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青子酒 > 第三章 藏剑

第三章 藏剑

小说:青子酒作者:郭世字数:3931更新时间 : 2021-04-02 12:55:00
“你蛋疼?”

  临至除夕,陈家酒铺一改往年雷打不动的俗样,不仅檐角四周挂满了红灯笼,门前门上也都贴满了许多桃符和守门神。

  张灯结彩的,自然不是陈老头的手笔,从官窖回来后,瞧见自个的酒铺变成这番景象,还以为走错地儿了呢,于是撇嘴询问背对自己的少年。。

  “瞧着喜庆嘛”,郭世拿着烤熟的地瓜,在门房上胡乱抹了一些,小心贴上两张门神后,挫了挫手转头笑道。

  陈老头斜视了少年一眼,“不掏钱的人瞧着才喜庆”,朝铺子内走了两步,又吱声道:“过来。”

  郭世赶紧放下手中地瓜,贼笑着跟上。

  ………

  小镇东边断崖上,一袭红衫的辛安伫立在崖尖处,如石像般静默无言,若不是这身鲜衣太过艳眼,断没人能瞧见崖上有人。

  辛安头顶已是花白,两肩也披了一层厚厚的霜雪,却始终寂然不动,淡视着小镇跨年前的热闹景象。

  这满镇的人间烟火,似乎与他并不沾边,侧头注视着肩上的白雪,辛安嘴唇微抿,喃道:“了却天下事,已是白发生。”

  那春风般的笑容,好似能在这寒冬时节,融化出一方温煦天地。

  在这洒然笑颜的背后,是个曾鲜衣怒马的意气少年,和他那高出九霄外的宏愿壮志,却他被死死埋藏在心底,遮掩的很深,很深。

  因为宏愿紧跟着未遂,壮志也付给了西风,那里,有着他太多的意难平了……

  ………

  来到酒铺后院,陈老头惬意的喝了口酒后,坐下仰头靠在椅子上,眯眼哼着小调儿,似乎刚才什么也没说过。

  这还能看不出?郭世绕到其身后,先是对着肩上捏了片刻,又对着后背一阵小捶。

  “右边下来一点,稍稍加点劲。”

  听闻此声,在其身后一脸讪笑的郭世将拳头往右边挪了挪,再加了些力道,“陈师傅,你看要啥子时候教嘛。”

  “你慌个鸡儿。”

  好在郭世早已习惯,轻咳了两声后,仍是不紧不慢的继续帮陈老头捶肩。

  小憩一会儿后,老头子揉了揉迷糊的双眼,这才吱声道:“就跟那母驴一样犟,要说教你两下吧,又怕你一走出去,就成了那行侠仗义的花架子大侠,两下给人弄没了,可不教的话,你能不能走到武当还两说。”

  郭世加快手上速度,赧颜道:“那不能够,此前陈先生说了好些仙人跳的事迹,我可是都记在心上的呢,铁定吃不了亏。”

  “你裆下是啥样的鸟我还不清楚?”陈老头懒得跟少年废话,言转道:“这百年来,我也没什么心思修行,倒是闲着没事时捣鼓了一招半式,遇到打不过的,就搞这一剑,搞得赢是一剑,搞不赢的话也只是一剑。”

  郭世一阵狂喜,“那要是还打不过呢,再来一剑?”

  “怎的,还没开窍不是,跟我那傻兄弟修行修傻了?打不过惹人家做甚?实在不小心惹了,那就脚底抹油呗,溜不了再出剑噻,赢不了就又跑啊,怕不是真的练憨求了”,老头子斜眼瞥了下郭世,眼神如同看傻子一般。

    郭世撇嘴,得咧,老哥还说二哥,哥俩都差不多嘛。

  “看好了!”

  陈老头再不多说一字,从椅子上起身后,挺了挺胸,身体转而站的笔直,左手握住酒葫芦,右手持拐杖作剑,忽然身体前倾,右脚猛然蹬地,身体飞速向前掠去,直逼后院置于地上的大酒坛子。

  一时间剑气凌乱,郭世不受控制的后退几步,只是两只眼睛瞪得同蛤蟆一般鼓起,不敢闭眼。

  陈老头手腕一扭,身体再是微微斜倾,旋即递出手中已似利剑般的拐杖。

  只听“砰”的一声,巨大酒坛便炸碎开来,酒水飞至几丈高,最后仅剩下残留的几缕剑气,和酒铺后院四处飘散的酒香。

  陈老头问道:“这是我以通灵境递出的一剑,看清了吗?”

  “招式是记下了,但好像就是学不来,或者说使不出哎”,郭世有些犯难。

  “屁话,我用上百年悟出的一剑,你看一眼就能学会了,莫非你是天纵之资?还是说我是个废物啊?”老人打了打嘴舌,不以为然,继言道:“这一剑,主要靠平日的温养,与养兵千日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无需养上千日,用也只是一瞬。你如何养,养得好与坏,都决定你出剑时剑意的深浅和剑气参杂的多寡,当然,起到决定因素的还属境界高低。

  简言之就是勤俭持家,越攒越家底就越厚,出剑时方能起到扭转乾坤之效,也正因要养,所以平时尽量不要出剑,或是频繁消耗自身剑意。

  并且在你境界低下之时,遇到棘手或难以招架之人,此剑若出,胜也一剑,败也一剑,再使便与寻常剑招无异,看似巧妙,实则无用。故而这一剑,我称之为藏剑式。”

  藏剑式?藏剑式?……少年喃喃自语,陈老头所使剑招如浮光掠影般在脑海不断闪过,看似分明极简寻常,可他试图比划时却又感到无处起手,很是着急。

  老人见状奸诈一笑,不慌不忙的坐了回去,自顾自的摇着椅子喝着酒。

  嘿,老子我悟了百年的藏剑一式,就是三年前的牛鼻子在这小镇内,恐怕也接不下来吧。至于他师兄嘛……算了,接不接得下来不晓得,真要打起来了,反正我肯定是用不出来的。

  ………

  一旬的时间,郭世都忘乎所以,每日练习藏剑之式不下百遍,可惜终究仅有两分形似。

  神、形二字,可谓天差地别,如万丈沟壑,难以比较。

  不过万事开头难,得先学会筷子,才能夹菜不是?

  今日老头子打断了郭世,“藏剑藏剑,不藏怎么叫藏剑?不是靠练,靠养,靠悟,靠藏,你懂什么叫藏嘛?哎呀你这个脑袋瓜子呀,不行不行,这我咋放心让你出去嘛,不是害命嘛这。”

  陈老头拍拍脑门,叹气言道:“这招真的不是靠练的,你练上千万遍,最终与我出剑一致又有何用?你记住,记清楚,打架也好,杀人也罢,不是谁的招式好看华丽谁就能赢,而是看谁杀力更大,谁的剑更快。”

  郭世听闻停下手中动作,按耐烦躁吐出一口浊气后,渐渐的沉下心来,再不去想陈老头是怎样出的剑,剑招是怎样的绚丽,转为作思怎样出剑更快更准,杀力更高,效果更好……

  断崖上崖静立一旬之久的辛安,难得的低头瞧向崖下。

  略微想了会儿,辛安自袖中伸出白皙修长的素手,食中二指轻捻,指缝间便多了一枚桃花。稍一屈指,再弹出,手中似断线风筝一般的桃花,从小镇东边的断崖处,径直掠向陈家后院的青衫少年。

  郭世身旁的陈老头眉头一紧,刚想出手阻拦,却惊愕的发现自己的身体丝毫不受控制,寸步难移,就连出声提醒也做不到。

  眨眼间,那枚桃花距郭世眉心已不足丈许,若是再无动作,便会落得穿颅而过的下场。

  沉思中少年突然回过神,迅速拔出身后所负长物,来不及褪去所裹黑布,右手倒握柄端将长物横侧,微微躬身后迎面倒刺递出,尖端直指那枚美得醉人的花瓣。

  可雷声大雨点小,在距少年五尺处时,桃花忽然停滞不前,好似没了灵性一般,缓缓下落。

  陈老头见此,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先是瞥了崖上一眼,转过头再看少年,抚须开怀一笑。

  崖上的辛安淡然置之。

  伸手捧住下坠的桃花,胡乱用衣袖擦拭了一番满头的汗水,少年唇角微微勾起,露出溪泉般清澈的笑容,将捂着桃花的手掌缓缓摊开,任冬风将其吹走……

  ………

  大赢境内的武当山上,供游客祈福募捐的功德箱旁,有个二十出头,身着穷酸道袍的英俊男子,即便呼呼大睡,双手也死死抱住床榻般大小的箱子不放。

  只是这沾满灰尘的功德箱内,并没有一个子儿。

  男子哪怕睡熟了,嘴里也净是些埋汰人的脏话。

  列如什么“好你个姓张的老王八蛋,臭不要脸的,净骗你爷爷来此。”

  什么“好你个武当山,都喜欢把狗骗进来再杀是吧?”

  还有“爷爷我常年打鹰,今儿个竟被老鹰啄瞎了眼。”

  又或是“整个武当就你丫的衣服料子最是亮眼,其余全他娘的都是粗布麻衣,老不死的,一天就晓得到处霍霍人……”。

  于是武当弟子,便都知晓了前几年前,代掌教太师叔祖回山时,带回来一个脑子有病的重姓少年,并且收作弟子。

  这么一收,年纪不大,可这辈分倒是不小,武当上下,见着都得乖乖捏着鼻子喊一声“小师叔祖”。

  只是这位小师叔祖平日里啥也不做,《常朝仪》不来,《太上玄门早晚坛功课经》也不参与,整日游手好闲,同山下无赖一般。

  如若遇到清修“坤道”(男为乾,女为坤)的女冠修行之人,更是打着口哨,时不时的调侃两句。

  众人无奈,告到代掌教太师叔祖那里,张重治也只是打打马虎,对其掐媚挤眼,随即怒目圆睁的说着“大义禀然”的“公道话”

  众人走后,一老一少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

  谁先开口谁就遭骂,“唾沫横飞三尺地”,“梨花带雨入东湘”的那种骂,所以谁也不搭理谁,除非是想找人骂自个儿。

  今日的小师叔祖,如同往常一样守在功德箱旁,饿的前胸贴后背,丫的,这诺大的武当山,居~然~不~吃~肉!

  可惜,再怎么看,这功德箱内也是空空如也。

  前几个月好不容易攒了些铜钱,就偷下下山去买了只烤鸭,可还没来得及吃就被叫去开例会,等到回来,就只剩骨头架子了。

  那天晚上,少年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使尽毕身所学,里头既有奶奶重婆婆的倾囊真传,也有陈老头的直言快语,更有读书人的‘温文尔雅’,加上自个儿独创的“花式骂人法”,群起攻之的骂了张重治整整一宿。

  次日整座武当弟子都是大黑眼圈,见到老重后,直夸小师叔祖口才好生了得,生平仅见,也夸代掌教太师叔祖(太师叔祖或曾师叔祖都可)寻得天人,武当定然大兴在望……。

  后来啊,武当后山的大青牛突然跑到遇到玉虚宫外,不知为何,一眼就相中了正在插科打诨的老重。

  老重也是,看着大牛一下就看对了眼,于是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人骑的大青牛,居然让他骑着山上山下,前山后山的跑。

  时不时折断紫霄宫的天竺桂,或是元和观的紫灵草,使劲儿往大青牛的嘴里塞,一口一个牛兄的叫,可顺心了。

  再后来啊,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老重不再想吃荤,仍是依旧调戏坤道弟子,不同以往的是,这次有牛骑,但是没有打口哨。

  因为他记下了几首烂大街的情诗。

  偶尔还是会去瞧瞧功德箱,不出所料,一个子儿都没,无所谓的罢了罢手,继续看牛去了。

  渐渐的,人们也习惯了这个小师叔祖的存在,也知晓了他就是个嘴贱心善的人,于是每次见面,嘴上的小师祖也不用在心里捏着鼻子,愈发真诚。

  这一切,只有典型的甩手掌柜,终日游手好闲的代掌教太师叔祖张重治看在眼里。

  “善!”

  至于老重为何会上了武当,又为何成了武当山上受众人‘敬仰’的小师叔祖这事,那可就得从三年前说起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