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唐朝奇女子之鱼玄机 > 第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第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小说:唐朝奇女子之鱼玄机作者:半柳斜阳字数:4904更新时间 : 2020-12-25 22:39:54
  “夫君,不要走,不要丢下我们,啊!”

  “娘,娘,你醒醒,又做噩梦了?可是梦见爹爹了?”

  张氏从睡梦中惊坐而起,恍惚间竟不知今夕何夕,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幼薇见母亲怔住了神,忙忙摇摇她的身子,唤她:“娘,娘你看看我,你别吓我啊,娘!”

  张氏听得女儿带了哭腔的呼唤,渐渐回过神儿来,摸着幼薇的头,将她揽入怀中,“薇儿别怕,娘只是做了个噩梦,不碍得。”

  幼薇闻着母亲身上的茉莉花香,抓着母亲因浆洗缝补而早就不再光滑柔软的手,心疼地道:“娘是太累了,女儿不上学堂了,娘也别再去那地方了,咱们娘俩儿在家做做女工,女儿也像父亲从前一样,写字卖画,女儿笔法虽嫩,但糊口应该不成问题。”

  “那怎么行,你是娘的掌上明珠,眼见你的学问日日精进,怎好半路荒废,若如此,咱娘俩前些年的苦岂不是白吃了?断断不可!你别担心,娘没事的,你睡吧。”

  幼薇见母亲态度坚决,只说了句:“其实,如今女儿拜为书儒做师父,那学堂上不上也不打紧。”

  “你说的可是那位温先生?娘看得出来,你得仰仗他。想来他的学问是差不了的,有他指点你,也是我们母女的福气。只是再如何好,他终究是个男人,不好与他走得太近,免得旁人生出闲话来,女儿家的清誉最是要紧,娘如今这活计已然将你带累了,切不可再生是非了呀。”

  “娘,你放心,女儿有分寸的。”

  二人复又睡下,幼薇想起母亲近日举止确实有些反常,不仅衣服洗得格外勤,还日日早起上妆,晚上定要哄着她睡了才肯躺下。

  眼珠转了转,小大人似的自以为洞悉了一切,“母亲一定是有什么猫腻!莫不是她与李伯伯两情相悦,却不好意思告诉我,怕我阻拦?”遂体贴地道,“娘,父亲去了也三年了,我见李伯伯对你很上心,你们二人也颇有默契,若能走到一起,你也不用那么累了。”

  “这孩子,胡诌什么!娘这辈子只认你爹一人。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怎可改嫁他人,真是越说越没边儿了。何况你李伯伯的夫人对我们诸多照顾,我哪能做那夺人所爱,恩将仇报的事情。快睡吧,莫要再胡思乱想了。”

  两人谁也不再说话,看似睡了,其实各怀心事。

  幼薇想着如何能为母亲分担压力,张氏却暗暗疑惑,为何今日总是梦到夫君。若说是想他想得紧了,可是头两年夫君刚去时也没见他频繁入梦,只怕是我阳寿将近,夫君在唤我?果真如此,要早日为薇儿做下打算,免得我一去,使她一人孤苦无依。没娘的孩子,再有才情又如何,父母俱丧,是不祥之身啊。哪个讲究的人愿意求娶呢?

  这样想着,第二日一早,张氏一见到邱姐儿就行了跪拜大礼,可把邱姐儿吓得不轻,手忙脚乱把她扶起来:“你这是做什么?可是出了人命官司?”

  张氏本来一脸严肃,被邱姐儿这一问,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成月只说我是个软柿子,闷葫芦。我这脾性,别人不来欺负我就是我的运气了,我怎会招惹上人命官司?”

  “那你还不快点起来,青天白日的这番作派,你是要折我的寿不成?”说着便要薅张氏的胳膊,张氏拉她起来。张氏只是不依,“我今日有要是想托,你是听我说完,我再起来也不迟”。

  邱姐儿知道张氏素日就这毛病,脾气是软,却很犟。她认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便也不再拉扯,由着她说完。

  “我近日不知怎得,总是神恩倦怠,夜里常常心悸盗汗,睡梦之中又总梦见幼薇她爹,最怕人的是,我身子底下添了下红之症,小半年了也没好全。不知是不是我常年浆洗红楼这些姑娘们衣物的缘故,也染上了那种病。

  她爹在时曾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未知生,焉知死。神佛之事我也不好议论,我只怕是寿数到了,她爹来叫我了。我这一生,夫妻恩爱,女儿也乖巧,我并无遗憾。外人那些不堪的议论,薇儿常劝我听过且过,如今我也不在意了,只是这薇儿我着实放心不下,若有一日我去了,望你念在你我多年情谊,保她平安长大,待到她及笄之时,为她寻一门正经婚事,不求富贵无极,但求安康喜乐。”

  邱姐儿听了,红了眼眶:“我这身子早不适合生育了,薇儿是我看着长大的,就如同我的女儿一般,我疼她和你也是一样的。你放心,有我一日,必不使她受冻挨饿,至于婚事,我到底不是她的亲娘,还要你好好的活着,为她选上女婿,看着她嫁人,不过两三年功夫,到那时,你便可离了这里,含颔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岂不美哉,休要再胡思乱想了,你说身上不好,我这就叫莺儿去叫大夫,咱们好生地看上一看,开两剂药调理调理也就好了。哪里严重到竟要托孤了呢。难不成你也要学那刘玄德,把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推给我,自己倒去享乐了?”

  一番话说完,张氏也笑了,知她是为宽解自己,便道:“你所言不无道理,只是治得病治不得命。常言道: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这生死之事,不过一夕之间,谁又能说得清呢?”

  也不知是这张氏通了神鬼,竟一语成谶;还是她长年劳苦,加上思念鱼秀才成疾,虽然一直吃着药调理,邱姐儿也求了妈妈给她少派一点活计,但在这番恳谈三个月后,张氏还是在一个夜里撒手人寰了。

  待到幼薇醒来,张氏这身子都凉了。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幼薇也不知,平时与她说说笑笑,一声咳嗽都没有的母亲,怎么就突然去了呢。

  她觉察到母亲近日来贴身衣物洗得很勤,以为她是人到中年越发爱干净了,哪里知道娘亲是染了妇人之症呢!也是她粗心大意,张氏的脸一天比一天苍白,全靠胭脂水粉衬着,她也糊里糊涂地觉着母亲是为李伯伯这个“悦己者”而容的。就连娘一直骗她说是在吃养颜药她居然也相信了!

  直到张氏下葬,邱姐儿陪着幼薇回了家中,抚着母亲为她绣了一半的嫁衣,她才怔怔开口:“干娘,这不是真的吧,娘前几天还念叨着去吃桂花糕呢,你快掐我一下,让我醒过来,我这一定是在做梦。都怪我,我对娘关心得不够,竟然不知她是病了,要靠胭脂来撑气色,不是想要嫁给李伯伯。我是个不孝的女儿!”邱姐闻言,抱着幼薇,心肝肉地唤着,叫人好不伤心。

  张氏去后,幼薇一时也无心学习,加上没有进项交高额的费用,便不再上学堂了,只跟着邱姐儿在红楼里,由莺儿照料。把一个沉鱼落雁的大姑娘放在烟花柳巷之地确实不妥,可邱姐儿怕幼薇一时接受不了母亲已去的事实做了傻事,她自己要去接客,实在无暇顾及,只得暂时如此。邱姐儿吩咐幼薇不要出这个屋子,饭菜会有莺儿送来,又在小隔间里置了恭桶,如此细心安排,只怕她会被歹人瞧上。

  幼薇整日在房中闷着,实在无趣,央了莺儿给她寻了一把旧琴,抚琴解闷,倒也稍解郁结。一日幼薇自弹自唱,念起了李煜的《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离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感怀身世,动情之处,声音呜咽,让人颇为动容。谁知正在伤心处,门外忽然传来一个男声:姑娘好才华,不知是否能赏脸一聚?

  幼薇愣住了:“这不是后院嘛,你是何人?”

  “在下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听闻姑娘琴声悲伤,情不自禁出言,还请姑娘海涵。”

  “既是举子,为何到这儿来,快快回去温书吧。”

  正说着,莺儿来送饭了,这男人见到莺儿忙问:“敢问门中是何方仙女,不知小生是否有幸得以一见?”

  莺儿在红楼待了这十三四年,也见惯了世面,虽然心惊,面上仍不着痕迹:“公子怎得不知,这是我我家小姐,名唤邱姐儿的,她今日染了风寒,不便见客,公子改日再来吧。只是这后院厨房、茅厕俱在,公子还是少来为妙,免得脏了您的鞋袜。”

  “如此,我改日再来”。

  莺儿见他转身走了,长舒了一口气,见左右没人,方才推开了门,拍着胸口道:“吓死我了,薇儿你怎得如此不小心,今日唬了他去,来日他若来找邱姐儿,发现不是,露了破绽,可如何是好?都是我的不是,我本不该给你寻来这把破琴,这劳什子,若害了你的清白,我可没脸活着了”。

  说着也不管同样惊魂未定的幼薇,放下食盒便去前院儿寻了邱姐将此事告知,并自请责罚,“此刻不是罚你的时候,好在你今日机灵,糊弄了过去,只是薇儿断断不能留在这里了。否则明日他若再来,可如何收场呢?”

  主仆俩一商量,连夜将幼薇送回了她的老宅,又留下十两纹银,“你先用着,我与莺儿再来看你一次。红楼你不能再去了。一人在家,凡事都要小心呐。我有心将莺儿留下照料你,可她同我一样,身契都在妈妈那里,不是个自由的人。你若有事,就托你李伯伯来寻我。想来有你李伯伯照应,那些小痞子也不能把你怎样。”

  这厢邱姐儿和莺儿回了红楼,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睡了半夜。第二日上午,红楼刚刚开门,昨日那个自称举子的男人便拿出一锭金子,指名要见邱姐儿。妈妈见了金子,眉开眼笑,“想来今天是个好日子,一大早生意就这么好,怪不得喜鹊叽叽喳喳在窗前直叫呢。只是这邱姐儿不知几时竟有如此神通,哄得这小公子这么迫不及待。”

  她忙不迭地喊着:“邱儿,邱儿,快来,接客啦!”

  妈妈这一嗓子很是亮堂,引得别的姑娘都眼红起来。“一把年纪了,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还这么风骚。”

  邱姐儿和莺儿听得妈妈的呼喊,当下苦不堪言,心知是来者不善。莺儿为了圆谎,给她梳了个年轻女子的发髻,希望可以蒙混过关。谁料邱姐儿见了那人,只一个行礼,开口唤了声“见过公子”,就露了破绽。邱姐儿三十出头的声音与豆蔻年华的姑娘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呢?

  “你打量我们公子好糊弄是吗?你不是邱姐儿。”说话的是男子身边跟着的小厮。

  妈妈闻言也疑惑了,“这就是邱姐儿,如假包换。”

  “你当本公子是聋子吗?昨日说话的声音娇翠欲滴,段不是这染了风尘的声音。你们把她藏到哪里去了?快叫她出来,本公子可是想了她一夜。”

  “你们可知这位是谁?这可是直隶总督的外甥。还不快快交出那位姑娘来,你这红楼是不想要了嘛?”

  妈妈这些年见惯了威胁,虽然放缓了声音,内里却是不怕的。这些世家公子虽横,但将声名看得极重,凭他是谁,若为寻一位青楼女子而大打出手,传出去也于名声有碍。妈妈也不知他为何点名来找邱姐儿,又为何见到了邱姐儿却咬定她不是,只是眼下不好盘问,先打发了这位小爷是正经。因而陪笑道:

  “公子想是贵人事忙,一时记差了。若是看不上邱姐儿,我们这儿还有不少姑娘,各个花容月貌。爷您赏脸挑挑,看看可有入得了眼的?”

  “如此说来,你是打定主意不肯将真人交出来了?”

  “不敢,不敢,实是我这红楼只这一个邱姐儿。”

  “如此,休怪我不客气了。给我搜,尤其是后院,仔仔细细,断不能放过每一个角落。”下人们得了命令,顷刻之间将这红楼闹了个鸡飞狗跳,一刻钟后,下人来报:

  “公子,后院真没有姑娘。”

  “哼!算你们厉害,藏得巧。只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小爷我看中的人,岂能逃出我的手心?我们先走,明日再来!”

  说罢甩着袖子气呼呼地走了。妈妈看着这满地狼藉,转身对邱姐儿说:“我不问你个中缘由,我也不想知道。只是今日这场纠纷确实因你而起。我开门做生意,不是买了桌椅板凳给公子们砸的。你也看到了,这公子来者不善,这如何是好呀?”

  邱姐儿了然,“妈妈,规矩我懂。今日多少损失我都赔。至于这位找茬儿的公子,我若不在这里,想来他几次找不到人也就罢了。这些年我也攒了些体己,妈妈慈悲慈悲,就放我和莺儿走吧。”

  妈妈思忖着邱姐儿的话,一来觉得她所言有理,二来邱姐儿的年纪一天大似一天了,赚得前也越来越少了,不如就收了银子,放了她二人,红楼也可免了灾祸,也算两全其美。

  “如此,我也不难为你,加上今日的损失,你们主仆二人统共四百两吧。”邱姐儿应了,谢过妈妈,当日便拿了身契,收拾了细软,来见了幼薇。

  幼薇得知邱姐儿要走,知道是自己连累了她,愧疚地抱着邱姐儿:“都是我的不是,我不该不听你的话,弹琴吟诗被他人听了去,害了你和莺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已年老色衰,收入已大不如从前。早就想为自己赎身,去人人称道的潜江,过正经日子。只是舍不得你娘和你。如今也算是上天为我寻了个脱身的机会。我欢喜得紧呢。你娘将你托付给我,我自是要带你同去的。往后咱们娘仨,自在过活,不再受人白眼,岂不痛快?”

  幼薇摇了摇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里有我和爹娘的回忆,我不会离开的。姨娘放心,有李伯伯照料,我无事的。”

  邱姐儿哪里肯依,磨了半日的嘴皮子,幼薇只是不应。眼看着车夫急了,再不走就赶不上船了,只好嘱咐幼薇道:我如今没有进项,要省检些。每月给你的银钱也不够多了,委屈你了。若有难事,去找李伯伯,红楼的门,能离多远就离多远,记住了吗?来日若有了意中人,千万要带来给我瞧瞧,我在那边若遇到好的,也来信告诉你,婚姻大事,不可儿戏呀。”

  幼薇送走了邱姐儿,看着她的马车远去,心下无比凄凉。“这苍茫大地,果真只剩下我一人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g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qg99.cc