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举之李瑜跃农门 > 40、拜师

40、拜师

小说:科举之李瑜跃农门作者:米米醋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2-23 17:20:44
山上景致虽美,  李瑜一行却未敢多留恋。他们拎着拜师礼,闷头往山上走。待石阶变为平坦的石板路,抬头一看,  书院的大门赫然立在自己的眼前。

        “来人可姓李?”只见一个身着藏蓝色衣裳的书童小跑过来施礼问道。李瑜忙躬身回答,自报了家门跟来意,  那书童欢喜恭敬道:“你们可算来了,  先生已然等候多时了。”说着就带着他们往里走,因为书院建在山上,这一路自然没有多平坦,小书童带着他们爬上爬下,东绕西绕,最后在后山处停下,  那儿有一排排屋子,  屋子后面种了绿竹,前面则种的腊梅。

        此处正是教学先生的住处,  周大儒等人就住在此处。此时屋内众人也听到了外面的说话声,  不由好奇道:“周兄,  可是你那小徒弟来了?”

        “之前周兄收徒一事可是闹的沸沸扬扬,咱们整个临安县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不知道你这位小徒弟有甚么过人之处?不管不管,我今日定要好好考教考教。”

        说笑间,众位先生就见书童领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他们不由挺直了腰背,一边顺着自己的美须,一边细细打量着。

        果真如传言一般,  他还只是个孩子。不过也正如周兄所言,此子目光清正坚毅,虽为农家子,  却无一丝一毫畏缩之气,那浑然天成的自信,倒此许多富贵子弟还要强些。

        不过是一个照面,众人先生就对李瑜生出了许多好感。

        相比较李瑜的自然镇静,李山夫妻则变的心慌慌起来,他们一会儿担心自己衣冠不整,一会儿又怕先生们瞧不上他们泥腿子。这所有的不自信,归根结底也是爱子心切,生怕因为自己不完美的缘故,给儿子添麻烦,影响他的前程。

        显然李山夫妻是多虑了,众位先生说话做事,都和善可亲,让人如沐春风。并不似刁秀才那般,有意无意的摆架子,端身份。

        这个拜师宴并没有李瑜想的那般庄重严肃,其实跟后世的普通聚会差不多,氛围轻松和谐,充满了欢声笑语。

        周先生心情舒畅的喝着绿茶,他暗自琢磨着,“果然是徒弟端的茶,就是茶香扑鼻。”

        “瑜儿,为师布置给你的任务,可有仔细完成了?”周先生悄悄的用杯盖遮住已然见底的茶盏,而后摸着胡须轻声问着。

        一旁的李山夫妻听了,不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两人一脸担忧的看着李瑜,生怕他让周先生失望。

        李有静看了看李山夫妻,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暗暗道,“这两夫妻还是不够沉稳,看来有必要带他们多多见见世面了。”接着她又看向李蜜跟李甜两姐妹,李蜜像足了她爹娘,倒是妹妹李甜人小胆大,正眨巴着大眼睛看热闹哩。

        李有静心下有了计较,面上却未显露分毫。她静静地听着李瑜的回话,笑容逐渐在脸上绽放。

        “此话当真,你真的都会背了?”周先生虽见识过李瑜过目不忘的本事,可二十多日就能背上十几本书,还是有些让人不敢置信。

        “回先生的话,学生虽会背书中内容,却也有许多疑惑不解的地方,故而不敢口出狂言,道自己一点错处都没有。”李瑜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周先生抚须沉思一会儿后,直接道:“既如此,为师先考考你。”

        “如对似,减对添,绣幕对珠帘的下一句是什么?”

        “探珠对献玉,鹭立对鱼潜。”

        “薄汙我私,薄澣我衣的上一句是什么?”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

        师徒两人一问一答,所涉书籍竟然多达十几本,旁边的先生再也坐不住了,不由惊叹道:“此子大才,周兄后继有人呀。”

        “何止是后继有人,怕是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有此子为徒,何愁师门不能发扬光大。周兄好福气哇。”

        周先生面上不显,心中却早已乐开了花,不过他仍旧谦虚道:“我徒虽有几分聪慧,但要学的内容还多的很哩,可当不得大家如此高赞。”

        诚如周先生所言,李瑜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他虽记忆力超群,理解力也极佳,可在背诵古文之时,仍有许多不解其意的地方,尤其是《诗经》。

        李瑜如今在众人面前表现的都是自己的强项,他自然不会听了几句赞美之言就骄傲自满了。他太明白自己的弱点了,也迫切的想要多多学习。

        先生们从李瑜的眼中看到了这份谦虚好学之心,不由羡慕愤恨的看向周先生。你说说,这人怎么就这般好命哩,竟能收到如此高徒,想到自己被硬塞的小徒弟,王先生不由红了眼眸。

        人比人,气死人,他那小徒弟年纪跟李瑜差不多大,可调皮捣蛋的紧,常常闹的他肝火过旺,愁的他都开始掉头发了。

        被同事好友羡慕的眼神包围着,周先生颇为受用,不过嘴上却更加谦虚了。当然他那精心保养的胡须还是不可控制的动了两下,随着嘴巴微微往上翘。

        周先生咳嗽一声,淡淡道:“好孩子,学习一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明日起,为师会从《三字经》开始教你。你虽会写会背了,但其中内涵与道理,还需细细体会。”

        学习一事,必须循序渐进。李瑜这孩子再聪慧,也不能立即转学四书五经。他这个年纪,伦理道德,礼仪规矩的学习最为重要。唯有基础夯实了,才能说什么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那些圣人之言,于此时的他而言,还是早了些。

        待周先生说完一番劝言之后,方才开了宴席。因为男女分桌而食,李山一人对着好几位先生老爷,不由又不安惶恐起来。李瑜见了,直接站在他的身后替他夹菜盛饭,虽未用言语宽慰,可行动上却给了李山莫大的鼓舞。

        那位王先生瞅了李山一眼,笑道:“李老爷莫慌,殊不知我们是何等羡慕你有瑜儿这样的孝子呢。”

        相比较李瑜的超群记忆,他这无声无息的孝顺举动更加讨人欢喜。在坐的先生,都是有些来历的,也都是普通人羡慕崇敬的对象。而这一日,他们竟都羡慕起李山来?

        王先生说的话,实则是众人的心声。聪慧的孩子何其多,可有过目不忘之才的也是万万里挑一。孝顺的孩子更不少,可如李瑜这般小小年纪就会当爹娘靠山的孩子,亦是鲜少耳闻。而这两者都齐全的孩子,在座众人,却是生平初见。

        李瑜这自然护父的举动,让在座先生大为感动,周先生更是亲自替李山斟了一杯酒,笑道:“李山兄,有儿如此,夫复何求,来来来,与我痛饮一杯。”

        周先生起了个开头,其他先生自然也卖了他的面子。一时间,李山竟成了中心人物。作为一个只知在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他何曾受过这样的荣光,心中又欢喜又激动,他说不来好话,只能一杯酒接一杯酒的痛饮着。

        李山心里清楚,他此时此刻得来的所有荣誉,宽待,那都是儿子李瑜替他挣的。他骄傲,他亢奋,他在心里大声的吼叫着,“老子也要好生努力,不能给儿子丢脸。小姑姑说的对,我得听她的话。”

        李山酒醉不轻,众人都行至山脚下了,他还说着醉言醉语。曾氏无奈的替他擦了擦汗,焦心道:“瑜儿,你爹爹可有在先生面前失态?你爹也真是的,怎么一点轻重都不知。他怎么能在这样的日子里喝醉呢?”

        “娘,您放心好了,爹爹未在先生面前失态。刚才那句,还是他酒后的第一句话。”李瑜跟车夫一齐使力,准备将李山抬到马车上坐下。

        李山却不肯上去,他一把楼主李瑜道:“儿啊,爹心里痛快。有了你,爹爹再也不是那任人踩踏的烂狗屎了。爹爹心里开心,真的好开心,就是现在死了,我也能到地下见见爹娘跟爷奶了。好瑜儿,爹爹以你为荣,你在师傅身边好好学习。爹跟你娘也会好好干活的,你放心,家里的事情,有爹呢。”

        李山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倒让众人迷糊了。他究竟醉没醉?

        “我看没醉,若不然他下山怎么比咱们还稳还快?”曾氏话音一落,只见李山竟然扒在儿子身上打起鼾来了。

        得了,这是醉透了呀。

        众人合力将他扶到马车内,曾氏哽咽不舍道:“儿啊,你一个人在书院里,记得照顾好自己。如今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你莫要省吃俭用。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要操心。”说着说着,曾氏再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曾氏李蜜李甜母女三人哭成一团,李有静无奈的翻了翻白眼,走上前道:“瑜儿,官学势力复杂,若是有人欺负了你,你只管欺负回去。万事都有你姑奶奶顶着。”

        “姑奶奶放心,瑜儿会保全自己的。倒是我爹娘性子淳朴,善良老实,日后得麻烦姑奶奶多多替我看顾一二了。”

        “放心好了,他们都是我的晚辈,我不会不管的。”这孩子,真比他爹娘两个加起来还要沉稳。有子如此,怕是他俩几辈子积攒下来的福气了。

        “还有晟儿弟弟,怕是也得麻烦姑奶奶了。”如今刘氏疯魔成那样,估计也只有姑奶奶能制得住她。倘若一直放纵刘氏不管,他真担心李晟会被他亲娘给毁了。

        “放心放心,姑奶奶心里都有数,哪里需要你个娃娃跟着瞎操心。好了,你快回去收拾收拾住宿吧,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走啦。”李有静随意的摆了摆手,转身就走。

        一直待马车不见踪影,李瑜方才离开。

        而马车内,曾氏已然哭成了泪人,她见儿子的身影由大变小,再变无,心里头慌乱的不行。这么些年来,这还是她第一次跟儿子分离,总忍不住提心吊胆,担心受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