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举之李瑜跃农门 > 49、考试

49、考试

小说:科举之李瑜跃农门作者:米米醋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2-23 17:20:45
时光如梭,  下了几场春雨以后,天气逐渐转暖,人们脱下厚重的棉衣,  在绿水青山间穿梭。儿童们头顶花环,嬉嬉笑笑的相互追逐打闹。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吸引来无数的蜜蜂为它停留。李瑜站在观景亭内,  能看见山脚下乌泱泱的人群。

        今日是书院招生之日,  县内的学子皆蜂拥而来了。方云志撇了撇嘴,无聊道:“我真搞不懂,干什么不好,非得受这份罪。咱们县一年都出不了几个举人,好些人到死都只是个秀才,能顶什么用?无权无势还想当大官,  那都是忽悠人的。”

        “这是寒门学子唯一能改变命运的道路,  自然得搏一搏。”李瑜知道方云志有些心结,却也不赞同他如此消极的观念。诚然他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可个例不能代表整体。据李瑜所知,  乾武帝励精图治,  任人唯贤,对于科考的公平性也抓的颇为严格。无论是考生还是考官,谁若作弊,一经查明,  严重点掉脑袋,轻点则革除功名。

        方云志是知道李瑜的雄心壮志的,他笑着改口道:“大瑜哥,  你这般聪慧,别人想挤掉你也不容易。”这也是句大实话,真正有才的人,  任人如何掩盖也会发光的。

        “云志,你真的不想入书院学习吗?先生说了,待我合格之后,会让我住书院里的宿舍,届时,我就得从先生那儿搬出去了。”经过半年的相处,李瑜也已察觉到了方云志的真实能力,旁的不说,参加书院的考试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他自己厌恶读书,故而装作笨拙不懂的样子。长此以往,并非一件好事。

        “没意思,不读。待你离开后,我就搬到王先生那儿居住。”方云志直接开口拒绝,半点停顿都没有。

        李瑜见此,只劝了一句道:“读书跟科考是两回事。你若不想科考,谁也逼迫不了你。不过云志弟,人的想法都是会变的。我只是觉得,你既然有这个能力,不若与我一到去书院学习。倘若万一,你日后改变主意了,也不至于后悔自己之前浪费光阴跟天赋。当然了,你主意未变,谁又能逼迫你去参加科考呢?”

        方云志听了,沉默许久,一直到李瑜去前院参加考试,他都没有回过神来。

        因为此次考试降低了年龄限制,等于说书院新加了一个小学班,故而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都与李瑜差不多大。他们之中,有人身着锦衣,也有人身穿麻布衫。李瑜刚排入人群中,就有人道:“你就是周大儒收的徒弟?”

        问话的是个长相秀气的孩子,约莫是抽条的缘故,显的他身材细细长长,跟个长竹竿一样。李瑜见他眼中满是好奇,并无嫉妒不喜,也跟着浅笑回道:“是我,不知兄台是哪里人?”

        “我是临县的,刻意为了周大儒而来。”长竹竿名叫朱进,是隔壁县主簿家小子,听说三岁就启蒙了。

        旁边有人得知了李瑜的身份,不由跑来悄声问道:“听说这半年里,周大儒一直给你开小灶。既如此,李兄哇,你可晓得此次考试考什么?不若说出来大伙儿一起探讨探讨。”

        其他人一听,顿时眼睛珠子都亮了,被这么多人盯着,李瑜只能大声解释道:“先生乃当世君子,怎会行此等作弊之风?大家且冷静冷静,不要太过嘈杂,惹了先生们不喜。”

        “哼,我看你就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强过了你。”那人依旧不依不饶,把好脾气的李瑜也给惹着了,忍不住反唇相讥道:“事实如此,我李瑜坦坦荡荡,还望兄台莫要”心绪不宁,患得患失。”

        “你,你骂我是小人?”那人气急败坏道,看来是背过《论语》的。

        那人气的面红耳赤,若不是有人劝阻,怕是要跟李瑜干上一架。好在不一会儿院长就现身了,他将所有考生分为六组,一组考文,一组考乐,一组考算数,如此轮流着考试,也省的五六十人聚集在一块儿。

        正巧朱进与李瑜一组,他悄声道:“刚才那人是我们县令的小舅子,名叫许泽安,颇具才学。我听人说,以他的能力去参加科考,铁定能得中童生榜首。”

        此次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多是奔着周先生的名头来的,许泽安就是其中一个。

        朱进又分享了许多消息给李瑜,例如隔壁那个小眼睛是阳安县同知家的少爷,那个身着宝蓝色锦衣的男童是知府本族侄儿。噼里啪啦,竟是将所有人的信息都说了一遍,李瑜不由惊道:“朱兄怎的知道的这般清楚?”

        “知己知彼嘛,我虽还没摸清整个府城的人脉,但咱们相邻几个县的人事关系,我还是清楚的。这些人家境富裕,长辈们又有宏图大愿,他们日后参加科考的可能性特别大。”朱进以后也是要参加科举的,故而对于这些小道消息颇为热衷。不过他打听的都是有权有钱人家的孩子,对于寒门子弟并不热衷。李瑜若不是因为高攀了周先生,朱进也是不会将他当作竞争对手的。

        说话间,就有书童喊人进去考试,此一门是乐,不限曲子,不限乐器。朱进谈的是古琴,刚才还叽叽喳喳的人,一坐定,顿时变的安静起来。古琴的声音松沉而旷远,清冷而悠扬,有种缥缈似仙之感。李瑜听不出好坏,先生也未立即给出成绩。很快,又有别的考生开始奏乐。有吹笛谈筝,亦有敲鼓鸣锣,唯有一人拿着树叶吹奏,声音清脆明快,让人仿若置身山野。

        “你这曲子倒是有趣,是何人所作?”

        “回先生的话,是小子自己随意吹的。”

        那人生的极其瘦,脸色也有些苍白,衣着虽干净却也被洗的泛黄起褶,但是一双眼睛清澈明亮,让人观之心喜。他吹的曲子虽简单,用的乐器也是随处可见的树叶,却很好的演示了山野的童趣与自然的美妙。

        这人不通音乐,但感情丰富,李瑜老远就能看见先生脸上的满意之色。

        接着,他们去考了文。这个文,主要是背诵及解释句子内容。李瑜记忆超群,自然难不倒他。三岁就开始启蒙的朱进也磕磕绊绊的完成了答题。那位用树叶吹曲的考生竟然也对答如流。

        整个考场,李瑜与他表现的最好。那人答题完成以后,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李瑜,腼腆的笑了笑,一副想靠近又不好意思的模样。不知为何,李瑜看着他,就想到了自己曾经带的那批研究生。

        李瑜亦对他笑了笑,主动走到他的身边,那人欢喜道:“我叫张敏,乃木亭镇人。”

        “我叫李瑜,九宁镇人。”

        “我知道你。李兄,你真厉害,可给我们农家子长脸了。”张敏见了李瑜,仿佛天生带了一股子亲密。

        “你也很厉害。”李瑜真心实意的说道。他毕竟是活了两辈子的老竿子,张敏不同,他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无论是学识还是气度都是数一数二的。

        张敏挠了挠后脑勺,咧嘴笑道:“我以前也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自从知道李兄后,就再也不敢骄傲自满了。”

        两人虽是初见,倒心心相惜起来。之后他们一道考了算数,作画等。张敏虽聪慧,但看起来不太擅长算数,虽然都答对了,但花费的时间也颇多。

        不过总体比试,张敏得了三个甲三个乙,李瑜六个都是甲,为比试第一名。朱进,许泽安两人也都合格入院。此次共有六十二人前来参加考试,合格者只有三成十八人。这十八人又分为甲乙两班。张敏,李瑜,朱进在甲班,许泽安则在乙班。

        书院的宿舍乃四人一间,张敏,李瑜,陶彦,林嘉四人一间。陶彦是本地人,高举人的学生。林嘉则是那位知州的本家侄儿。四人虽来自不同地方跟家庭,但目前瞧着都是性情温和之人。

        正式的学习生活要比之前忙的多,而且还增加了人际关系,同窗竞争这些隐□□情。好在事情虽多,但李瑜都能一一应对,而且可能是因为有好友交流的原因,他的很多想法也变得成熟起来。

        张敏绝对是一个好同窗,他与李瑜很是相像。两人都不是那种仗着自己天资聪颖,就偷懒耍滑之人。反而更加认真诚恳,每日里熄灯之后,他们宿舍四人就会轮流背书完,偶尔还会有一人出题其他人抢答的竞争环节。每每到最后就成了李瑜与张敏的比赛,陶彦跟林嘉见了,没忍住开始自我怀疑起来,此后他们就跟着舍友一道发奋读书,虽每每被打击的无地自容,羞愤欲死,但成长却是迅速的。夏季的考核中,李瑜仍居两班第一,张敏超过了许泽安,排名第二。至于陶彦跟林嘉两人则为第九第十,比之前倒数的排名上升了好几名,真可谓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李兄,张兄,陶兄,走走走,今日我做东,请你们去食堂大餐一顿。”林嘉今日被先生当众表扬,心情很是不错,一下课就要请舍友们吃饭,说要庆贺庆贺。

        “怎么,这么个破成绩就值得你欢天喜地了?”许泽安最是见不得旁人小人得志的模样,没忍住就出声嘲讽起来。

        “进步总比倒退来的好。泽安兄一下子退了三名,倒是挺可惜的。”林嘉可瞧不上许泽安的身份,故而说起话来半点不留情面。

        他来书院是为了学习的,可不是来跟人拉帮结派的。许泽安最近闹的那些破事,林嘉早有耳闻,只要不闹到他头上来,他本也是无所谓的。可许泽安想不开,竟想寻他的不痛快,呸,真当自己多么了不得么?

        林嘉说完就走,倒将许泽安气了半死,他回屋之后,寻了朱进愤愤道:“林嘉那个蠢货,整日跟那三个乡巴佬一块儿玩,早晚得后悔。”

        “许兄,我看咱们还是好好温书吧,一连三次考核不过,可是会被劝退的。”朱进跟许泽安住在同一个宿舍,因为舍友间关系紧张,多有吵闹拌嘴,弄的他无心学习,才一个多月,就退步了数名。朱进心中焦急,言语间的不耐也就透漏了出来。

        许泽安如何听不出来,心中气愤,却无出发泄,好不憋闷。

        另一边,无聊颓废的方云志总算打定了主意,也准备进入书院学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