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修证 > 第五章——展神通试探,思应对计策。

第五章——展神通试探,思应对计策。

小说:修证作者:常作书字数:5122更新时间 : 2021-04-12 08:07:00
平措微笑道:“当然有,而且还不少呢……”

谢仁乘热打铁道:“天竺释教已经衰败,想必是尼逻的高僧……在下孤陋寡闻,实在不知尼逻还有哪些高僧,还请大师不吝赐教。”

平措略带兴奋的纠正道:“施主此言差矣,天竺释教为天下释教总廷,高僧自然还是有的。近年我寺就来了这么一位……”而后压低声音道:“丹措大师的亲传弟子。”

谢仁佯装惊讶道:“丹措?是不是叛逃的……”

平措连忙打断他的话,道:“施主小声些……”话音落点,开始小声诵经,待得念罢一段经文后,复又道:“领袖是前往天竺求学,谋求我教复兴的,根本不是叛逃,施主不可受世俗蛊惑。他的弟子,那都是有真修行、真神通的,连密宗的仁青活佛都被生擒了去。”

谢仁脸现迷茫之色道:“仁青活佛又是谁?”

平措道:“西域密宗四大活佛之一,也是有真神通的……”

谢仁的表情更加迷茫了:“神通?什么是神通?”

平措白了他一眼道:“施主,言尽于此,我就不便多言了。”说罢老神在在闭目养神,把谢仁晾在了一边。

谢仁心知从平措这里很难再套出话来,不过看这情形,这家伙应是已被策反了。思虑之间、计上心来,暗施神通弄晕了这和尚,闪身将之夹在腋下,隐匿身形越窗而出,从绝壁上神行下山去了。

在制服平措、神行下山的过程中,谢仁神气波动激荡而出,若有修行人隐匿寺中,定能感知得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奔出半里有余,寺中仍无动静,难道寺中并无修行人?

谢仁一咬牙,干脆展开神识大肆探查。须知在修行界,如此大张旗鼓的神识扰动道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表达的是挑衅与侮辱,相当于当面打脸。俗话说泥菩萨也有三分土性,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哪个修士能忍气吞声,就算神通不及人,骨气也不能丢,打不过也要现身质问一番。何况放诸于天下公议,扰动一方是处于理亏地位的,传扬出去将被天下修行人鄙夷指责。若有人在修行道场外这么做,只能有两种解释:要么与这派宗门有不共戴天之仇,无力报仇之下以此泄愤,要么就是宣布:我要灭了这派宗门!

如此放肆的挑衅,寺中依然毫无动静,看样子确实没有修行人驻足其中了,为今之计只有以平措为突破口。打定主意,谢仁裹挟着平措前去与田忠等人汇合,数里路程小半个时辰便到。

众人来到一处事先踏勘好的避风山洞,没有过多的讲究,直接对平措施行了搜魂之术。谢仁早以风之飘逸记录了与平措的闲谈,算是坐实了他叛国的罪名,就算搜魂后痴呆也是罪有应得。

搜魂得出的信息令谢仁有些惊悚:虽然平措只是索布寺的普通僧人,但因其很有“眼色”会来事儿,颇受顿珠青睐,不经意间曾透露欲收其为徒,在索布寺的日常起居也由平措伺奉,这让平措着实兴奋了一番,也使他知道一些别人不知的内幕。其一就是整个索布寺的僧人都已被策反,成了顿珠的追随者,而索布寺则是他的落脚点之一。其二是顿珠早已来了西域,而且正在筹谋一件大事。其三是顿珠已将仁青活佛转往天竺关押。其四是顿珠在索布寺蹲守月余未见谢仁,已于三天前去往逻些运筹那件大事去了。

在强巴被斩后,顿珠就秘密潜入了西域,一方面处理善后,一方面在各寺庙间煽动串联,欲在西域郡干件“大事”,他向平措透露的也就这些,虽然不知这件大事具体是什么,但筹谋年余的绝不会是普通事件。生擒仁青活佛,是其增强说服力的措施之一,逼谢仁现身并顺手斩杀,是为了警告神洲修行界别多管闲事——既然数千年来双方井水不犯河水,那神洲修行人就不该掺合西域之事。

谢仁分析,这伙叛逃者之所以这么有恃无恐、野心膨胀,根源还是在于手中拥有了力量,或者是得到了某种势力的支持:在平措的记忆中,先后见过四名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与顿珠一道来到索布寺,顿珠对这四人都不似对旁人那般冷漠,伺奉这四人的规格也与顿珠等同,据此推断,这四人的身份地位应与顿珠相当,修为应也相差无几,否则无以得到如此特殊待遇。

顿珠目前掌握的力量能生擒仁青活佛,换言之,就算剩下三名活佛联手亦不能奈他何,在如今西域密宗式微的情况下,哪怕召集所有弟子,至多也就是个平局收场,西域密宗已无力阻止顿珠的“大事”,只要神洲修行人不介入,便可放手施为。

顿珠为了斩杀谢仁,确实也在索布寺逗留了一段时间,怎奈谢仁并非愣头青,先往滨海探寻了一番,还无意中得到了冈底斯教廷的援手,带了一个十二人战阵过来。目前看来,这十二人战阵将对这次事件起到决定性作用,暂时还不宜暴露。所幸此行行事还算谨慎,思前想后对方应还不知道有这么一股力量存在,唯一可能泄露战阵行踪的只有西方教廷的内部叛徒。

想通此节,谢仁向众人一道神念发送了搜魂所得,又向田忠询问此事是否做得隐秘可靠。

听了谢仁的讲述,田忠皱眉思索片刻道:“事涉福地摩,教廷此次派出力量严格控制了知情面,就连元老们都只知道将派出战阵前往东方,但派多少人、哪些人,何时派遣并未公布。不过……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泄密的可能。”

谢仁道:“搜魂所得消息还有两个有价值的,一个是知道了仁青活佛关押在天竺,再就是目前顿珠一伙已经去往了逻些。他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将西域郡偏远地区、滇北、川西等地的大小寺庙串联了一遍,最后才前往逻些行事,布局深远啊……平措所见为西方人已毋庸置疑,几可断定顿珠的帮手就是西方修士,我想请田兄率领战阵先行赶赴逻些,完成教廷赋予的使命。我立即赶去解救仁青活佛……若一周后我尚未去往逻些与诸位汇合,便请田兄回教廷复命……此事你们不宜牵扯过深。顿珠没了力量依仗,相信西域郡衙门能够处置应对,在此先行谢过诸位了。”

田忠道:“谢宗主不必客气,搜拿黑暗势力本就是教徒职责之一。事不宜迟,为防夜长梦多走漏消息后丢失线索,我们就此别过,预祝谢宗主此行顺利。”

谢仁抱拳道:“也预祝田兄一切顺利,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话音落点已腾身而起,驾遁光往天竺去了。

仁青活佛被生擒后,立即被送到了天竺关押。这是顿珠在索布寺炫耀武力时亲口所说,并言由他的师傅和两个师弟亲自看押。借此煽动蛊惑道:“西域密宗已经式微,不足以指引西域的广大信徒建立极乐净土。西域各寺应向朝廷表明态度,共倡迎回丹措,共襄西域释教盛事,重返曾经的辉煌。经营数年之后,更是有望光复中兴天竺释教,领袖天下释教群伦……”

在他的一番摆事实、讲道理、绘蓝图之下,响应提议愿意投靠麾下的寺庙和僧侣竟然不少。

……

话说半仙月余前乘船沿海岸线一路南下,待到从魔都上岸,却偏巧不巧的碰上神洲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整个神洲南部一片冰天雪地,荆襄、湘南、黔州、粤东、滇南、川西六郡受灾,其中尤以湘南、黔州、粤东和滇南北部灾情最重,路面凝冰数寸、无数电塔冻断、灾民生存维艰、交通陷入瘫痪——半仙回不了家了。

半仙得知灾情,急忙与家中联系,幸运的是家人皆无大碍,虽停水停电,但仍有煤炉可融冰化雪,最起码能吃上热食、未曾挨冻,半仙与家中报了平安,并言灾情过后便即回返。左右无事,便在浙东郡游玩起来,魔都府、金陵府、杭州府、苏州府……把知名的名胜古迹都浏览了一遍,也算是治愈一下由网恋到失恋所受的创伤吧。

虽说寒风略有凌冽,但他通了小周天,自然可做到寒暑不侵,并不畏惧那点寒冷。这家伙初通小周天,既兴奋又好奇,不管闹市还是景区,无论是行走或是坐卧,兴致来时总要巡行几圈。

这日来到苏州府七里山塘街,一边信步而行、一边左顾右盼,赏玩着两岸水乡景致、园林风光,冬日间少了风和日丽的明亮,却更显得亘古朦脓,别有一番韵味,不知不觉来到了虎丘公园。

虎丘若放在滇黔之地,仅仅是一座小山包,但在这一马平川的苏州府,又经历朝历代独具匠心的营造,融园林造景技艺于一体,可谓移步换景、步步不同,小丘中亦有陡峭之势,方寸间可见峰回路转。相传当年越王勾践曾将毕生搜集的名剑葬于此地——就在山顶那眼水池之中。故而,后人将那池水命名为“剑池”,又有后世书法大家王氏曾于剑池石壁上书蚕头燕尾的“虎丘剑池”而名声大噪。

此时半仙通了小周天,运用天眼神通已无早衰之虞,冬日寒冷、游人稀少,这家伙干脆双眼左看右看,一边行着小周天,一边举步前行。天眼所见与常人不同:虎丘之顶一道生发之气拔地升起,于极高处融入天地间,看来此处也是个福地啊……半仙不假思索的抬步往山顶行去,每块石刻真迹他都细细观摩、每处古址遗迹亦驻足感叹,看扮相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一路边走边看,登临虎丘之巅、剑池之畔,心念微动,忽感前方传来一道十分熟悉的神气波动——老谢?半仙疾走过去,绕过剑池前那道石门,沿池旁石山上的小径几经曲折登高,终于迎面撞上了神气波动的主人,怎么是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

半仙眼前一亮,顿时呆了,只因这小姑娘太美了!除了青青,他就没见过这么美的姑娘。就在那一刻,女鬼“芊芊”已从他心底烟消云散,被骗与失恋的双重创伤瞬间治愈,就这么直愣愣的盯着,甚至还流露出了一脸的……痴迷?  

待半仙回过神来,眼前早已空无一人,只有一声细若蚊蝇的“流氓!”在林泉间飘散……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失态与失礼,心中暗自懊恼:怎么就没搭上话呢?被骗与失恋的痛楚又席卷了回来:唉!有缘再见吧……

……

谢仁孤身前往天竺,从目前所知来看,他至少要面对丹措、穆克杰、朴金辉三名修行者。穆克杰据传已脱胎换骨,朴金辉则是易经洗髓的修为,而作为几人上师的丹措却仍是易经洗髓的境界。而在谢仁看来,丹措能易经洗髓已十分不易:他甘于背负背叛民族、背叛国家的骂名叛逃,说明其心中有很重的执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执念过重则妄念必多,妄念太多如何破妄?执念过重何能超脱?这或许就是丹措数十年修为无寸进的根源所在。

师的修为必强于弟子,否则何以为师呢?这样的想法是比较片面的,修行一途师尊的作用大体有三:传法、指引、点化,弟子修为境界赶超师尊的有很多,丹措及其弟子并非特例。

修行能有多大成就,决定因素是资质、悟性、心性,但这只是一个概率和可能,能否将这个可能变为现实,还要看机缘。比如青青,三百年脱胎换骨化为人形,之后避入洞天之中,她破关求证出神入化境界的机缘或许也就从此断绝了。是故修行人并非一味避世隐修、思索感悟就能得道成仙,道家更多的是主张入世,在红尘中历练、体悟,品世间百味方解超脱玄机。而福地洞天更多的时候,是供门人弟子渡劫用的,所以修行界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弟子入门,也就是求证五气朝元境界,已经为今后的修行筑下了根基,便需入世间行走、历练与体悟,经受红尘中的种种考验,通常师门会采取派下一些任务的方式,择优者入世。

这就形成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五气朝元前基本不正式收徒,只传予秘法,作记名弟子;求证五气朝元后方才行正式的典礼拜师,成为正传弟子,而刚刚成为正传弟子又要入世历练了。这既是师尊对弟子的考验——能否求证五气朝元而入门,也是弟子对师尊的检验——所下的神念心印能否正确指导弟子行止。这也是各修行宗门有兴有亡的原因之一,师尊不会教、弟子不争气,一派宗门很可能也就无声无息的消亡了。这也就解释了汉晋之时修行宗门林立,而传到现今却只剩十三大派——立宗千年以上方可称为大派。严格意义上说,丹鼎宗一门是已经断绝了的,只是各派感念丹鼎恩义,默认了这样的“隔代传承”,仍将丹鼎宗视作十三大派之一。而作为修行宗门,若按代计算,千年时间多则五六代传承,少则两三代,其实也并不长。

一年前斩杀强巴时,强巴是真人返璞之境,而顿珠、穆克杰与朴金辉一般,均还是易经洗髓的修为,短短一年这两人竟先后破关,难道是强巴的陨落刺激了他们?谢仁不得而知,只是就目前来看,虽说还有两枚剑符,但此去天竺也需小心行事,先得摸清楚情况、探清楚虚实才行。

谢仁自忖,需要探查的情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仁青活佛的具体关押地点和位置,根据西域边军提供的情报,丹措在天竺的住处有十余处,其中适宜于关押人质的地方就多达五处;而穆克杰与朴金辉是同丹措一同看守的,这个信息非常关键,只需逐个住处蹲守排查便能发现端倪。

二是穆克杰的具体情况,包括他的生活起居规律、个人癖好、家庭背景等,这家伙是唯一具备脱胎换骨修为的,谢仁准备摸清情况后找机会用剑符斩杀,务求隐秘设伏、一击必杀,而后迅速赶到关押地点制服其余两人,解救仁青活佛。

三是这师徒三人是否存在嫌隙旧怨,若能利用这些矛盾智取当然最好,硬碰硬斗法是下下之选。反正谢仁已经准备好了退出现役,完成这次任务就立马走人!

四是除了丹措、穆克杰和朴金辉,对方是否还有足够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帮手,也就是脱胎换骨,甚至更高境界者。若是有就异常棘手了,说不得两枚剑符都要用掉!

这是谢仁这些年作为参谋所培养出来的思维习惯:先弄清楚敌情,而后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系统的判断,再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行动方案,有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意思。往往每逢不可能之时,成可能之事。虽说大致有了个计划,但这次天竺之行,他确实心里没底,不知道将面对的敌人到底有多强,完成任务的难度又会有多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