顺利,达西先生才发出邀请没两天,阮德寿就带着满满一车的礼物登了宁伯府的大门。

        当然阮德寿这次拜访,自然不能打着相看姨娘的旗号,他对外宣称伯爷平日对他多有关照,特意登门答谢,甚至那张拜帖上还特意问候了贾珍的身体。

        米娜刚拿到那张拜帖的时候,嘴角止不住的抽搐,并且一脸认真的对着达西先生发出了良心拷问,“这人说他要探望贾珍?然后顺便再相看他的小妾?!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难得叫达西先生也有片刻的沉默,不过他还是觉得有必要先说明一下,“在很早之前,放妾书就已经给了尤二姐,所以严格说,来她现在并不是贾珍的妾室。”

        好吧,不是都不是吧。你们都不在乎贾珍的面子,那她这个儿媳妇就更不在乎了。

        反正接待这种男客压根就用不着米娜出面,她也就任他们折腾去吧。

        因此米娜并没有荣幸亲眼见着那边是怎么当着贾珍的面给他小妾相看,倒是听说双方还是看对了眼。

        米娜听了这个结果是一点也不意外,就凭着尤二姐儿那副花容月貌的长相,还有温柔似水的气质,这样的美人儿很难叫男人不动心。

        何况这个美人儿身后还关系着巨大的利益,那阮德寿看中尤二姐儿也很正常。至于二姐儿为什么能看中阮德寿,很可是能因为对方的钞能力。

        只是听说那二人初次见面就是在贾珍养病屋子的外间儿,还是二姐儿给那个阮德寿亲自上了一回茶……

        这个操作简直是把贾珍当成死人,忽然就有点同情贾珍怎么破。

        同情心也就持续了那么一秒,米娜就把贾珍给抛到了脑后,只等着尤二姐儿嫁人的那一天。

        于是又过了不到两个月,尤氏就对外散播消息,说伺候大爷的几个丫头都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为了不耽误女孩子的青春,就把这批丫头全都给了赏银和身契叫各自归家嫁人去。

        她那这边一动,米娜倒也抓住机会顺便把包括她自己院子在内,府里所有年龄超过十八的丫头全都放了出去。

        然后尤二姐儿就是趁着这一波风潮,悄默声的一起包袱款款的离开了宁伯府。

        只不尤二姐儿前脚刚回了尤家,后脚儿尤氏就找上米娜,只为了跟她商量给尤二姐儿置办嫁妆的事儿。

        “不管二姐儿身上有多少的不是,这几年里她伺候大爷倒也算是本份。就看她伺候了大爷一场,在嫁妆上咱们也不好食言。”

        面对这个明显有点忐忑的婆婆,米娜倒也没有为难她,便主动开口道:

        “我还道什么呢,这原是应该的。二姨儿当初进了父亲的后院儿也是迫不得已,如今也是伺候了父亲一场,咱们家自然不能亏待了去。

        何况当初也是说好了的,姨娘出嫁咱们家要按照府里庶女出嫁的规格给陪送嫁妆。若是母亲想要再添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

        肯给嫁妆尤氏就满足了,若是再加东西,不说别人她自己就先不乐意了。况且她这个婆婆在儿媳妇面前已经没了什么脸面,她哪里还肯在这种没必要的事情上多嘴。

        于是米娜就听见尤氏开口道:“就按照庶女嫁妆的规格准备就好,就那也得三五千银子呢,很是不必再添。

        何况听说阮家给的聘礼也很丰厚,光是现银就足足两万两,我那老娘就是只陪送回去一半也足够二姐儿使用了。”何况这嫁妆可比当年她自己出嫁还要风光,哪里还愿意给二姐儿添彩呢。

        好吧,有了尤氏的话米娜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直接找了府里以往嫁女的嫁妆单子,找来了负责的管事吩咐道:“去开了库房,照着单子上的东西看有什么可用的直接从库里拿,反正那些东西白放着也是落灰。

        其他若是缺了什么,就叫他们到外头现采买。

        既然咱们应承了给预备了嫁妆,就得给我办的漂漂亮亮,若是叫我知道有人在里头闹鬼,到时候可别怪我不给你们脸面。”

        几个管事连连保证,一定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

        好在庶女的嫁妆不过都是些寻常东西,管事们手脚麻利很快就给置办齐了。米娜先是亲自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没有缺漏就拿了单子亲自送给尤氏过目。

        尤氏如今除了巴不得二姐儿赶紧出嫁,内心里也不见得对继妹的嫁妆有多上心,她只略微扫了一眼那单子就笑着道:“我就不用看了,你办事一向周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不看就不看吧,相信尤老娘那边总得好好查验几遍,米娜也就不再多事,干脆连嫁妆单子带东西全都叫人送去了尤家的宅子。

        再后来就是阮家跟尤家的事,三媒六聘的全都走了一遍,等到尤二姐儿坐上大花轿出嫁的时候,晖哥儿已经能稳稳当当的走路了。

        尤二姐儿嫁进阮家,也没被送回南边的老家,是跟着她男人留在京城的宅子。身边没有继子继女也没有公婆、妯娌,倒是一心一意的照顾着丈夫,替他操持家务。

        阮德寿不管是对二姐儿美色的喜爱,还是因着贾家的情面,反正对二姐儿正经不错,两口子的日子也还算和顺。

        总之从结果来看,这桩亲事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就连米娜都觉得从中沾了光,至少自从二姐儿嫁了有钱人家后,尤老娘和三姐儿就再也没有上他们宁伯府的大门打秋风了。

        生活中少了碍眼的人,米娜日子也清净了不少。她每天除了料理料理家事,就是教养儿子。然后一个月两次固定招待西府的姑娘和小爷们,当然有时候还要招待那边的老太太、太太、和各位奶奶们。

        这些人也算会玩,就是没有米娜的出谋划策,人家自己也能弄出不少的花样。

        说实在的,看着他们做出来的诗画正经不错。若是这里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没有那么严苛,没准贾家真就出来不少女性诗人、作家、画家呢。

        就在米娜为那些姑娘们感慨惋惜的时候,达西先生忽然回来告诉她说,西府那边大房找上达西先生,说叫他帮着给迎春寻一门亲事。

        “怎么好好的,就要给迎春挑女婿了?”米娜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按照如今贾家的势头,贾赦若是再想把女儿卖了换钱,也不至于五千两就把迎春卖了,怎么也得三五万两才成。

        所以就这个行情,再加上贾琏在外头也混的开,贾赦想要嫁女儿,还真用不着别人帮忙。

        把心里的疑惑跟达西一说,结果人家就告诉她说:“倒也不至于卖女求荣的地步,只是听说那边儿又琢磨着要送个女孩儿进宫呢。”

        “送谁进宫?谁要把女孩子送进宫?”这个消息可真是叫米娜吃了一惊,赶紧拽着达西的袖子追问道。

        达西道:“当然是那边二老爷贾政,因为之前被王夫人拖累,他一直赋闲在家,后来也不知道走了北静郡王还是南安王那边儿的关系,倒是重新出来上差了。

        不过如今不管是我,还是贾琏,一个两个的都比他的官位高。

        这不是贾政就开始不甘心了,只是他自己本事有限,想要往上爬是不太可能,便动了这邪门歪道的心思。”

        “那宫里能答应吗?”那皇上还能叫他们想送就送?

        那自然不成,这不是他如今赚钱的能力太强,就连皇上也起了纳贾家姑娘进宫的心思。若不是惜春年龄太小,没准惜春就得进宫了。

        要这么说倒也有点儿道理,达西先生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越是重要,他自然越是要把人绑牢,那么联姻就是最好的途径。

        不过米娜还是有些想不明白,“可问题是贾政想要沾光,那他送也是送二房的探春呀。而且皇上若是为了拉拢你要贾家女儿入宫,也不会嫌弃同为庶女的迎春。

        怎么贾赦居然就放弃这个机会,还着急把迎春嫁出去呢。别说他们舍不得女儿进宫的话,就是看门的小厮都不会相信。”

        达西道:“应该是那边老太太的意思,为了二房她们说迎春的性子太过软弱不适合深宫生活,就让赶紧嫁出去好给探春入宫让路。”

        叫达西先生帮忙找女婿也好,至少能保证迎春免掉落入那孙绍祖之流的渣男手里,弄得‘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的结果。

        不过米娜还是挺关系迎春的终身大事,便跟达西吩咐道:“现在的迎春,虽然不像书里边儿写的那么木讷,可是本质上依然是个老实孩子,遇事也是不争不抢的。

        说来说去,若是让她寻常家人做正妻自己当家做主,还真不见得能撑得起门面,就连厉害一点的刁奴迎春都不一定是对手。

        所以让迎春当什么当家奶奶,或者正经的嫡长子媳妇都不合适。

        当然若是让她当个差不多人家的次子,或者高门大户庶子媳妇就不一样了。

        次子媳妇不抢着管家权,想来那些个妯娌、婆婆什么的会很喜欢。

        至于高门庶子,也得注意挑一个同样老实本分而且姨娘同样不闹事的,那样两口子才能在嫡母手下过上安稳日子。就是将来被分家出去,夫妻俩也能守着那点产业生活。

        至于女婿本人,只要人品相貌过得去,能得个中平的评价就好。不过你挑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找那种有宠妾灭妻或者暴力倾向的。

        还得查清楚,那人有没有什么青梅竹马的表姐表妹,有没有感情深厚的贴身丫鬟……”

        她照着曾经在书上看到过古代渣男的条件,把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说给了达西先生,还告诉他一定要慎重挑选,免得害了这么一个老实姑娘。

        看着妻子老母心爆棚的达西先生就那么安静的听着,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才笑道:“我亲爱的达西夫人,你要知道不管跟什么样的人结婚,日子都需要他们自己去经营。至于生活的幸福不幸福,一切都要看她自己。如果你真的担心这么多,我看还不如直接把迎春送进宫的好,那样你提到的哪些问题她就全都不用面对了。”

        “你可拉倒吧!”一听达西居然赞同送迎春进宫,米娜直觉不妥,“就她那被针扎了都不知道叫疼的性子,在宫里边儿都不够人家斗一个回合,她就得被人给炮灰了。”

        达西倒是持有不同观点,“亲爱的,我知道你是非常优秀的作家,可你要知道真正的生活跟小说是不一样的。

        你通过无数小说才有了皇宫里面危机重重的印象,可实际上是后宫确实有争风吃醋的现象,但也不至于动辄就要人性命。

        况且,迎春本人性格就是那样,进了后宫谁也不会当她是个威胁,没准其他娘娘们都懒得跟她斗,倒让她最后落个好的结果呢。”

        要是这么说,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这么认为的不光是达西先生和米娜,就连贾琏和王熙凤也巴不得能让大房的迎春进宫而不是探春,那样才能保证大房不会再次被二房打压到没有站脚的地方。

        于是在那两口子联合达西先生的推波助澜下,二姑娘贾迎春还真的跟着几个重臣之女一起被选进宫,并且直接被封为贵人,还赐号惠。

        荣国府出了个贵人,尤其还是大房的姑娘,贾赦和邢夫人那可真是扬眉吐气。

        就连曾经荣国府那些暗中瞧不起迎春的奴才丫头们,也全都忘了二姑娘是如何的懦弱无争,人人都说早就知道他们家二姑娘是个好的,所以才有了今日的造化。

        贾母对迎春进宫的心情是矛盾和复杂的,她是想送探丫头进宫的,那样二房才不至于被大房打压的太厉害,将来她的小儿子和宝玉也能有个依靠。

        可迎春也是在她跟前长大的孙女,再怎么不疼也总有些感情。而且迎春出息了,整个京城谁不说她这个老太君会□□人,贾家的女孩儿教养好,不管是对她还是对整个贾家都是好事。

        当然她心中的矛盾是不好表现出来的,只能做出欢喜的样子,同意大儿子要大宴宾客的要求。

        荣国府那边儿如何热热闹闹大摆宴席,二房夫妻又是如何互相埋怨,米娜都只是过耳听听,并没有往心里去。她现在更关心的问题是,皇上知道达西先生会赚钱,不会也丧心病狂的叫迎春回家省亲,让他们也花钱盖个园子吧。

        那个倒是不会,皇上从达西这里拿的银子可不少了,便没有再坑贾家的心思,只跟后宫其他嫔妃一样,开恩准许每月初二、十六家眷可入宫探望。

        曾经贾家有资格进宫的,也不过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还有尤氏几个,如今王夫人被夺了进宫的权利,倒是又多了王熙凤和米娜两个新诰命。

        好在迎春位份不高,每回进宫不需要米娜跟着一起凑热闹,只是从王熙凤嘴里听说迎春在宫里日子过的不错。

        似乎为了印证王熙凤的话,或者真的应了那句‘不争就是争’的真理,贾迎春进宫也才半年的时间,就传出了有孕的消息。

        然后也不知是不是有人故意护着迎春,反正她是很神奇的保住了肚子里的龙胎,并且隔年就给宫里添了一个健康的小皇子。

        这个天大的喜讯一下子砸晕了贾家众人,等到宫里下旨晋封迎春为惠妃之后,这些人彻底的炸了,简直比书里元春封妃还要夸张。

        毕竟一个健康皇子的分量跟一个空有名分皇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贾家如何庆祝不提,单说迎春封妃的直接受益人,就是同样养在贾母身边的其他几个女孩子。

        最先是林黛玉,她被皇上赐婚给一位宗室王爷的世子做了世子妃。当然其中的政治考量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林如海虽然官居二品,可他家除了这么一个嫡女和两个庶子之外,就没有旁人了。这种人丁不旺却身份够高的岳家,最适合不能再给增加权势的宗室王府。

        然后就是贾探春,如今贾家如日中天,就是南安太妃再找女孩代替和亲,也不会找上贾家的女孩儿。不过上门求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就是了。

        经过贾政亲自精挑细选,给找了个门当户对且能给他仕途添加助力的人家,就给定下了。

        史湘云依然如同原著一般,定下了卫若兰。不过为了避免湘云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命运,米娜特意让达西先生结识了一下卫若兰,然后帮忙保住了那位才貌仙郎的性命。

        惜春年纪最小,虽然也有人问,但是宁伯府已经第一时间表示要留自家姑娘几年。

        剩下最尴尬的,就要属薛宝钗了。说道年龄,她跟迎春差不多大小,如今迎春儿子都生了,可是宝钗十七八岁亲事还没有眉目呢。

        就王夫人那自己作死的德行,薛家还能赖在梨香院不搬家,也是足以让人佩服。

        好在薛家母女一向都认得清现实,他们见王夫人那边靠不住,马上又跟王熙凤热乎起来,毕竟王熙凤跟薛姨妈也也是嫡嫡亲的姑侄呢。

        王熙凤也是利益至上的主儿,正好她跟米娜的胭脂铺子在京城风生水起,薛家一找上来,她马上通过薛家的关系,把他们铺子的产品又卖到了江南,那边的富商巨贾最多,听说这东西都是京里贵人们用的,卖的不要太好。

        所以看在银子的面上,王熙凤也不能拒绝薛家的示好。

        她也算是投桃报李,先是提点薛姨妈,告诉她薛蟠的案子还埋着隐患。

        “姑妈可别忘了,那贾雨村只是判了什么冤魂索命,那现在蟠兄弟在衙门的存档里就是一个死人。

        若是平日里不查还好,但凡有那黑心肝的想查,那时候叫人翻出来蟠兄弟可怎么好呢。

        不说旁的,但凡有人想要夺了皇商的资格,只拿这一件事咬死了薛家,那就是找到万岁爷面前也是不管用的。”

        薛姨妈听了王熙凤的话,当时就没了主意。

        她以为案子过了也就过了,谁知却还藏着这么大的隐患。薛家三人急的不得了,就赶紧找王熙凤拿主意。

        王熙凤还真的给薛家出了主意,叫薛姨妈去找她叔叔王子腾,想法子把当日的卷宗给改一改,最好推出一个奴才来顶罪。如今时间过了这么久,苦主他们家里又都死绝了,想来几个老奴也不见得还能站出来替原来的主家喊冤。

        到时候把当时参与的奴才判个流放充军,薛家再出一笔银子,给了冯家找一个嗣子再安排一份家业,让冯家将来也算香火有成。

        薛家娘儿仨商议一番觉得这样就很妥当,又没有后顾之忧,还真按照王熙凤的提议,就找上王子腾改了当日的卷宗。

        不但出了银子给冯家找了嗣子,还另外出钱用冯家的名义在当地修桥铺路,着实做了不少的好事儿。

        解决了薛蟠的官司,薛姨妈又找到王熙凤,求她和琏儿帮着给宝丫头说个好亲事。

        薛家其实在薛蟠这事事前还没有彻底放弃宝玉,只是通过这件事,他们也算是看出来了,跟王夫人走的太近对他们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何况这会儿有老太太在,又真的从心里疼他,宝玉才勉强继续过着大家都捧着的生活。可老太太还能活几年,到了那个时候,谁还继续惯着他呢。

        再看宝玉本人,也不像是个出息的,都十好几岁的人了,屋里丫头倒是收入了好几个,可是为人依然还是懵懵懂懂如稚童一般。再加上王夫人失事,将来就是二房分家,作为嫡次子也是得不到什么东西的,薛家又怎么敢把宝压在这样一个人身上。

        所以看来看去,薛家还是觉得给宝钗找一个本人知道上进的女婿才好。

        这个对贾琏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如今的差事平日里接触的都御前侍卫之类勋贵人家知道上进的子弟。挑几个看中薛家钱财的,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在贾琏的牵线搭桥下,薛蟠娶了一个勋贵人家的庶女,宝钗嫁了一个二等侍卫。

        身边的姐妹接二连三的定下了亲事,就等着到了日子带着嫁妆风光大嫁,弄得贾宝玉整日里怅然若失、叹息连连。

        其实他对自家三个姐妹出嫁还好,虽有不舍也不至于要死要活。倒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婚事定下之后,贾宝玉心里总是好似丢了一块似的,想说也说不出到底什么缘故。

        不过他的那点怅然在几个丫头或是温声软语或是撒娇卖乖下,马上就被治愈了。

        就这么又过了三四年的时间,其他姑娘也该嫁的都嫁了,剩下一个惜春就不好再拖。

        惜春的亲事自然还要落在米娜和达西的头上,只是碍于身份和辈分的缘故,事情还是得跟各位长辈通好气。

        第一个要请示的自然就是惜春亲爹贾敬,结果一心向道的贾敬表示女儿的婚事你们看着办就好,只别委屈了你们小姑姑,平日里不用拿这等小事打扰他老人家。

        好吧,他说了不管,那就等到定亲的时候过来只会一声。

        之后还要跟贾珍和尤氏商量一下,贾珍是有口不能言,达西只是通知他一下而已。至于尤氏,她更不愿意担这个责任,便一股脑把事情推给了米娜和达西。

        结果早在两人预料之中,因此该走的流程走完,两口子又正式到贾母跟前说了一下要给惜春选女婿的事情。

        贾母身边的女孩儿,前程一个比一个好,这会儿她在京中的好名声再创新高,正式身心愉悦的时候,便也不难为达西他们,只是难免要表达一下不舍之情,“你小姑姑如今才几岁的年纪,怎么就这么急着给找婆家。再说我身边儿就剩下了四丫头一个,哪里就舍得这么早把她嫁出去。”

        米娜面对这样的贾母,只能陪着笑道:“看老祖宗说的,别说老祖宗不舍,就是我们又哪一个舍得呢。

        只是女孩儿终究是要嫁人的,我们也想着多留小姑姑几年,咱们骨肉团聚的时间长一些。

        可是老祖宗有所不知,如今整个京城都在传说,老祖宗会□□人,身边教养长大的女孩儿一个比一个好。

        咱们家几个姑姑们也都争气,宫里的娘娘就不说了,其他几位哪个不是叫婆家一百个满意的。

        如今老祖宗身边儿就剩下小姑姑一个,那求娶的人可不就差点踏破了咱们家的门槛。

        所以我就跟我婆婆商量,又请示了太爷,就说与其只一个劲的推脱,不如先放了风声满满的寻觅。等想看到合适的女婿,也得一二年的时间,到时候再三媒六礼的走下来,正好是嫁人的年纪。

        这样咱们自己凡事也都从容,若是再晚了就显得仓促了。”

        一旁王熙凤也跟着凑趣儿起来,“谁叫老祖宗自个儿把姑娘们都教养的这么好,弄得人人都想上门求娶。咱们就是想留,恐怕也留不得几年了。这会儿老祖宗舍不得放任,那还不得急坏了那些上门的媒人。”

        贾母被这么吹捧的心情大好,便也松了口嘱咐米娜和达西一定要好好挑个四角俱全的好人家。

        这个自然。

        他们给惜春选婿,不但得四角俱全,还得要问问惜春的主意。

        一开始惜春还有些害羞,不好意思说出想要嫁什么样的夫君,后来到底被米娜套出话来,只说像找个跟她志同道合与世无争的。

        行吧,志同道合那就按照同样兴趣找。首先这人选得擅长书画,这样夫妻两个将来才有共同话题。其次就是不能太过有上进心,不然不符合惜春清净避世的心态。当然同时那人的家世就不能太差,不然地位太低,他们容易被人欺压。

        按照这样的标准,达西就出去给惜春挑女婿去了,结果忠顺亲王不知怎么听了这个消息,便主动给做媒,把惜春说给了一位跟他一母同胞的公主的儿子,也是个小侯爷。

        这位侯爷也是闲云野鹤一样的人物,跟惜春倒正好相配。

        至此为止,几个姑娘的终身大事算是解决了。米娜觉得他们做的已经足够,改变了这些女孩子们的原本命运。至少全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甚至就连没有出场的妙玉、薛宝琴、邢岫烟几个,也都有了全新的人生际遇。

        这一世贾家没被抄家流放,贾母富贵了一生,最后儿孙环绕绝对是寿终正寝。只不过临终之前,这个偏心了一辈子的老太太到底为他心爱的小儿子和宝玉向大儿子要了会一直照顾他们的承诺。

        贾母过世不久,贾敬和贾珍也先后离世。

        贾敬虽然多活了几年,但还是吃了丹药中毒身亡。至于贾珍,纯粹是把自己给作死的。

        还是米娜和达西那看他瘫痪多年,觉得对他的惩罚也差不多够了,便悄悄的用群芳髓一点儿一点儿给他调理身体。

        结果这家伙死性不改,身子还没好利索呢,就拉着身边儿的丫头胡闹,然后就把自己闹的直接凉了。

        反正贾珍这事儿也算是一桩丑闻,幸亏米娜管家严谨,事情没有传扬出去,大伙儿只觉得贾珍病了多年,这会儿也差不多该死的时候。

        剩下尤氏自己,在家就更是低调了。她还是轻易不插手府里的事情,只安安分分的做了一辈子老太君,倒是跟米娜和达西的儿女们感情深厚,也算是得了个善终。

        在这个世界,米娜和达西都活了八十多岁,两人依然一起拉着手在睡梦中离开。

        直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那传说中的一僧一道也没有露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