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全真教主 > 第六回 今朝跪领本师诗 秘密玄机喜得知

第六回 今朝跪领本师诗 秘密玄机喜得知

小说:全真教主作者:沂山不肖生字数:6930更新时间 : 2020-08-09 20:57:00
 遵隆太上五千言,

  大道无名妙不传。

  一气包含天地髓,

  四时斡运岁辰玄。

  五行方阐阴阳位,

  二耀初分造化权。

  窈默昏冥非有说,

  自然秘密隐神仙。

  这是王重阳做的一首七绝《迟法师注道德经》,做为师传新入道弟子,最是合适。

  书接上回。话说,觉慧和尚听完老道长话语,立时脸色大变,遂即拔出铁铲,双手舞动起来,“呼呼”生风,带头往后便闯。忽土和阿里出虎也各自拔出弯刀,分左右擒住陈俊的两条手臂,舞着弯刀,在后面紧紧跟随。只苦了陈俊被人点了穴道,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只好任人摆布。

  “兀那秃驴泼贼,竟敢伤我大哥,你休走,且吃我一枪!”且说那“东山六虎”中的老二“霹雳虎”李铁枪脾气最是火爆,一见大哥被人打伤,心头早已火起,待见觉慧和尚转身要逃,哪里肯放,遂大喝一声,摇枪随后赶来。

  一干众人见这和尚凶悍,心中骇然,也不敢拦阻,四下里纷纷避让。

  觉慧杀得性起,双手舞动铁铲,犹如车轮一般,上下翻飞。正自奋力冲杀,陡听身后一声大喝,回头一看,却见李铁枪追到近前,不由心头火起,大吼一声,回身抢过来,双手抡起浑铁铲,一招“泰山压顶”劈头一铲,便向他的顶门打来。

  这一铲又快又狠,而且事出突然,李铁枪正自追赶,陡见觉慧猛然转身抡铲打来,想避已是不及,只得横下心来,使一招“霸王举鼎”,双手擎枪奋力上迎。耳轮中只听“嘡”的一声暴响,李铁枪酒盅粗细的浑铁枪杆竟生生的被他一铲打弯。幸亏枪杆是浑铁打造,倘若是木制枪杆的话,只怕早已打折,正中顶门了。饶是如此,李铁枪也是虎口震裂,铁枪险些脱手,“噔噔噔”地接连退了七八步,才一屁股做在了地上,手中兀自擎着那柄打弯的铁枪。

  觉慧一招得手,心中大喜,正要上前补上一铲,结果了李铁枪的性命,陡然间只听一声呼喝“住手!”,一个身影犹如鹰鹫一般“呼”地腾空而至,一道白光随即扫向自己的面门。觉慧吃了一惊,闪目一瞧,见正是那个老道长,人在空中,佛尘却向自己面门扫来。觉慧见他来势虽然迅捷,但是佛尘的尘丝终究是细软的锦丝,又听的来势劲风并不是十分刚猛,当下也不以为然,双手擎铲便是一挡,护住了面门。这一下,佛尘的尘丝正好缠住了铁铲的柄杆,老道长也同时落在地上。

  “撒手!”觉慧大吼一声,运足气力,双手擎铲向怀中猛拉,心想:“我这一扯之力,不下千斤,纵然夺不下你的佛尘,也会扯断你的尘丝!”哪知猛拉了一下,却见那个老道长纹丝不动,佛尘也没有扯断。这一下却让觉慧吃惊不小,赶紧运劲又是一扯,却觉劲力一松,老道长佛尘的尘丝竟自突然松了,觉慧一下子扯空,“噔噔噔”接连退了五六步,幸亏退到忽土和阿里出虎的身边时,两人伸手扶了一把,这才止住了脚步。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两个人这一交手,觉慧便知道,自己绝非这个老道长的敌手,当即脸色大变,大呼一声“风紧,扯乎!”双手舞动铁铲,带头转身便逃。忽土和阿里出虎见事不妙,也各自舞动弯刀,左右挟持着陈俊,在后面紧紧跟随。只见觉慧双手舞动铁铲,势如猛虎,在人群里左冲右突,哪里敢有人阻拦,不消片刻,竟被他杀出重围,飞也似的逃下山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各自清点了人数时,虽有几人受伤,但幸喜无人死亡。当即,有人提议道:“我等要劫昏君赵构的朝贡,现今被那贼秃得知消息,又被他逃脱,倘若告知金狗官府,我等却如之奈何?”这一语正中要害,众人一时语塞,没了计策。

  沉默良久,忽听一人朗声说道:“现下,当务之急,我们只能分头行事,方能稳住局势!”众人回头看时,见正是“东山六虎”中的老五“出林虎”辛弃疾。众人眼中一亮,目光一齐投了过去。

  辛弃疾面不改色,缓缓扫了众人一眼,接着说道:“那觉慧和尚已经得知了我们的计划,不但被他逃脱了,而且还拿了太行山的陈俊兄弟。现今,我们只能分出两拨人马,一路跟着去追击那贼秃,搭救陈俊兄弟,一路留下来按计划行事,如此方能稳住局势。但是……”说着,面露难色,又停了下来。

  “但是怎样?”有人按耐不住,追着问道。

  “但是,”辛弃疾接着说道,“我们大家的武功均都不是那觉慧和尚的对手,即便是追上了他,却又奈他怎的?”说完,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了那老道长。

  众人会意,随即有几人过去,向那老道长拜倒,揖首道:“老神仙武功盖世,一招便吓走了那觉慧贼秃,我等众人性命,具在老神仙手中,万望搭救则个!”

  老道长慌忙扶起几人,单掌打个问讯,揖礼道:“众位英雄且起身,贫道消受不起,但凡用的着处,尽说无妨!”

  辛弃疾会意的一笑,也过去拜谒道:“老前辈仙号怎的称呼?晚辈辛弃疾这厢有礼了!”

  老道长赶紧扶住他道:“辛英雄勿需多礼,贫道俗家姓林,你等只管唤我林老道好了。”

  辛弃疾笑道:“林前辈的宝号,小人怎敢直呼!只是追击那觉慧贼秃的重任,就全仰仗前辈了。”

  “这个自然。”林道长上下打量了一眼辛弃疾,点头微笑道,“我看辛居士少年英雄,足智多谋,日后必为将帅之才。不过,你眉宇间隐藏晦气,日后虽居人上,但恐有小人算计。贫道送你十六字真言,尔须谨记:遇僧须慎,见乱则返;遭馋须退,逢火则止。”

  辛弃疾不解,问道:“仙长语意深奥,小可不得其解?”

  林道长抚须笑道:“这个你只须谨记,日后自然便知!”说着,冲王世雄和李灵阳藏身处招手道,“你二人也出来吧!”

  王、李二人见已无法藏身,只得出来与众人相见。林道长向众人引见道:“这两个是我的徒弟,日后还仰仗各位英雄多多照应才是!”

  众人听说是林道长的徒弟,自然不敢怠慢,尽皆过来与王世雄和李灵阳见礼,显得甚是热诚。但见王世雄身着金国小史的官服时,群雄均感诧异,却也不便询问,心想:即是林道长的徒弟,自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在金国做细作的了。

  尤其是开山赵和李兴、杨俊三人,一见王世雄就是“醉仙居”见过的那个王害风,更是又惊又喜,过来见礼时还特意提起在店中的往事。王世雄自然识的三人,见礼时也是特意客套了一番。

  见过礼后,辛弃疾冲林道长揖礼道:“林前辈,事不宜迟,我们接着商议劫贡之事,你们三位负责追击那觉慧贼秃,只要保证这两天不让他通知官府和前来捣乱即可,剩下的事就看我们的了。”

  林道长欣然接受,道:“我们出家人抛头露面,多有不便,如此甚好。”说完,招呼王世雄和李灵阳,三个人便一起下山,展开轻功提纵之术,循着山路,追踪那觉慧和尚而去了。

  辛弃疾看着三个人下山走远,直到没了踪影,方始叹了一口气,道:“林道长真乃神人也,看其年龄恐怕也不下八旬有余了!”想起道长所赠十六字真言,仍是不解,心中嗟叹不已。书中代言,这十六字真言包含了天地玄机,暗谕着他的今后来生,他却只是不知。

  “东山六虎”中的老三“田间虎”刘溪忠接口说道:“老道长年逾八旬,仍然体魄强健,内力和轻功如此之高,真是叫人折服!”

  “是呀,年逾八旬的老人,内功高深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不过,身手却仍然能保持如此敏捷,轻功仍然如此高超,这就不得不教人敬佩了!”老六“卧山虎”邵进也忍不住插言道。

  辛弃疾沉思道:“非是我瞎猜,我看他不但武功高强,而且善于占卜推测,又自报说俗家姓林,不由令我想起先帝时期的一位道门高人!”

  “先帝时期的道门高人?”老大“穿山虎”耿京沉吟道,“五弟说的莫非是先帝时期的元妙先生吗?”

  老四“跛脚虎”张安国“嗤”地冷笑道:“什么元妙先生,道门中的占卜推测多半是故弄玄虚,五弟信他何来!再者说,民间传说那元妙先生不是早已经死了吗,怎么还有活在世上之理!”

  “哎呀,五弟,我等都是草莽粗人,多半不识文字,怎似你这个知书晓理的人?我看,当务之急,你还是先给出个主意,让我们夺了那昏君的朝贡才是!”老二“霹雳虎”李铁枪是个急躁性子,早已按耐不住,不由地催促起来。

  “是呀,早闻辛先生文武全才,足智多谋,就请出个法子则个!”有人也早已焦躁,赶紧附声附合。

  辛弃疾不急不躁,微微一笑,伸出二指,指指点点,说出一番言语,众人齐声叫好,这才引出:群雄设计劫朝贡,终南山前做战场。

         这边话头,暂且放下,只说林道长和王世雄、李灵阳三人,展开轻功提纵之术,飞身直奔山下追来,一直追到甘谷峰口,仍不见觉慧等人身影。林道长心下焦躁,一时情急,猛然引气吞声,突地一声长啸,声若林间虎啸,声震峰谷;又似巫山猿鸣,悠远回荡。王世雄和李灵阳听的也是心惊不已,知道这是敲山震虎之法,目的是吓退觉慧等人,不让他们去官府告密。

  甘谷峰口,官道上有三处岔道,西去凤翔府,东接京洮府,北上庆阳府。三人商议后,断定:觉慧等人西去凤翔府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过去凤翔府往西便是边关临洮府,再往西便是遥远、荒僻的西夏界内,几人绝不会去此方向;北上庆阳府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如需报告官府的话,只需去临近的京洮府即可,可必舍近求远的去庆阳府呢?最后,就只有往东去京洮府的可能性最大了。因为,甘河镇不但本就隶属京洮府管辖,而且距离最近,若去报告官府,到这里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三人商定以后,便各自展开轻功,一路朝东方追了下去。觉慧等人挟持着陈俊,本就跑不快,即便他们先行一步,若凭三个人的脚力,赶上他们也不是难事。但是,三个人一路急赶,一直追到京洮府城门下,也不见觉慧几人身影。再看四下城门紧闭,城墙上灯火点点,也不见有半点迹象。

  “莫非觉慧几人没来京洮府城?”三个人满是疑惑,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已是寅时过半,看东方天际已放鱼肚白,天色快亮了。

  三人商议后,决定先返回官道,查看一下有没有线索。刚到大道口,王世雄眼尖,就只见一物在朦胧晨光中一闪,似乎就在眼前不远。

  “林前辈,前面是什么东西?”王世雄招呼一声,三个人忙过去查看。到的近前细看,却原来是一支精致的短小金镖,镖头朝东,镖尾朝西,上面还系着一块细小红绸。

  王世雄捡起细看,只见镖身上刻有“太行陈”三个小字,心中不由一动,说道:“林前辈,李师兄,这支金镖想必是陈俊兄弟放下的。他有意把镖头朝东摆放,自然是要提醒我们,觉慧他们肯定是朝东去了。只是奇怪的是……”王世雄手捻着胡须,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他们不去京洮府衙报告,却偏偏往东去了,东边是华州,再往东便是河南府,难道他们想去中原?”

  林道长手捻须髯,沉吟道:“若依觉慧和尚的性格,遇此大事,他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除非,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让他顾所不及,所以才临时改变了主意的!”

  “不知还有什么样的大事,能让他如此着急?”李灵阳不解道。

  “此事有些怪异,我们且回终南山,待商议一个周全之策,再分头行事。”林道长无奈道。

  王世雄和李灵阳一时也无良策,只好同林道长先回终南山。待三人到达甘谷峰口时,天色已经大亮,终南山险峻和苍翠奇景尽在眼前。

  “此时群雄想必早已散去,我们也无需过去寻找了。你二人且随我回那洞中,我自有话说与你等。”林道长回头对王、李二人说完,便自顾头前走了。二人忙点头应“是”,紧随其后。

  林道长在头前引着二人,起初还走山路,最后钻进一条羊肠小径,七折八拐后来到一处悬崖前停住。

  王世雄定晴一看,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只见那悬崖陡如刀削,险峻无比,而且四下没有半点攀缘之物,只是在二、三丈处,自崖顶垂下一条粗大藤蔓,似是绳索一般,争奈恁般高处,寻常之人又如何上的去?

  看王世雄迟疑,林道长微微一笑,道:“为了攀此悬崖,贫道专门习练了一种轻功,名唤‘云梯纵’,你且随我来。”说着,右手抓住王世雄的一条胳膊,双脚猛地就地一顿,身形一纵,便跃起丈余高,不待下落,右脚猛地在崖壁上一蹬,身形借力一纵,又上升了丈余,不待下落,接着左脚在崖壁上一蹬,身形又是借力一纵,力道虽然不及第一次充足,但是仍然上升了数尺,最后右脚又是猛地一蹬崖壁,身形又纵起来了数尺,就犹如云鹤冲天一般冲天而起,一下子便跃到了藤蔓近前。林道长猛地伸出左手一把抓住藤蔓,口中大喝一声:“抓住藤条!”右手猛地一挥,便将王世雄硬生生甩过了头顶。

  王世雄被他扯着,只觉双脚离地,两耳生风,就犹如做梦一般,几个起纵便飞上了崖壁,猛然听的林道长大喝,看定眼前的藤蔓,赶紧双手抓住,双脚蹬着崖壁,上下交替着,攀上了崖顶。王世雄不由长吁了一口气,探头往崖下一看,只见崖壁上的林道长还依稀可见,崖下的李灵阳却模糊成了一个黑点,显见这悬崖不但陡峭,而且甚高,自己若没有林道长的帮助,万难攀的上来。想到此处,心中嗟叹不已。

  过不多时,林道长也爬上了崖顶。接着,李灵阳也陆续爬了上来,王世雄看他气色,脸不红,气不喘,显然是已得林道长真传,如法炮制,运用“云梯纵”的轻功之术上来的,不由心中暗叹:“李师兄年龄与我相仿,看来功夫却远在我之上,非我可及也!”

  王世雄举目四下打量,见这崖顶并不是山顶,而是半山腰一块突起的巨岩,往里是一个高大的洞口,再往上看,仍是悬崖峭壁,高不见顶。再看那洞口,宽高各有丈余,里面阳光充足,十分宽敞,竟然设有石桌、石凳,似是天然客厅一般。

  林道长引着二人走进洞来,在石桌前坐定,李灵阳对此地似是十分熟悉,径自到里面去烧水泡茶去了。王世雄仔细打量洞里情形,不仅宽敞明亮,而且空气流畅,四周都收拾的干净利落,石桌上面摆着各色茶具,洞壁两侧排列着十几盆秋菊、野桂等数种花卉,不时有阵阵花香扑鼻;再往里看,不远处竟有一个数尺方圆的小潭,水清见底,从洞顶的缝隙里,不时有水滴慢慢滴落潭中,叮咚作响,余音回荡,悠远深长。李灵阳正在潭边的一个火架上烧水,只见清烟凫凫,徐徐上升,却不向外飘,显然是洞顶有极好的透气之处;再往深处,是一个藤条编制的柴扉,里面光线稍暗,看的有些模糊,想必是卧室了。

  王世雄看得惊诧不已,暗自嗟叹,心想:“起先看李灵阳的住处清静幽雅,想不到林前辈的住处更是超凡脱俗,不可思量!”

  正自寻思处,李灵阳已烧好开水过来,沏好茶叶,给每人泡了一盏。只见烧水的乃是一只古香古色的精致铜壶,茶盏洁白如玉,茶水碧莹透亮,清香扑鼻,不待入口,便已泌人心脾。

  林道长端起茶碗,向王世雄礼让道:“王居士请用,这是贫道自制的藏茶,且请品尝。”

  王世雄平时也略懂茶道,端起茶盏,轻轻品了一口,只觉清香爽口,滋舌润喉,味道甘美无比,不由啧口赞道:“好茶,真乃好茶!素闻这藏茶最难,制时需以箬叶而畏香药,且性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度,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说完,一饮而尽,只觉舌津喉润,满口清香,回味无穷。

  林道长眼睛一亮,盯着他道:“王居士也晓的茶艺之道?”

  “睌辈闲暇之时,也偶读《禽经》、《茶录》,故此略知一二。”王世雄微笑道,“茶分色、香、味,制作分藏、炙、碾、罗,煮分侯汤、点茶。煮茶时,若未熟则沫浮,若过熟则茶沉,观茶色至蟹眼色时,则成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则不可辩,故日侯汤最难。点茶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沸。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

  李灵阳听的也是惊叹不已,赶紧又给他酙满一盏,忍不住赞道:“好,想不到王兄也是通晓茶艺,博学识广!”

  林道长手捻长须,打量着王世雄,沉吟片刻后,说道:“我看王居士天庭包满,冠眉凤目,乃是天性灵机之人,也是与我道家有缘之士。虽然先祖长寿,但是你日后如若泄露天机太多,恐怕也要折损阳寿。所以贫道赐你一句真言,尔须谨记!”说着,轻声吟道,“全真自悟,勿泄天机。”

  王世雄不解,赶紧抱拳作揖道:“原来前辈也是通晓玄学奥妙,推卜预算,晚辈愚顿,尚请见告!”

  “天机不可泄露,只能随缘,不可明示。”林道长笑道,“贫道少时多习《易经》和《推背》等玄学古籍,研精竭虑,历载积多,是故略懂阴阳八卦、推卜预算之术。等你日后也学会此术,切记我赐你的真言,不然因果循环,天理昭昭,破坏万物自然规律,泄露天机,自己所承受的因果报应也是非常严重的!”

  王世雄不由肃然起敬,赶紧站起身来,离开石凳,冲林道长深深作揖道:“前辈金玉良言,晚辈自当谨记!”

  “王居士不必多礼,且自坐了,我还有话说。”林道长微笑依然,招呼他坐下。王世雄不敢违拗,复回石凳坐定。

  林道长呷了一口茶,缓缓道:“贫道夜观星象,见有异样,恐天下将遭大变。又见你天生异相,算得你与我道家有缘,日后必成一派宗师,受万人敬仰。贫道年事已高,恐怕离渡天劫的时日已经不远了。为了我的毕生所学不致失传,如果王居士愿意的话,我想收你为关门弟子,继承我的衣钵,任你开宗立派,广收门徒,只希望你能将其发扬光大,能够世代流传,贫道平生所愿足矣!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世雄“啊”的一声惊呼,仓促之间,一时无语,竟然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了。

  这正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一朝跪拜承师恩。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注释:

  一、关于王重阳甘河证道,是得遇一道人赐酒赠经后,遂出家为道的,这一点是不荣置疑的。至于那道人是何方高人,尚不确定,至今仍是一个迷。对于甘河遇吕祖之说,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本书模棱两可的说是元妙先生,其实就是宋徽宗时期的林灵素。此人是北宋末年著名的道士,原名灵噩,字通叟,乃温州人氏,少时曾为苏东坡书童。宋徽宗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著有《释经诋诬道教议》一卷,《归正议》九卷。

  其实,林灵素是生卒于公元1075年至1119年的,因本书需要,才写进书中的。不过,关于林灵素之死,也只是民间传说,当时前往下诏书的大臣并未亲见,亦只是听他人诉说而已。如果当时隐姓埋名,荒称身死的话,也未为不可。

  二、本书在写作中,因为参考书目太多,所以不作一一列举,在此一并感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