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唐朝奇女子之鱼玄机 > 第十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第十七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小说:唐朝奇女子之鱼玄机作者:半柳斜阳字数:2851更新时间 : 2020-12-26 20:10:55
  邱姐儿走后,幼薇独自一人度过了平生最寒冷、最孤独的一个冬天。虽有温歧的书信慰藉,但到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让她愈发地觉得世事无常。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而人生在世,为欢几何?倒不如像道家所说,得道成仙,远离这苦恼的尘世。因而对道教的典籍和名胜更加入迷了。

  冬去春来,幼薇趁着阳春三月的和暖天气去崇真观游玩。正赶上新科及第的进士们挥毫泼墨,在崇真观南楼题诗。这些进士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因而下笔刚劲,一字一句如银钩一般嵌进木柱之中。

  他们的笑声,议论声,如响鼓重锤一般,令旁观的幼薇羡慕不已。这位“才媛诗圣”心中怅然若失,她满怀雄才大志,却无法与须眉一争高下,否则以她的才情,难道不能金榜题名,蟾宫折桂吗?想到这里,她又羡又气,也提笔写下了一首: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之后遗憾地离开了。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走后不久,新科状元李亿也来此游玩,在众多遒劲粗豪的书法中一眼见到这俊秀却不失磅礴之气的小楷,心中顿生疑窦。再细细一看她的诗句,只恨不得立时三刻找来这位女子,与她畅谈一番才好。

  彼时他二人都不知道,天上那位月老的红线,就借着幼薇的这首诗,将他们拴在了一起。可惜啊,使君已有妇,罗敷未有夫,这样不平等的结合,势必是悲剧一场。

  没几日,温歧回到了京城。他知道幼薇这些日子过得孤独,便叫上了素日的好友,安排了一桌宴席,为她排忧解愁。又得知李亿恰巧是他一个朋友的小舅子,本来就有意与他结交,这下正中下怀,一并请来,倒省了不少事儿。

  宴会这天,温歧将出席的人一一介绍给李亿,众人寒暄了一番后便坐下入席。这时只见一位袅袅婷婷的女子款款而来,那周身的气度令在场的男子们都移不开眼睛。

  幼薇朝着众人福了福身:小女鱼幼薇,是温先生的弟子,今日得见各位才子,实乃三生有幸。她声音如空谷幽兰,悠扬婉转。听得她就是那日题诗的女子,李亿欣喜得失了神。

  温歧介绍道:这位便是新科状元。她抬起头朝他望去,只见他以玉冠束发,春光映在他的面颊上,更显得他明眸皓齿。他笑时如三月的春风,能吹走漫天的烦忧;他不笑时如冬日的暖阳,能融化满天的风雪。

  此刻,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似笑非笑地瞧着幼薇,好像戏台子上走下来的风流俏公子,直看得幼薇无处藏身,只好到他的眼中去。倏地红了脸,心下像有一头小鹿砰砰地撞,直撞得她手足无措;又像有只小猫爪,抓得她心痒难耐。她羞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执着帕子,半遮半掩,只是她那秋水一般的眸子,一刻也未曾离开过这位才貌双全的状元郎。

  见他二人这般举止,立刻明白过来,“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朽今日做了你们的媒人,也不算托大吧。”说着便拉着幼薇坐在了李亿的下首。二人自见面以来一言未发,此刻由着温歧打趣儿,李亿未置可否,幼薇半推半就,两人全当默认了似的。

  在场的都拍手称贺:才子佳人,果真妙极!

  幼薇臊得不行,把头埋得更深了,谁料这位状元郎却是个很解风情的。一见了幼薇,便把个三魂七魄都附在了她身上,起了偷香之念。悄悄地在桌子底下捉住了幼薇的手,说道:“你手怎么这样冷?快吃杯酒暖暖。”说着便为她倒了一杯,亲自捧到她嘴边。那自然而然的举止,落在旁人眼中,好像他们不是初见,而是认识了许久似的。这些文人雅客,最喜成人之美,大伙儿顺水推舟,直催二人早日结成连理。

  幼薇虽然不像闺阁小姐那般守礼教,到底也是胆小的,要说句情话尚且怕人听见,岂有青天白日在各位相公的眼皮子底下与初见的男子行那苟且之事的道理?当即抽回了手,以丝帕掩面,离席避开了。

  李亿见此,有心追出去,只是碍于颜面,总不好当场抛下诸位相公,跟着人家女孩子离去。站起身来复又坐下,讪讪地笑了笑,接着与大家谈词论曲儿了。然则他身在“曹营”,心却早随着那一抹倩影飞出去了。

  自此之后,幼薇的面孔便在李亿的脑中盘桓不断,他常常一人对着水阁画栏走来走去,又不许一人近身。直到从温歧那里打听得幼薇的住所,也不顾自己的身份地位,也不闻家务公事,竟像小孩子撒赖一般,日日守在人家门前。

  话说幼薇那日逃开,一来出于仓皇,二来迫于畏惧,原不是真心拒绝他,回到家中难免懊悔。不想见他日日相守,如此真心,暗中欢喜,这样才貌双绝之人,真真是不可多得的。有心与他传情,只是恐怕说出口来,被糊涂的人听了去,生出许多是非。

  一日午后,幼薇朝着湖心亭走去,门外的李亿见朝思暮想的人儿终于出了门,亦步亦趋跟在后面。一男一女到了湖心亭的水阁上,二人都不想再孤凭画阁,独倚雕栏。李亿急着表明心迹,只是佳人不语,直教他面红耳赤,抓耳挠腮。幼薇见他这番模样,心下了然,又见阁下碧波荡漾,便想起之前不知从何处看来的一首七言绝句,誊在绢子上,丢给了他。诗曰:

  绿波摇漾最关情,何事虚无变有形?

  非是避花偏就影,只愁花动动金铃。

  李亿见了,喜出望外,也和她一首,诗曰:

  惜春虽爱影横斜,到底如看梦里花。

  但得冰肌亲玉骨,莫将修短问韶华。

  幼薇见了此诗,虽然恼他词语轻佻,但他亲近之意已表露无疑,便写了几句恳切的情辞,希望与他订下婚姻之约,而不是露水之缘。故又写道:愿深“寤寐”之求,勿惜“参差”之采。

  李亿见了,几步走上来,一把将幼薇搂在怀中,再不问她愿不愿意。你只看她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便知她对这门“亲事”是欢喜的。

  李亿不在意幼薇父母双亡,也不在意众人议论她是“娼家之女”,自然了,他也没有告知幼薇自己已有妻室。男人的世界里,只有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至于三妻四妾共侍一夫的苦,他们哪里晓得。即便晓得,也与他们无关。家中那位“河东狮”,依仗着自己的出身,向来是霸道惯了的,哪及幼薇这初经人事的柔情妩媚。

  落入情爱中不能自拔的幼薇,只知道眼前这位公子,给了她爱护,给了她依靠,将在身子给了他以后,她的心也给了他了。而这世上的姑娘皆是傻的,即便是她,也难逃情劫。与他行周公之礼时,竟忘了父母的嘱咐,夫子的教导,一无父母之命,二无媒妁之言,甚至不问他家中是否已有妻子,只凭着他一张嘴,几句承诺,一顶小轿,糊里糊涂就入了他的别院。

  这也怨不得幼薇,她父母早亡,面对男子诱惑之时误人与她分析利弊,只恨那自称是她先生的温八叉,明知李亿娶了个世家大族的女子,还让幼薇羊入虎口。也许在他眼中,李亿一妻一妾,享尽齐人之福,幼薇又得了依靠,这原本是极好的。可他偏生忘了,这做妾也是要正经入门,敬夫人一杯妾室茶的,如今幼薇无名无分,只做一个外室,这又算是什么事儿呢?

  刚得了幼薇的李亿,对她倒也十分殷勤,软玉温存,柔情蜜意,芙蓉帐暖,夜夜春宵,只哄得幼薇不知这世间还有负心汉了。李亿也毫不遮掩,带着她去打球、宴饮、郊游,每每露面,才貌过人的幼薇总能博得一片赞誉。这不仅让李亿觉得面上有光,连幼薇的心也大大地得到了满足。

  本来嘛,是人都喜欢被称赞,更何况她这样的出身,又自诩身负才华,平生最期待的就是这些才子的赞誉。她可以一日不进食,却不能一日不作诗。既作了诗,难道只是誊于闺阁之中,不想为众人知道的?

  眼前的日子太过快乐顺遂,以至于他们得意忘形,饶是读了那么多书,却也忘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道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