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人世成局 > 第十五章:无中生有

第十五章:无中生有

小说:人世成局作者:恣意青衫字数:4363更新时间 : 2021-09-13 14:39:36
  梦里,一道道刀光剑影,四周是一张张笑脸,那些人皆是一副欲置他于死地的模样。他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而太子身后,却有千军万马。面对这种情形,他知道今日自己将必死无疑。终于,他被那阵绝望刺痛,被那阵无助惊醒。醒来,心还在剧烈地跳动,久久无法平息。

  “什么时辰了?”他扶着脑袋问。很快,今夜值守的内侍李仁悄声掀开帷幔,轻声细气地回道:“回陛下,卯时一刻了,陛下方才才不过睡了两刻钟呢。”

  萧宗泽长长地“哦”了一声,蹙着眉,一副目龇欲裂的样子。

  李仁见了,小声问道:“陛下,要不要再传太医来?”

  萧宗泽摆了摆手,“都是庸医,无用。”

  李仁又试探地问:“那要不老奴遣人去请贵妃娘娘来吧?贵妃一出手,向来是立马见效。”

  萧宗泽还是摇摇头,但实在是头痛难支,又改了主意,“去请贵妃吧。”

  “是。”李仁应了声,便转身出去谴人去请梁氏前来。

  等待的间隙,萧宗泽问:“外面怎么样?今日又有谁来?”

  “睿王殿下、顺王殿下以及梁将军他们也都在外跪着。”

  萧宗泽满目诧异,一时竟忘了头痛,“他们也来求情?”

  “正是呢,一直跪着。”

  两人说话时,只听有人来禀:“贵妃娘娘到了。”

  “让她进来吧。”

  梁氏出身于岐黄世家,从小习得医术,近年来,萧宗泽大患小疾的基本都由她诊治,是以,她一直巩固着年轻时的盛宠。

  “嗯,爱妃的针当真比神丹妙药还管用。”扎完针,萧宗泽顿觉神清气爽了不少,神色逐渐愉悦。

  梁氏一脸忧心忡忡,道:“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怕臣妾解除不了陛下的病根。”

  萧宗泽知道她话里有话,脸色一紧,道:“听说,允廉他们也跪在宫门外求情?”

  梁氏一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顿时泣涕如雨下,“如今看来当初臣妾真的是太不自量力了,太子即便身陷囹圄,也能一呼百应,甚至那么多臣子为了他情愿死谏,情愿触怒逆鳞,这又岂是允廉能比的。”

  梁氏说着又抽噎了一阵,见萧宗泽铁青着脸又不吱声,又继续道:“陛下,臣妾昨夜已让我儿允廉和允申立下毒誓,日后断不能再跟太子为难。”

  萧宗泽哼了一声,“太子如今都身陷囹圄了,你还怕甚。”

  “正因为此次才让臣妾彻底看清,太子终究是太子,万民敬仰,全民爱戴。在朝在野他早已万众所向,臣妾恳求陛下早日将太子请出玄衣司,若不然,若不然……”梁氏支支吾吾着不肯再说下去。

  “若不然什么?”

  梁氏又伏头贴地,“陛下难道还看不出,如今天下,哪一个不愿为太子卖命?臣妾只是担心陛下。”

  萧宗泽听出梁氏话中之意,猛地又是一惊,脑海里开始清晰闪现出方才梦里的一幕幕。

  “陛下,求陛下早日让太子离了玄衣司吧,太子素来宅心仁厚,臣妾料想他日后定不会为难允廉和允申的。臣妾如今只期望陛下安好。”

  萧宗泽方才有所缓解的头痛症又开始发作,缓缓地对梁氏道:“你先出去吧。”

  “是。”梁氏说着便出去了。

  梁氏一出去,萧宗泽又吩咐李仁:“你亲自前去,传朕旨意让朱托可以审理太子案件了。”

  “是,老奴这就去。”

  李仁正迈出殿子,萧宗泽的声音忽然响在身后:“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李仁停伫了片刻,又折身回来,道:“陛下,老奴明白,打从贵妃娘娘出去,老奴便明白了。请陛下放心,老奴也会让朱大人明白的。”

  “嗯,去吧。”

  ……

  玄衣司森冷渗骨,李仁刚刚颁完口诏,朱托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脸上大有兴奋之意。李仁见他神色,道:“朱大人可明白陛下的意思?”

  朱托怔了怔,“陛下不就是让我开查太子之事吗?”

  李仁冷嗤一声:“朱大人,你可知近来陛下身边最得力的刘总管为何不在吗?”

  朱托又被怔住,明白李仁贵并非无话找话,“朱某愚钝,请李内侍指教。”

  李仁道:“刘总管这几日被陛下勒令休沐。还有任统领,他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也被陛下勒令休沐了。至于隽王霁王许大人他们如今都被禁足于府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就不用咱家多说了吧?”

  见朱托还是一脸愣怔,李仁只得继续点拨:“朱大人,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有可以化无,无也可以生有。你可明白?”

  朱托听了这话,越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仁见状,碰巧见前方庭院长着一颗参天大树,便指了指那棵树,对朱托道:“朱大人,前面那颗树上那根特别粗壮的枝,你可看到?”

  朱托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看了一会,便实话实答:“看到了。”

  李仁看了半晌,才幽幽地叹了口气,“那枝桠未免过于茁壮了,这会影响了整棵树的长势的。老树不老,正当壮,这枝桠未免有夺其芒之意,朱大人身上佩了剑,便将它砍去吧。”

  “好。”说罢,朱托便提起剑将那它砍了去。

  李仁道:“朱大人,这也是陛下的意思。该怎么做,你好好斟酌。”说罢,便离去了。

  “这……”直到李仁的身影消失在了视线里,朱托才回过味来捋清了李仁话中之意,一时身上汗毛直竖,脊背凉意透心,额头冷汗直冒,最后终于点了点头,眼中透着俱意,木讷地点着头,并自言自语着:“明白,我明白了。”

  ……

  萧允谦在房间里不住地踱步,焦躁地等待着齐胜带回的消息。终于,门被推开,齐胜的气还没喘匀,就开口道:“殿下,不好了,听说朱大人已查明了太子的案情,情况不妙。”

  “怎么不妙?”萧允谦脸色大变。

  “说是太子已经认罪了,那两本书是他派人去抢的。”

  “什么?”萧允谦想也没想,就要往外冲,却被齐胜拦住,“殿下,你不能出这个寝殿。”

  萧允谦倏地停了下来,一时冷静下来,想了想,对齐胜道:“你想办法去给太后宫中的茱萸递个消息,让皇祖母召我进宫。”

  “是。”齐胜立马便懂了萧允谦的意思,想也没多想,便应着声跑了出去。

  ……

  万昌宫的世界,仿佛隔绝在了尘世之外。太子的事,萧宗泽下令不得被太后知晓,所以万昌宫的宫人一直小心谨慎着,不敢透露半点风声。

  今年还不满六岁的小世子萧灏是萧允湛的孩子,因生母难产亡故,萧允湛又常年驻军在外,太后便将孩子接进宫中照看。

  这日,萧灏在庭院挽弓搭箭,身后跟着多名小内侍,茱萸站在他对面,偷偷地给他打了个眼色后,便进到内殿去了。萧灏又射了会箭,几次不中。忽然丢开弓箭,“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身后的内侍不明所以,见他忽然没来由地大哭,一时慌乱地跑了上来前呼后拥着,又生怕太后听到责罚,七嘴八舌地哄了起来。哪知萧灏却越哭越厉害,越哭越大声,直至声音传到了内殿。茱萸听到,“咦”了一声,故意大声问道:“小世子怎么了?怎么哭了?”

  “什么?”太后忙让茱萸放下手中的汤药,“快去,你快去看看,可不是摔着了吧?”

  “是。”茱萸说着又匆匆赶了出去。

  一时,几人闹哄哄地将萧灏簇拥着回来,太后这些时日以来眼睛已能模糊看清些许东西,见他不像是摔倒的样子,便放了心。道:“灏儿,到太祖母这里来。”

  萧灏走了过去,太后抚摩着他,“告诉太祖母,你是怎么了?”

  萧灏抽抽噎噎地道:“灏儿,灏儿想父王了。”

  “哎。”太后哀叹了一声,“你父王啊,过些时日就回来了。”

  “父王离去前曾说给灏儿做一副弓箭的,太祖母,父王什么时候能回来?”

  太后望向茱萸,问:“这后面有什么节没有?”

  “中秋节已过,就等过年了。”

  “不嘛不嘛,太祖母,八叔曾经也答应灏儿,教灏儿习箭的,灏儿也想八叔。”

  太后终于笑了,“想见八叔容易,我让洪福去他府里请他来不就是了。”

  一旁的内侍听罢,脸色微变,正想找个托词,只听茱萸道:“洪福,太后让你去你便去吧。”

  洪福应声说“是”,边走边又努努嘴向茱萸打了个眼色,茱萸理会,跟着他走出了内室。

  出了内室,洪福便问:“姑姑,这可怎么好,陛下是下令了将霁王殿下禁足的。”

  茱萸道:“陛下下的是陛下的令,可太后并不知情,太后让你去请霁王,你只能听太后的。没事,若查问起来,由我来担待,你只管去便好。”

  洪福得了她这句,便安心去了。

  霁王府里,齐胜兴冲冲地跑进来,“殿下,来了来了,太后真的派人来了。”

  “好。”萧允谦咬着后槽牙,从嘴里狠狠地蹦出这个字。

  齐胜看他神色,忽觉不对,碰上他的双眸,见他眸色深沉如冰,不觉到抽一口凉气,这才惊觉自己一直没问过萧允谦进宫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便问:“殿下,你进宫要做什么?”

  萧允谦回过神来,“还能做什么,太后让我做什么便做什么。”说罢,他终于推开了这扇几天不曾开过的大门。

  内侍洪福已等在车驾旁,萧允谦上了马车,车马疾驰而行。

  霁王府和宫城不过一条街的距离,萧允谦一进宫城,便令驱车人坐车,自己驱车而行。洪福先是满心疑惑,又见他驱车的方向不对,行了一路,终于忍不住喊道:“殿下,咱们不往这条路去?”

  萧允谦听到,索性弃车而去。

  “殿下,你要去哪里?殿下别忘了是太后传你入宫的?”洪福在后头焦急地大喊,萧允谦却是当根本当没听到,只管自己飞奔而去。

  洪福跺了跺脚,终于恍然明白,对驱车人道:“遭了,要出大事了。快,赶紧告诉茱萸姑姑。”

  ……

  千言殿前,密密麻麻地跪着众多大臣,此时已将近酉时,大臣们皆有些体力不支。

  忽然,有洪亮如钟的声音响起:“父皇容禀,那两本书是儿臣遣人去拿的,为的是将四鸿揽入太子麾下。请父皇彻查。请父皇容禀……”萧允谦跪在几名皇子旁边,一遍又一遍地复述着方才的话。

  众大臣一时哗然,有人上前想阻止他,却根本没有插嘴的余地。颜候前两日因死谏而亡故,许峥嵘等人因为前几日不吃不喝不肯离去而最终昏倒于千言殿外,此时已被勒令不得再进宫。

  又喊了一阵,在他身旁的萧允廉道:“八弟,我知道你救太子心切,但不必凡事往自己身上揽,我们再想其他办法便好。”

  萧允谦理都没理他,却忽然又改了说辞:“请父皇明查,东骁营的戴晋呈,西骁营的武定皆跟儿臣相熟,父皇一查便可知。”

  “怎么回事?”众臣一时难辨真假,皆小声嘀咕,纷纷议论。

  唯独萧允谦,依然一副万事不闻的样子,依然一遍一遍地道:“父皇容禀,那两本书是儿臣去拿的……”

  终于,殿门开了,出来的是李仁,“霁王殿下,陛下请你进去。”

  殿门大开,萧允谦直冲进去,一个飞奔,一下子就跪倒在梁帝的面前。

  “父皇,那两本书是儿臣谴人拿的,儿臣知道太子不会要这两本书,便擅自将那两本书送到太子府里准备先藏着,日后再做打算。此事太子一概不知,是儿臣一人的过错。请父皇彻查。”说罢,他重重地磕下头去。

  萧宗泽此前万没料到萧允谦会一力承担罪责,一时又怒又惊,却也竭力保持冷静,“你从小养在皇后膝下,也是太子照看着你长大的.但此事涉及重大,如此罪责,你犯不着替他人承担。”

  萧允谦道:“儿臣并非替人承担。当初,是儿臣过于担忧太子,便擅自替他做主。那夜,儿臣得知那两本书在江流,生怕被有心人夺了去,便萌生替太子去抢夺的想法。包括戴晋呈和武定,也是儿臣暗中说通的。此事儿臣多说无益,父皇一查便知。”

  “你——你——”萧宗泽半信半疑,一下子又惊又怒。直立起身来,颤着手发出两声,终于支立不住,重重地,身子颓然倒在了龙座上。

  “陛下,陛下——”李仁贵慌乱地跑上去一把将他扶住,见他气又有些不顺,忙又拿出一颗药丸塞到他嘴里。待得梁帝气又顺了些,他才推开李仁贵,欺身向前开口道:“你所说是否属实?”

  萧允谦道:“父皇若不信,可以让任九篱前来作证。”

  “任九篱?他跟此事何干?”

  萧允谦道:“郭本和夜哭二人,是我将他们引进宫去的,父皇若不信,可问任九篱。”

  萧宗泽冷冷地道:“来人呐,先将霁王押下去,关到玄衣司。”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