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举之李瑜跃农门 > 61、慈善

61、慈善

小说:科举之李瑜跃农门作者:米米醋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2-23 17:24:07
次日,  天气大晴,风与日光都暖暖的。尹知府一脸和善可亲的对着众位学子道:“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官在各位学子身上看到了大好未来。本官在此处等着你们,  盼与众位明年再会。今日,咱们小比一场,  输赢为次,  友谊为重。”

        尹知府言语温和,笑容可亲,不过那一身官府却又拉开了与众人的距离。李瑜盯着他身上的官服看了两眼,暗道,“这位知府大人,行事还真是别扭奇怪。昨日一身便服,  言语却谈不上和善。今日一身官服,  言语却又温和可亲。怎么着,难道他觉得一身官服,  就能让众人心服口服么?”

        底下学子,  有那见识浅薄的,  当真被唬住了。可稍微见多识广的,却也看不上尹知府的摆架子。尹知府这人,既想装的随和亲善,又想高高在上摆架子,  到头来却是上不得,下不得,显的虚伪至极。

        懂的相视而笑,  不懂的低头不语,拍马屁的顺势赞扬两句,就在这微妙氛围中,  有马奴牵马而入。只见那马体型粗壮,身形修长,虽是最普通的马种,但因饲养得当,显的颇有气势。尤其是数马并列,踏步而来的时候。

        “这马生的太过高大了,我瞧着,心里有些怕怕的。”张敏骑的最多的是牛,在书院里练习骑马,也都是温顺的小马。如这般强健壮硕的马匹,他瞧了,心中难免不安。

        李瑜则笑道:“张兄放心,知府大人如此心善,定不会勉强你我。今日这比试,怕是没有你我上场的机会。”

        张敏一懵,随后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真这般,这位知府大人未免也太心胸狭小了些。

        事实正如李瑜所言,尹知府以安全为由,拔高了对参赛人的要求。李瑜与张敏这种才学数月的学子,自是被排除在外。李瑜温顺应是,站在一旁看那些大家少爷骑马奔驰,心中仿佛也生出万丈豪情来。

        这一日,东盛书院大出风头,尹知府也大方的将那几匹马送与得胜学子。李瑜虽未参与,但见了这样的奖品,心中难免有些艳羡。不过他心中也清楚明白,尹知府是不会让自己再出风头的。

        比试之后,天色也渐渐转暗了,此次魁首是东盛书院的学子,据闻此人琴棋书画骑射御,样样精通,关键还生的眉目清秀,温文儒雅,是这府城一等一的才子。不仅如此,他性子还颇为和善,不管对谁,都是一副笑脸相迎。他此次得魁,熟悉他的人,都与有荣焉,不熟悉他的人,对他,也生不出嫉妒之心来。

        “此子名叫宋玉,乃京城宋家嫡次子。”不知何时,周先生走到了李瑜的身边。他看着台上的宋玉,又补充道:“据闻,此子有意小三元。”

        “宋家,可是后族宋家?”方云志听了,悄声问道。

        “你倒是知道不少。”周先生好笑道。这个方云志,背起书来,总是丢句乱句,很是让人头疼。但关于人际关系,却比很多成人理的还顺。

        “嘿嘿,我就是瞎猜的。”方云志挠头笑道。毕竟如今最出名的就是后族宋家。他也没想到,随口一说,竟是说中了。

        周先生听此笑了笑,但却没有往后细说,还是方云志后来告诉了李瑜与张敏,悄声道:“那人名叫宋玉,虽是后族嫡出,但他乃继室所出,其父又早亡,这不,就被现在的当家人给扫地出门了。若不然,他堂堂宋氏子弟,哪里需要回原籍读书。还不是因为碍了兄长的眼,被人扫地出门了。”

        张敏皱眉道:“自家兄弟,合该守望相助,怎能如此行事?如此这般,其亡父九泉,如何能安?”

        “张兄,非也非也,你只听其一,却未听其二。我听人说,宋玉之母当年待正妻之子颇为苛责,如此才害了自己的儿子。总归,凡事有因有果,咱们外人啊,可断不了旁人的家务事。”方云志听过不少糟心事,早已养成了看热闹而不管热闹的性子。

        李瑜则是有些纳闷,好端端的,先生刻意说了宋玉,可是有什么深意不成?

        暂且不说众人后续所言,只说现在,张敏因为没能中奖,错失奖励,心中很是有些难受。晚宴上,也表现的有些闷闷不欢,对着陶彦,欲言又止。

        “大人,老夫人派人过来传话了。”一小厮悄声在知府大人耳边私语道。

        “快传!”因着嫡母有言交代,知府大人忙让舞乐暂时停下。

        来的是老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知府大人以为是寻李瑜的,正准备让李瑜上主桌来,就听管事妈妈道:“老爷别急,此时与李少爷无关,是与众位书院院长有关的。”

        “不知母亲有何交代?”尹知府纳闷道。他这位嫡母,素日里除了吃斋念佛,对别的东西都无甚兴趣。纵是过年,也不肯接受外人的拜访,简直孤僻到了极点。怎么今日竟是主动寻各位院长说话,难道她想将李家小子安排到东盛书院?

        “老夫人听闻知府大人办了学子宴,心中颇为感念,也起了勉励之心。她回想当年见闻,就起了帮扶之心。这些是老夫人的私房,赠与各位院长,待日后书院比试之时,也盼着众位院长能够公平公正,将这些私房分给甲等学子。老夫人还说了,这是她的一番心意,还望诸位院长莫要推辞。待明年的学子宴,她亦会再次赠与少许钱财,以资鼓励,也盼着众位院长莫要吝啬。”管事妈妈不卑不亢的将老夫人的话一一传达,而后又让身后的丫鬟将木盒一一送上。

        众位院长皆知老夫人的身份,忙躬身道谢,又夸赞老夫人心地善良,心系学子,其中赞美之言且不一一叙说。只说尹知府看了那些盒子,肉疼不已,暗道,“这么些年来,我又捧又顺,连一角银子都没摸着。她倒好,竟是当起了财神娘娘,四处善财。倘若老夫人真有慈善之心,怎么不济一济他?”再者,他原想着老夫人去世之后,那些私房全都收为己有,如今眼睁睁的看着属于自己的钱财分给外人,心中又怎么会满意?

        尹知府僵笑着脸,顺着众人的话,也夸赞几句。

        倒是周先生好笑的看了一眼李瑜,却见李瑜一本正经的道谢感恩,不由摇了摇头,暗道:“这孩子还真会戳人心窝。”

        他与老夫人相识多年,哪能不知老夫人的冷漠。能有今日之举,定是李瑜这孩子从旁说的。如此也好,先让爱财的尹知府乱了阵脚,而老夫人不仅得了名声,还能帮助想要帮助的人,也算一举多得。

        周先生又看了两眼尹知府,见他笑容勉强,不由又吃了一大口米饭。东盛书院的院长则悄悄敬了他一杯,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学子宴后,李瑜又去尹府辞行,几位夫人知晓了,皆出言留他。知府夫人更道:“老夫人,临安县到底比不得府城,不若将侄儿留在府城读书?纵是进不了东盛书院,入咱们家学,亦是可以的。瑜儿,咱们府里也有两位博学多才的举人老爷,你暂且跟着他们学着。待日后你舅舅升迁有望,咱们再替你寻个大儒过来。”

        这么一番话,却是有与老夫人讲条件的意思。

        老夫人淡淡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事情未定,就吵吵嚷嚷的天下皆知,也不怕外人听了笑话。瑜儿,姑奶奶就不留你了,你回去替我跟你爹娘问好。待天气暖和了,姑奶奶再回去走走,看看。”

        李瑜先是感谢了二夫人的一番心意,而后又劝姑奶奶好生照顾好自己,让她记得凉穿衣,热时也莫要贪凉。都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也是李瑜这几日发现的小问题。姑奶奶上了年纪,就跟老小孩子似的,不能干的偏要干。府中奴仆除了亲近的两人,多是顺着她哄着她,李瑜见了,心中自是有些不放心。故而临走之时,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

        老夫人听着听着,竟是红了眼眶,她不舍的摸了摸李瑜的脑袋,笑道:“好孩子,姑奶奶还等着看你娶妻生子呢,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你回去读书,也莫要太拼了,该休息的记得休息。”

        姑奶奶就如同普通父母一样,既盼着子女成龙成凤,又不舍他们太过辛苦。一番慈爱之心,皆在这些意思相反的句子中体现。

        众人见老夫人红了眼眶流了泪,不管心中真实想法,总归言行上满是担忧。

        次日,李瑜一行出发回往临安县,不曾想李瑜竟在城门口被人拦下。拦下他的是几位貌美丫鬟,温柔妩媚娇憨可爱,应有尽有。却原来,这是大老爷送给他的。

        “李公子,求您收留我们吧。若不然,大老爷定会卖掉我们姐妹的。”几位丫鬟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在李瑜脚边,哭的好不可怜。

        李瑜皱眉拒绝,可那几位丫鬟竟是铁了心的要跟着他们一道,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不少人起了不满之心,都劝李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再者说了,不过是个丫鬟,又是长者赐,没必要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