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举之李瑜跃农门 > 52、道路

52、道路

小说:科举之李瑜跃农门作者:米米醋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2-23 17:20:45
相较于张敏的别扭敏感,  陶彦则要淡定随意的多,跟个没事人似的。张敏瞧了,苦笑的对着李瑜道:“莫不成,  真是我想的多了。”

        只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现实则是,  他无法坚持自己的本心,  亦无法直面妥协的自己。他就好似被关在夹缝中生存的人,进退两难,憋屈且窝囊。

        李瑜见了,只能劝道:“张兄,人生路长,何苦纠结此时此刻。本就不是什么大事,  何苦挂念至今。”

        李瑜真没想到张敏会纠结到这般地步,  原还以为他已经思量开了,不曾想还暗暗难受。

        “张兄,  这世间并非非黑即白,  纵是圣人,  也曾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你啊,又何苦去钻这个牛角尖。”李瑜无奈叹道。

        张敏咬唇道:“我总觉得,人生若有了第一次妥协,就有第二次,  第三次。今日,我为了十几两银子就卖了应援名额,那日后我当朝为官,  岂不也会为了银子祸害百姓。我知李兄是为我着想,然而我自己总过不去这个坎儿,总觉得经此一事,  自己就不再是自己了。”圣人之道,本就不是平凡人走的,倘若学会妥协,放弃自己的坚持,那他走的道,又与天下庸庸有何区别?

        李瑜皱眉,一时却又不知如何劝说。并不是李瑜无法拿话压过张敏,只是张敏认定了自己的道,李瑜又岂能光靠三言两语就劝服了他。

        有些事情,说的再多,不若经历一次。张敏这般聪慧,想来在乡下亦是被人吹捧的,不然也不会养成他这般孤高的性格。

        “张兄,你若当真心中难安,那就好生温书,待学子宴上夺得头魁,自有正当的奖励与你。届时,你再将银钱还与陶家便是。”

        张敏听了此言,拍掌大赞道:“是极是极,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心中大事落定,张敏身上的烦躁之感顿时没有了。李瑜见了,心中暗叹,虽不赞同他,却也佩服他。

        张敏选的道,崎岖难行。他若真能一直坚持下去,与圣人亦是一般无二了。要知道,这世间之人多为钱财名誉所惑,就是那位写下《悯农》的李绅,也未能逃脱金钱的诱惑,最后成为鱼肉乡里的贪官。

        作为朋友,李瑜自然希望张敏能够圆滑些,如此也能少受些苦,可正因为是至交好友,他才会尊重张敏的决定,也不想将自己的价值观强灌给他。

        解开心结的张敏又恢复了往日的心无旁骛。倒是陶彦,他刻意寻了李瑜,说了心中的歉意,还道:“原想直接向张兄表达自己的歉意,但见他面色有异,我怕他会错我的意思,方才未能直言以待。后又想着,李兄与张兄情同兄弟,想来说与你听亦是一样的。”

        李瑜听了淡笑道:“陶兄不必多虑,张兄性子单纯不会胡思乱想的。”陶彦这人,说话做事都体贴入微,除了上次跟林嘉闹了矛盾,李瑜还从未见他跟别人红过脸。

        陶彦见李瑜待自己平平淡淡,不由垂下眼眸,而后笑道:“说来也是,倒是我自己多思多虑了。”

        此后书院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因着下月要去府城参加学子宴。几位甲等的学子都得了书院的特赦令,可以回家一趟,做些准备。

        村子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宁静,不过李瑜的回村还是引起了小小的波澜,特别是众人得知李瑜要参加知府大人举办的学子宴,皆震惊的吸了一口冷气,而后讨笑道:“瑜儿真是好大的出息,这才多久,就能参加知府老爷举办的宴席了。知府老爷,可是咱们这儿顶了天的大官,就是县令大人见了他,也得磕头请安嘞。”

        “李山两口子真是攒了八辈子的福气才能生出这么个好儿子。”

        “那李老根岂不是倒了九辈子的霉,才得了那么一双瞎眼睛。”

        李瑜走后,众人窝在一块儿嬉笑几句后又各自忙活去了。他们啊,虽羡慕李山两口子,可自己的日子还得过,羡慕归羡慕,种田归种田,没好命,不就只能苦兮兮。

        曾氏知晓儿子要去府城,一拍大腿道:“哎呦,你姑姑不就住在府城嘛。儿啊,你姑姑帮助咱们良多,你这次去,可得上门拜访拜访。大山啊,你快去找老猎户买些上好的野味,到时候让瑜儿带着送给姑奶奶。”

        李山叠叠应是,拿着碎银子就跑出了家门。李瑜关心好姐妹之后,又问道:“娘,这些日子,家里没出什么事情吧。”

        曾氏撇了撇嘴道:“没什么大事,就是你爷爷,奥,不对,你叔爷爷,想要把咱们认回去。你堂叔叔跟婶子也弯了腰说好话。”

        “那爹呢?他怎么说?”曾氏肯定是不想认回去的,如今上面没老人管束,生活多自在,傻子才肯回去。李瑜只担心父亲脑子一热,又好了伤疤忘了疼。

        “你爹,你爹也不肯回去。儿啊,娘晓得你的心思。不过你爹再糊涂,也不敢拿你的前程瞎胡来。那边是个什么心思,你爹心里也门清,他就是心里偷着乐,私下里别提多神气了。”再好的老实人,那也是有脾气的。要不是那边李河跟李梅接二连三的坑害人,李山也不会变的这般清醒。

        见曾氏这般说,李瑜就放下心了。

        “瑜儿啊,我听人说,你堂弟最近闹腾的厉害,又不肯读书了。”曾氏虽不待见李河两口子,但对李晟却没有任何想法。

        要么都说李山两口子是厚道人呢,看他们待小辈的态度就都明白了。他们呀,把人分的清清楚楚的,李河是李河,李晟是李晟,不会因为李晟是李河的儿子,就看不惯他。

        “之前见他不是都还好好的么?怎么突然又闹了?”李瑜是真的糊涂了。

        “你堂婶子又怀啦。晟儿晓得了,就死活不肯读书,说把机会留给弟弟,自己要去学木匠。瑜儿啊,你这次回去看看晟儿,劝劝他。木匠再好,那也没读书好哇。你爹虽赚了点小钱,可走出去了,还不是得靠你这个儿子给他挣脸面。木匠活计又累又脏,哪里比得上读书人体面。就算考不成秀才,以后去给人家记记账,那也比干苦力轻松。”

        不说李河夫妻,就是李山两口子也闹不明白李晟的想法。虽说刘香当初偏激了些,事情也做的过头了些,可不管如何,给李晟选的这条路,没有错。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