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人世成局 > 第十六章:父子密谈

第十六章:父子密谈

小说:人世成局作者:恣意青衫字数:4016更新时间 : 2021-09-13 14:40:19
  飞马疾驰了数百里,一进城门,便有人迎了上去。

  “六哥,终于等到你了。”打马飞奔上来的是萧允和。

  萧允湛也不歇口气,便问:“情况如何?”

  “不好,玄衣司定了那两本书确实是太子所为。”

  萧允湛满眼震惊和愤怒,“怎么可能,太子为人磊落坦荡,他不会做这种蝇营狗苟之事。朱托怎么会如此胡来?那现在呢?”

  “现在?”萧允和冷笑一声,又摇了摇头,“更糟糕了。八弟见已是回天乏力,索性自行承担下所有罪责。他本以为他承担去,太子会有一条生路,却不知他非但没有救出太子,连自己也赔进去了。”

  “胡闹。”萧允湛脸色铁青,“他岂能如此糊涂,这样只会中了他人一石二鸟之计。七弟,你将此事原原本本说与我听。”

  萧允和细细地将这些时日来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又道:“所以我不敢轻举妄动,此时也不敢再去求情。”

  萧允湛道:“你做得对,梁氏一党故意制造出全朝唯太子马首是瞻,全力拥护太子的假象,无疑是将太子架在火上烤。你先回去,余下的事我知道怎么做。”

  萧允和见他已是胸有成竹,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你放心,我有分寸的。”说罢,拂去他紧抓的手,“你先回去,明日一早,自能得到消息。”

  萧允和向来对萧允湛为人行事深信不疑,听他这么说,一时如同心中大石沉入海底。

  ......

  康宁殿外,禁军护卫层层把守着。见萧允湛闯了上来,上前阻拦道:“翊王殿下,陛下有令:任何人都不见。”

  萧允湛生冷地一喝:“谁敢拦我?”对于这位这些年很少在京中露面的冷面皇子,光是听到他的名字碰触到他凌厉的眼神,便能让人生出一股惧意。众侍卫只被萧允湛那么一瞟,都不自觉地倒退了一步。

  “翊王殿下,陛下已经下令了,谁都不能进去。求殿下开恩,莫再为难末将。”那名开口的侍卫言辞间甚是恭敬。

  萧允湛冷冷扫射他们一眼,口气狠绝:“你们还是让本王进去,不然本王会硬闯的。”众侍卫提剑往前了一步,被他目光一阵犀利扫射,却又是不自觉地同时退却了一步。

  许是从哪里得了风声,北府军的一名将领三步并成两步地虎虎行来,半是威胁半是提醒地道:“翊王殿下,霁王殿下如今还被关在玄衣司里,翊王殿下确定要步他后尘吗?”

  萧允湛看他一眼,道:“你放心,本王心里有数,自当不会胡来。你们放我进去,父皇怪罪下来,有本王自行承担。”

  那军将拱手道:“请殿下通融,不是我们不放你进去,而是皇命在身,我们实在不能违背。”

  萧允湛正要开口,忽听殿门打开,李仁从里面出了来。

  “见过翊王殿下。”李仁朝萧允湛施了施礼。

  萧允湛道:“烦请李内侍向父皇通禀一声,就说允湛有军情要禀明。”

  “军情?殿下该不会是诓我吧?”李仁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态。

  “是军情,诓你做甚。”萧允湛望着李仁,斩钉截铁,眸色肃然。李仁被他的气势震慑住,不自觉地倒退一步。又思忖片刻,道:“既如此,那我这就去向陛下禀告。请殿下稍候片刻。”说罢,李仁又进了门去。不一时,便又见他出来,对萧允湛道:“请殿下进去。”

  ……

  满室的灯火依然掩盖不了这渗入心骨的颓朽之气,萧宗泽倚靠在懒塌之中,短短几日,眉目间竟流露出一派下世的气象。烛火微摇,一束束微火闪烁地令人心悸而又无助。萧允湛行了礼罢,萧宗泽冷冷地望着他,只说了一声平身,便再没说话。萧允湛扫了父亲一眼,只这么一眼,不觉让他心神搅扰。印象中,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父亲,他心中的父亲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威仪之态,从来没有今夜这般面容颓败。不觉间,对他多年来的憎恨不自觉地有所消减,心中一软,语气也跟着绵软不少,“禀父皇,儿臣刚从雍州回来,高康军队不断骚扰我边民,儿臣已经决定带兵一举踏平高康,请父皇恩准。”

  “踏平高康?”萧宗泽怔了怔,忽然一扫连日来的颓丧,身子直立起来,向前倾了又倾,目光灼灼地盯着萧允湛,正色地发问:“这么多年,朕一直让你试着进攻,你一直推说时机未到。难道如今时机已到吗?”

  “已到。”萧允湛只淡淡两个字,却说得鏦鏦铮铮。萧宗泽眉心轩动,以为自己身在梦中般不可置信,“你真能攻下来?”

  “势在必得。”萧允湛斩钉截铁。

  “怎么,忽然找到另一条突破口了?”

  萧允湛摇了摇头,“没有,儿臣找了几年,却始终没能找到另一块突破口,攻占高康唯一的突破口就是甲戌关。而只要将甲戌关破开,儿臣有十足把握这整个高康都是大梁的囊中之物。”

  萧宗泽的身子又再向前倾了一倾,又问:“那——还需增添多少兵力?”

  “仅攻占甲戌关,现有的兵力已够。”

  “什么?”萧宗泽完全不敢置信,“你不是一直说,以你二十万的军力还只能抵御而不能攻伐吗?”

  萧允湛道:“回父皇,儿臣一直在等待时机,如今时机已到,若要攻下甲戌关,儿臣已经做好损伤十万兵力的准备。”

  萧宗泽既惊且喜,“十万?仅仅十万的兵力就能换取一座甲戌关?”

  “是的,只要时机运用得当,攻取便不会太难。”

  “如何才是时机?甲戌关山道狭窄,他们又占据上峰,这些年你也到处在寻求其他的突破口却始终没找到。如今为何一夜之间你又有把握了?你是打算硬攻还是智取?”

  “一半硬攻一半智取。”

  “那你打算如何智取?”萧宗泽眉心间勃然焕发出一股精神气,多年来,他和这个儿子一直存有抹灭不了的心结,虽然父子间隔阂深刻,但他了解,这个儿子说出来的话,一向是一言九鼎的。

  萧允湛道:“儿臣当初之所以说无法攻破,是因为他们一直严加防范。”

  萧宗泽问:“那如今,他们松懈了吗?”

  萧允湛道:“现在没有,但是儿臣会让他们松懈。”

  萧宗泽的脸明显又生出一股失望,身子不自觉地向后仰了仰,又恢复了初时地懒怠,“那么,你是说你也没有完全把握?”

  “不,儿臣有十分的把握能攻下甲戌关。出发之前儿臣已经密令余昌和徐积钱潜入高康军内,到时可以里应外合。只是,儿臣需要父皇的配合。”

  “配合什么?快说。”

  “如今大梁正陷于多事之秋,儿臣前几日刚送完大哥才回雍州,如今又匆匆回京,他们定然会打探消息。再说,京中细作众多,太子之事想瞒必然也是瞒不住。”

  “这跟太子又有什么关系?”萧宗泽听得有些云里雾里。萧允湛忽然正色肃容,伏跪于地,重重叩了几个响头,然后道:“父皇容禀,儿臣想和父皇谈谈二哥的事情……”

  “你故意拐弯抹角,最终还是来给他求情的?”萧宗泽懒懒将身子往后靠,又恢复了之前的姿势,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似是早已洞悉他此来的目的。

  “儿臣要进攻甲戌关是真,为二哥求情也是真。”萧允湛见父亲眼里又重复一片冰冷,心知自己今日所讲已是势在必得,又道:“父皇明鉴,儿臣此来是为儿臣的二哥求情,并非为了太子。”

  萧宗泽怔了怔,一脸不解地望着他,“这又有什么区别?”

  萧允湛道:“我们几人皆是父皇骨肉,我们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父皇定是了然于心的。不然,父皇不会这么多天对所有人都一律不见,也没有立即治罪于太子和八弟。可见,太子藏书和允谦认罪之事父皇并不相信。”

  萧宗泽听着他的话,眉目触动,“你究竟想说什么。”

  “儿臣知道,父皇心目中的继任者需要有开疆拓土、平定天下的雄心,而非太子那样的守成君主。而太子,这些年也早已对皇位心灰意懒。既然如此,儿臣想了一个两全的主意,既顺了二哥的心也遂父皇的愿。”

  萧宗泽内心有些动容,但依然还是平静地望着自己这个儿子。他知道这个儿子向来刻意地避着自己,刻意地离自己远之又远,事实上,他也希望二人之间是这样的局面。多年来,父子之间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心照不宣。两人这么多年说过的话加起来都没有今夜的多,此前,他一直不懂允湛,也懒得去探究他的内心。只是,萧宗泽想不到最能看透自己的竟然是萧允湛。对于允湛,他心中有负疚、也有欣赏,此时倒也很想听听他的想法,便道:“你说——”

  ......

  子夜的宫城,灯火已经疏落。李仁身边的一名小内侍不住打着哈欠,被李仁狠狠瞪了瞪,那小内侍却浑不自知,望了望天阶月色,不禁嘀咕抱怨:“都这么晚了,翊王殿下在里头已有两个时辰了。我进宫以来,第一次见翊王殿下能和陛下说那么长时间的话哩。师傅,你说他们究竟在说什么啊?太子明日会不会就无罪释放了?”

  李仁又狠狠地瞪他:“都入宫这么久了,还是没学会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问。以后,要多做事,少说话。”

  那小内侍被李仁这么一阵教训,吓得乖乖闭口不敢再作声。正困顿间,却见萧允湛从里面出了来,脸上的神色一如此时的夜色,深邃黑沉。

  李仁望着他的背影,忽觉一阵怪异。转而,又小心地进入内殿。

  萧宗泽倚在榻上,双手支着额头。李仁见势,忙上前道:”陛下可是又犯头痛症了?“

  萧宗泽半晌没有应话。李仁本以为他没有听到,却不知突然间他重重叹了叹气,”有这么些儿子,朕又怎能不头痛。“

  忽然,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来,大叫道:”任九篱呢?他在哪里?“

  李仁有些诧异:”陛下,这几日任统领不当值,陛下日前令他休沐了。“

  萧宗泽道:“去,你去传他来,让他速来见朕。”

  “是。”李仁忙忙地下去传令。

  约莫半盏茶的光景,任九篱着急忙慌地前来,连身上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收拾齐整。一进殿内,急忙跪见。萧宗泽却不等他开口,忙下令道:“你速带人去翊王府,将翊王看押在他自己府里。记住,切记任何人都不能见他。还有,他府中的一律闲杂人等,也不许迈出府门半步。”

  “这——”任九篱呆了一呆,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

  萧宗泽见他还呆立着,一通冷喝:“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李仁见势,在一旁边使了个眼色边圆场道:“翊王殿下走有一时了,任统领这会去想必他刚回府。”

  任九篱鉴于日前的教训,当下也不敢再多问,只忙忙起身,向殿外行去。

  深宵的夜如同泼了一层浓墨,任九篱进了翊王府,询问了几名府中的下人,知道萧允湛从宫中回来,便直奔书房。任九篱带了一队兵马,果见书房内烛火点亮,光影影影绰绰地折射出一个身影,正是一身戎装的萧允湛。任九篱对着窗门道:“翊王殿下,九篱奉陛下之命前来守护殿下。劳烦这些时日殿下吃住都在书房内,殿下近日有什么需要只管跟九篱说,九篱会一一照办。”

  透过书房里灯火的映射,屋内的萧允湛一听这话,心中自是明了自己已被下了禁足令,点了点头,却是没开口说话。

  而与此同时的玄衣司里,太子萧允贤披着一身囚衣,正书写着什么,忽然抬头瞥见一身夜行衣的萧允湛,手中的笔忽然跌落在案。两日默认凝视了对方良久,太子忽然像是明白了他的来意,惨淡一笑,道:“六弟,你终于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